《在孟溪那边》的原文摘录

  • 我试图召唤的是事物在时间中的印迹以及曾经存在于世的气息,正是这种气息塑造了我对世界的感受力以及想象力,它们最终在我的体内凝聚为对待世界的方式。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7 20:02:39
    —— 引自第2页
  • 记忆不仅仅是自我的往昔,更是事物曾经的存在方式。 人在事物中间占据了某个位置,逐渐习得某种习气,这是某些文字结构自身的气息。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7 20:02:39
    —— 引自第2页
  • 我第一次在杨万里的诗里遇见了春天。我对周围事物的自觉就是被这些词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1:16:38
    —— 引自第8页
  • 我所在的村庄叫孟溪。我重新发现了这些词语。它们如此深邃,足够我居住。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1:16:38
    —— 引自第8页
  • 我喜欢的幻觉越来越成为贴近事物周身的细致的东西,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有的经验和幻象必须通过主体真诚的提炼,才能被我接受。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1:16:38
    —— 引自第8页
  • 这些充满幻觉而切身的事物,这些隐逸却日常的事物,它们构成了我理解世界的原初经验。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1:16:38
    —— 引自第8页
  • “海”是一个方位名词。 难以望尽的村子东边那片繁茂的桑树地,我以为那是世界的尽头。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3:55:10
    —— 引自第101页
  • 风就是远方。它和水一样,让年幼的我与远方关联,把我身体周围狭小的空间无限延展。 这些(地图)是到达外面的时间机器,是自我幻化的出口。 地图是一个迷宫,我向往其中隐秘的角落。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3:55:10
    —— 引自第101页
  • 我在自行车上,观察它们的地形,一回家就凭记忆记录下来。这里,一个想象的过程试图缝合现实与感觉的差距。 它变成了一幅生长出许多晦暗角落的地图。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1-18 13:55:10
    —— 引自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