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本书主要从文化角度来论证良心的问题,从主观认识出发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的分析。
但我还是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从根源上还是来自生理基础,即脑内神经机制。如果不借助现代脑科学研究而谈论心性道德,我总是觉得不够说服力。
除非,在认识到脑生理对道德观念的作用前提下,再来论证人类文化对道德影响有多大重塑作用,这个可能会令我更好接受。
比如,在共情能力方面,主要是由于人类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能帮助我们通过他人的表情动作来揣测其情感。那么,是不是一个镜像神经系统不健全的人,即便跟着孔子学了三十年,也无法修身齐家呢?
利他行为的基础也是从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照顾中习得的,那么从小就缺乏家庭温暖的人,能指望他通过学习而兼济天下吗?
或者说,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类似精神医生,而社会准则对我们的约束作用也类似于爸妈打屁股?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