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品方: 二厂
原作名: THE CHINESE EMPIRE
译者: 何守源
出版年: 2019-4-1
页数: 608
定价: 15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69918106
内容简介 · · · · · ·
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有识之士渴望了解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礼仪风范、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揭开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而这本书正是以世界人之眼看中国的历史巨著,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观看角度”与科学记录 。
本书围绕英国建筑家、绘画大师托马斯•阿洛姆描绘的近150幅大清帝国版画,从中央帝国的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社会风俗多角度展示了这个东方大国的风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笔下,万里长城、雷峰塔、香港、澳门,京城街景、街头猫贩、临清杂耍、京剧表演、观象灵台……一幅幅细腻生动的画作勾勒出晚清社会朝野的市井浮世绘,像一幅辽阔的中华帝国全景图徐徐展现在眼前。英国作家乔治•N.赖特撰文解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本书内容详实,内含丰富的历史细节...
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有识之士渴望了解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礼仪风范、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揭开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而这本书正是以世界人之眼看中国的历史巨著,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观看角度”与科学记录 。
本书围绕英国建筑家、绘画大师托马斯•阿洛姆描绘的近150幅大清帝国版画,从中央帝国的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社会风俗多角度展示了这个东方大国的风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笔下,万里长城、雷峰塔、香港、澳门,京城街景、街头猫贩、临清杂耍、京剧表演、观象灵台……一幅幅细腻生动的画作勾勒出晚清社会朝野的市井浮世绘,像一幅辽阔的中华帝国全景图徐徐展现在眼前。英国作家乔治•N.赖特撰文解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本书内容详实,内含丰富的历史细节,出版后在欧洲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了英国乃至欧洲有名的插图本中国历史教科书。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N.赖特,英国作家,国教牧师。出生于都柏林,1814年毕业于三一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1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851年成为古典文学教师,1863年成为提克斯伯里文法学校(Tewkesbury Grammar School)的校长。著有《中央帝国》《都柏林的历史指南》《古代和现代都柏林的历史指南》等作品。
托马斯•阿洛姆,英国艺术家、建筑师、地图学插画师,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创始成员之一。他设计了如伦敦圣彼得大教堂等著名建筑,还创作了大量的地形学著作、插图作品,被旅行书籍广泛采用。1845年,他因在《中国画报》上发表的大量中国插图而闻名于世。
目录 · · · · · ·
3虎丘山上试剑石 4甬江口
5万里长城 6竹水管道
7中国式惩戒:打板子 8寺院——广州西关华林寺佛像
9焦山行宫 10临清杂耍
11韶州广岩寺 12潮白河畔的军营
· · · · · · (更多)
3虎丘山上试剑石 4甬江口
5万里长城 6竹水管道
7中国式惩戒:打板子 8寺院——广州西关华林寺佛像
9焦山行宫 10临清杂耍
11韶州广岩寺 12潮白河畔的军营
13锦衣云裳话蚕桑 14太湖烟波东庭山
15五马头 16澳门妈祖阁广场大观
17澳门妈祖阁寺庙群 18南京官员府邸
19通州街头的猫狗贩子 20黄埔,孤岛长天
21天津梨园 22伊莫金号与安德洛玛刻号战舰穿越虎门
23东昌府街头食摊 24舟山英军营地
25舟山之战:攻占定海 26满清官员的家宴
27广州郊外富商府邸 28斗鹌鹑赌钱的广州船工
29宁波,舟楫如云的甬江河道 30厦门之门
31张灯结彩 32大黄瘔塔
33玩牌的满清富贵人家女眷 34长城尽头——台风蹂躏下的渤海湾
35江南古镇石门 36湖州南浔的刘氏庄园
37中国的陵园 38求签问卦的中国人
39海憧寺内的大雄宝殿 40道光皇帝午门阅兵
41高官显宦的私宅内苑 42南京
43一蓑烟雨富春江 44达官贵人趁轿出行
45后庭秘事 46金坛纤夫
47宁波的万顷棉田 48澳门远眺
49京剧表演 50官家女眷的闺阁
51南京大报恩寺塔 52肇庆府羚羊峡
53北京街头灯笼店 54九龙维多利亚炮台
55通州观星楼 56游街示众
57福建武夷山 58澳门南湾风光
59镇海孔庙 60定海云竹寺里的天后神殿
61剥茧缫丝的中国女子 62染丝作坊
63田间插秧的苏州府农民 64农夫插秧
65临清街头踢毽子的市民 66两河交汇之地
67中秋拜月 68西直门外
69澳门贾梅士洞 70飞流直下天柱山
71皇城内苑——北海公园 72广州城里的帽庄
73乍浦之战 74剃头挑子
75定海城郊 76中国的鸦片烟民
77厦门港口景观 78盛大迎亲仪式
79大庾山口 80太湖道观
81江南省太平昭关 82晴雨扬州渡
83广州一条街 84杭州西湖风光
85广州巨贾潘长耀私邸的水榭 86广州城郊的行商府第
87天津街头的游方郎中 88瓜岛水车
89清明祀祖 90江南省太平山上的寒泉
91端午赛龙舟 92重阳佳节放风筝
93大运河上通闸的货船 94鼎湖飞瀑
95中国茶文化 96茶叶转运码头
97江流奔涌镇江埠 98英德煤矿
99迎春大典 100虎丘行宫
101热河小布达拉宫 102西樵山
103七星岩 104扬子江上金山岛
105鼓浪屿上观厦门 106厦门古墓群
107曾厝坡下 108定海恐怖要塞
109普陀山佛寺 110秦淮古桥金陵渡
111陕西双峰山 112镇江西门
113大报恩寺塔下俯瞰南京 114扬子江上银山岛
115厦门所见掷骰子的赌徒 116晋江入海口
117鸬鹚捕鱼 118舟山峡谷
119收纳聘礼 120乍浦古桥
121穿鼻之役 122广州城外的琵琶州塔
123广州运河南岸风光 124乍浦天尊庙,汤林森上校之死
125大清将领 126八旗兵
127弓箭手 128衙役与囚犯
129囚犯 130打板子
131肢刑架 132游街示众
133剃头匠 134中国女性的产业劳动
135清棉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央帝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中央帝国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央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 更多书评 1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2020-11-14 15:41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记录在案——倘有重症患者或名重一时的绅商士子上门求治的经历,那更是金粉题写、大书特书一番;此外这些骗术比医术高明得多的“能人异士”还不忘随身带一杆旗幡,上书“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之类蛊惑人心的标语。平心而论,中国江湖医生治病靠的不是高超的医术,而是“三寸不烂之舌”:生死者而肉白骨,天下就没有他们治不好的病;他们的摊位前面,从来不缺聋子、瞎子、跛子、驼子——寄希望于神棍的信口雌黄,这是普天之下所有患者、弱者、愚者共有的性格迷局;冥顽不灵的民族土壤是滋生骗子的天然温床。
画中的游医站在当街摆放的柜台后面,正在大肆吹嘘某种专治毒蛇咬伤的中药;而他的助手正在旁边卖力地表演:一手卡住眼镜蛇的头颈部位,蛇头朝向自己大张着的嘴巴;另外一名助手扮演的角色虽不似玩蛇之人危险,但工作却非常重要:支应顾客、卖药收钱。游医本人头戴圆锥形竹篾帽,身披老粗布长衫,腰间系一条丝带,右手执蛇、左手持药,高踞于一把小圆凳之上,向纷至沓来的看客解说药物的疗效:
毒药和解药俱在眼前,
他的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
走方郎中手中的那条眼镜蛇看上去训练有素,对主人的表演配合默契。只见毒蛇吐着信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始终没有向郎中发起致命的攻击。郎中当然知道眼镜蛇不是易与之辈,稍不留心就会落个玩火自焚的下场,付出生命的代价。只要毒蛇昂起头颅发出进攻的信号,郎中就会撸袖抻臂,将一种撒满整个柜台的药丸举至蛇头的前方;而毒蛇见此马上就会蔫下来,挣扎着作逃跑之状。如果观众对那种药丸的神力还有怀疑,郎中还能拿出更加雄辩的证据:只要在脸部、手臂部等人体裸露的部位搽几下,就是将蛇头强按过去,毒蛇的表现亦如见鬼魅,避之犹恐不及。
古谚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郎中的精彩表演作铺垫,柜台上的药丸很快销售一空——当然,价格非常低廉。


道光皇帝午门大阅兵
回应 2020-11-14 15:41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2020-11-14 15:33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状若中国古代简书中使用的竹片。卦签上刻有内容模棱两可、语义扑朔迷离的卜辞,庙内收藏的卦书有对应的诠释。庙门一年到头从不关闭,男女老少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出入。
穷乡僻壤没有专业卦师(这类人在中国有个专用称呼:算命先生),因为求签问卦的人太少,靠那点卦金根本维持不了生活。签筒就摆放在庙里的祭台上,卦书则与我们拴在泉边、为口渴的路人饮水提供方便的木瓢一样,用绳子系在桩柱之上。庙产在中国人眼里都是神物,即使无人看管也不会遭窃。位于大街大市的庙宇内一般有和尚专司算卦一职,不仅卦签数量更多、内容更完备,卦书也跟着水涨船高,往往不止一本两本。卦台的周边摆满面目狰狞的鬼神雕像,营造阴森恐怖的氛围、彰显命运的神秘莫测。大事当前,中国人才会求神问卦:出远门、盖房子、娶媳妇、葬死者……与切身利益相关、影响深远的事务,他们只想借助神谕做出明智的选择、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算卦的人先付给卦师或监管卦摊的和尚一笔卦金,然后抓起签筒不停地摇晃,直到有卦签摇荡到地上,这支签上的内容便是天神冥冥中给他们指出的一条明路。此刻神的代言人——卦师或者和尚——会接过卦签,比照卦书中对应的条文点明吉凶,就当事人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适当的建议。以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算卦只不过是他们为一意孤行寻找口实的过程;即便是鬼神,最后还得为他们的愿望让路:头一卦不合心思,他们摇二卦;二卦还没抽出一支上上好签,他们摇三卦……直到卦面显示他们要做的事可以照做不误为止。如果在“神”的意旨指引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个人目的,中国人都会烧香还愿、拜谢神恩,表达的方式包括跪在神座前烧黄纸锡箔——大清帝国不远万里从欧洲进口的锡纸,绝大部分就这样进了香炉。
德国流行的卦术与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若论迷信一道,这个欧洲国家可谓是独占鳌头、别国莫能望其项背。德国人将果树枝切成小段,每段打上特殊的标记,卜卦时任意抓取几节抛到白布长袍上。牵扯到公共利益的占卜,牧师会根据卦象举办相应的仪式;与神无关、纯属私人性质的占卜,牧师会随机抓取小树段,每抓起一段即连举三次,数到“9”即根据手中所持的那节木段上的标记生发出一段关于命理的说辞。英国农民也是卦摊上的常客,但他们并不迷信占星术士的那一套,很多情况下都是算过了、听过了,然后付之一笑,仅此而已。“我遇到过一拨拾麦穗的农民,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揽到大活,于是竖起拐杖并尽量保持与地面垂直,然后松开手看那根棍子的倒向——棍头所指,便是神向他们昭示的福地。”犹太人决疑断事的方式,也与以上种种相去不远:“我的子民面对大树祈求神的指点,大树会把神的意旨传达给他们。”
古代希腊、罗马人有占卜的传统,巫蛊之徒假借神使的名义盘踞在史上有名的太阳神庙里,专司误国害民的勾当。许多英明神武的国君因沉迷此道,导致江山易手、身败名裂。尼禄、埃拉伽巴路斯、马克森提乌斯、叛教者尤利安诸人,都是巫术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古人暗昧愚痴误入歧途,那么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各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的中世纪,此等“愚人”仍然层出不穷。史载埃里克王有一顶神奇的帽子,不仅可以呼风唤雨、搬人挪物,还可以打击对手、临阵退敌;还有更离奇的故事:芬兰拉普兰的巫女阿伽伯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变幻身形,能一眼看出靠近她的人将来的运气如何。西门·马吉斯、提亚纳的阿波罗尼乌斯、帕塞提斯、贾布里库斯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巫,据说有通天彻地之能、生死肌骨的本领:建造空中花园、召唤阴兵行军布阵、吹口气就能变出金山银海、手指轻轻捻动一下就能搬来足够成千上万人大快朵颐的食物、脖子套到绞刑架上也能突然消失、天地间所有的秘密无所不知,就连外国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洞若观火;至于让死人从墓穴里爬出来,突然出现在巨人面前,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法术高强,使用的法宝常人也无缘得见,咒语、迷药、护身符、催眠术、图谶、魔币、通星大法、绳结、野蛮人的语言,都是他们施法的武器,相面看手的技能,他们更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么多法术组合使用,天下就没有他们变不出来的东西。吉卜赛人就是这些“至圣先师”的衣钵传人,不过只得到了他们的一项真传:看手相。

盛大迎亲仪式

回应 2020-11-14 15:33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2020-11-14 15:29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是仆奴工役的号房,天子的贵足从不踏此等贱地。无论在京的皇城,还是沿连接帝国各省主要城市的官道一线建造的行宫,莫不滥施奢靡极其豪华,并且选址也相当讲究,都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所在。
回应 2020-11-14 15:29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2020-11-14 15:41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记录在案——倘有重症患者或名重一时的绅商士子上门求治的经历,那更是金粉题写、大书特书一番;此外这些骗术比医术高明得多的“能人异士”还不忘随身带一杆旗幡,上书“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之类蛊惑人心的标语。平心而论,中国江湖医生治病靠的不是高超的医术,而是“三寸不烂之舌”:生死者而肉白骨,天下就没有他们治不好的病;他们的摊位前面,从来不缺聋子、瞎子、跛子、驼子——寄希望于神棍的信口雌黄,这是普天之下所有患者、弱者、愚者共有的性格迷局;冥顽不灵的民族土壤是滋生骗子的天然温床。
画中的游医站在当街摆放的柜台后面,正在大肆吹嘘某种专治毒蛇咬伤的中药;而他的助手正在旁边卖力地表演:一手卡住眼镜蛇的头颈部位,蛇头朝向自己大张着的嘴巴;另外一名助手扮演的角色虽不似玩蛇之人危险,但工作却非常重要:支应顾客、卖药收钱。游医本人头戴圆锥形竹篾帽,身披老粗布长衫,腰间系一条丝带,右手执蛇、左手持药,高踞于一把小圆凳之上,向纷至沓来的看客解说药物的疗效:
毒药和解药俱在眼前,
他的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
走方郎中手中的那条眼镜蛇看上去训练有素,对主人的表演配合默契。只见毒蛇吐着信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始终没有向郎中发起致命的攻击。郎中当然知道眼镜蛇不是易与之辈,稍不留心就会落个玩火自焚的下场,付出生命的代价。只要毒蛇昂起头颅发出进攻的信号,郎中就会撸袖抻臂,将一种撒满整个柜台的药丸举至蛇头的前方;而毒蛇见此马上就会蔫下来,挣扎着作逃跑之状。如果观众对那种药丸的神力还有怀疑,郎中还能拿出更加雄辩的证据:只要在脸部、手臂部等人体裸露的部位搽几下,就是将蛇头强按过去,毒蛇的表现亦如见鬼魅,避之犹恐不及。
古谚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郎中的精彩表演作铺垫,柜台上的药丸很快销售一空——当然,价格非常低廉。


道光皇帝午门大阅兵
回应 2020-11-14 15:41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2020-11-14 15:33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状若中国古代简书中使用的竹片。卦签上刻有内容模棱两可、语义扑朔迷离的卜辞,庙内收藏的卦书有对应的诠释。庙门一年到头从不关闭,男女老少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出入。
穷乡僻壤没有专业卦师(这类人在中国有个专用称呼:算命先生),因为求签问卦的人太少,靠那点卦金根本维持不了生活。签筒就摆放在庙里的祭台上,卦书则与我们拴在泉边、为口渴的路人饮水提供方便的木瓢一样,用绳子系在桩柱之上。庙产在中国人眼里都是神物,即使无人看管也不会遭窃。位于大街大市的庙宇内一般有和尚专司算卦一职,不仅卦签数量更多、内容更完备,卦书也跟着水涨船高,往往不止一本两本。卦台的周边摆满面目狰狞的鬼神雕像,营造阴森恐怖的氛围、彰显命运的神秘莫测。大事当前,中国人才会求神问卦:出远门、盖房子、娶媳妇、葬死者……与切身利益相关、影响深远的事务,他们只想借助神谕做出明智的选择、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算卦的人先付给卦师或监管卦摊的和尚一笔卦金,然后抓起签筒不停地摇晃,直到有卦签摇荡到地上,这支签上的内容便是天神冥冥中给他们指出的一条明路。此刻神的代言人——卦师或者和尚——会接过卦签,比照卦书中对应的条文点明吉凶,就当事人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适当的建议。以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算卦只不过是他们为一意孤行寻找口实的过程;即便是鬼神,最后还得为他们的愿望让路:头一卦不合心思,他们摇二卦;二卦还没抽出一支上上好签,他们摇三卦……直到卦面显示他们要做的事可以照做不误为止。如果在“神”的意旨指引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个人目的,中国人都会烧香还愿、拜谢神恩,表达的方式包括跪在神座前烧黄纸锡箔——大清帝国不远万里从欧洲进口的锡纸,绝大部分就这样进了香炉。
德国流行的卦术与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若论迷信一道,这个欧洲国家可谓是独占鳌头、别国莫能望其项背。德国人将果树枝切成小段,每段打上特殊的标记,卜卦时任意抓取几节抛到白布长袍上。牵扯到公共利益的占卜,牧师会根据卦象举办相应的仪式;与神无关、纯属私人性质的占卜,牧师会随机抓取小树段,每抓起一段即连举三次,数到“9”即根据手中所持的那节木段上的标记生发出一段关于命理的说辞。英国农民也是卦摊上的常客,但他们并不迷信占星术士的那一套,很多情况下都是算过了、听过了,然后付之一笑,仅此而已。“我遇到过一拨拾麦穗的农民,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揽到大活,于是竖起拐杖并尽量保持与地面垂直,然后松开手看那根棍子的倒向——棍头所指,便是神向他们昭示的福地。”犹太人决疑断事的方式,也与以上种种相去不远:“我的子民面对大树祈求神的指点,大树会把神的意旨传达给他们。”
古代希腊、罗马人有占卜的传统,巫蛊之徒假借神使的名义盘踞在史上有名的太阳神庙里,专司误国害民的勾当。许多英明神武的国君因沉迷此道,导致江山易手、身败名裂。尼禄、埃拉伽巴路斯、马克森提乌斯、叛教者尤利安诸人,都是巫术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古人暗昧愚痴误入歧途,那么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各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的中世纪,此等“愚人”仍然层出不穷。史载埃里克王有一顶神奇的帽子,不仅可以呼风唤雨、搬人挪物,还可以打击对手、临阵退敌;还有更离奇的故事:芬兰拉普兰的巫女阿伽伯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变幻身形,能一眼看出靠近她的人将来的运气如何。西门·马吉斯、提亚纳的阿波罗尼乌斯、帕塞提斯、贾布里库斯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巫,据说有通天彻地之能、生死肌骨的本领:建造空中花园、召唤阴兵行军布阵、吹口气就能变出金山银海、手指轻轻捻动一下就能搬来足够成千上万人大快朵颐的食物、脖子套到绞刑架上也能突然消失、天地间所有的秘密无所不知,就连外国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洞若观火;至于让死人从墓穴里爬出来,突然出现在巨人面前,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法术高强,使用的法宝常人也无缘得见,咒语、迷药、护身符、催眠术、图谶、魔币、通星大法、绳结、野蛮人的语言,都是他们施法的武器,相面看手的技能,他们更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么多法术组合使用,天下就没有他们变不出来的东西。吉卜赛人就是这些“至圣先师”的衣钵传人,不过只得到了他们的一项真传:看手相。

盛大迎亲仪式

回应 2020-11-14 15:33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2020-11-14 15:29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是仆奴工役的号房,天子的贵足从不踏此等贱地。无论在京的皇城,还是沿连接帝国各省主要城市的官道一线建造的行宫,莫不滥施奢靡极其豪华,并且选址也相当讲究,都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所在。
回应 2020-11-14 15:29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2020-11-14 15:41
这些游走于中国社会边缘、玷污道德风尚、阻碍文明进步的不良群体中,尤以江湖郎中最为狡诈猖狂,他们的行为也最令人齿冷:利用同胞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肆贩卖未经科学验证的所谓“灵丹妙药”,虚构疗效以售其奸,其做法某些方面与我们欧洲的骗子惊人地相似,正可谓同气相投:都是沿街摆一张桌子或者干脆铺个地摊,上面摆满狗皮膏药、速效大力丸一类“祖传良药”,旁边往往还要放一本旌表个人医术的功德簿,每位就诊过的病人都记录在案——倘有重症患者或名重一时的绅商士子上门求治的经历,那更是金粉题写、大书特书一番;此外这些骗术比医术高明得多的“能人异士”还不忘随身带一杆旗幡,上书“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之类蛊惑人心的标语。平心而论,中国江湖医生治病靠的不是高超的医术,而是“三寸不烂之舌”:生死者而肉白骨,天下就没有他们治不好的病;他们的摊位前面,从来不缺聋子、瞎子、跛子、驼子——寄希望于神棍的信口雌黄,这是普天之下所有患者、弱者、愚者共有的性格迷局;冥顽不灵的民族土壤是滋生骗子的天然温床。
画中的游医站在当街摆放的柜台后面,正在大肆吹嘘某种专治毒蛇咬伤的中药;而他的助手正在旁边卖力地表演:一手卡住眼镜蛇的头颈部位,蛇头朝向自己大张着的嘴巴;另外一名助手扮演的角色虽不似玩蛇之人危险,但工作却非常重要:支应顾客、卖药收钱。游医本人头戴圆锥形竹篾帽,身披老粗布长衫,腰间系一条丝带,右手执蛇、左手持药,高踞于一把小圆凳之上,向纷至沓来的看客解说药物的疗效:
毒药和解药俱在眼前,
他的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
走方郎中手中的那条眼镜蛇看上去训练有素,对主人的表演配合默契。只见毒蛇吐着信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始终没有向郎中发起致命的攻击。郎中当然知道眼镜蛇不是易与之辈,稍不留心就会落个玩火自焚的下场,付出生命的代价。只要毒蛇昂起头颅发出进攻的信号,郎中就会撸袖抻臂,将一种撒满整个柜台的药丸举至蛇头的前方;而毒蛇见此马上就会蔫下来,挣扎着作逃跑之状。如果观众对那种药丸的神力还有怀疑,郎中还能拿出更加雄辩的证据:只要在脸部、手臂部等人体裸露的部位搽几下,就是将蛇头强按过去,毒蛇的表现亦如见鬼魅,避之犹恐不及。
古谚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郎中的精彩表演作铺垫,柜台上的药丸很快销售一空——当然,价格非常低廉。


道光皇帝午门大阅兵
回应 2020-11-14 15:41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2020-11-14 15:33
中国人只用一套肤浅的说辞、几样简单的道具便能满足国人探知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繁华扰攘的城乡三岔路口,还是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幽壑之底、荒漠之缘、溪河之岸……在中国,不拘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居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算命,就有知前生后世、卜生死祸福的大仙活动的踪迹。本节插画描绘的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庙宇内部一隅的场景:供奉任性乖张、懵懂暗昧的东方女神的神座上摆放着一只签筒,筒内是一捧长条形的卦签,状若中国古代简书中使用的竹片。卦签上刻有内容模棱两可、语义扑朔迷离的卜辞,庙内收藏的卦书有对应的诠释。庙门一年到头从不关闭,男女老少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出入。
穷乡僻壤没有专业卦师(这类人在中国有个专用称呼:算命先生),因为求签问卦的人太少,靠那点卦金根本维持不了生活。签筒就摆放在庙里的祭台上,卦书则与我们拴在泉边、为口渴的路人饮水提供方便的木瓢一样,用绳子系在桩柱之上。庙产在中国人眼里都是神物,即使无人看管也不会遭窃。位于大街大市的庙宇内一般有和尚专司算卦一职,不仅卦签数量更多、内容更完备,卦书也跟着水涨船高,往往不止一本两本。卦台的周边摆满面目狰狞的鬼神雕像,营造阴森恐怖的氛围、彰显命运的神秘莫测。大事当前,中国人才会求神问卦:出远门、盖房子、娶媳妇、葬死者……与切身利益相关、影响深远的事务,他们只想借助神谕做出明智的选择、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算卦的人先付给卦师或监管卦摊的和尚一笔卦金,然后抓起签筒不停地摇晃,直到有卦签摇荡到地上,这支签上的内容便是天神冥冥中给他们指出的一条明路。此刻神的代言人——卦师或者和尚——会接过卦签,比照卦书中对应的条文点明吉凶,就当事人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适当的建议。以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算卦只不过是他们为一意孤行寻找口实的过程;即便是鬼神,最后还得为他们的愿望让路:头一卦不合心思,他们摇二卦;二卦还没抽出一支上上好签,他们摇三卦……直到卦面显示他们要做的事可以照做不误为止。如果在“神”的意旨指引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个人目的,中国人都会烧香还愿、拜谢神恩,表达的方式包括跪在神座前烧黄纸锡箔——大清帝国不远万里从欧洲进口的锡纸,绝大部分就这样进了香炉。
德国流行的卦术与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若论迷信一道,这个欧洲国家可谓是独占鳌头、别国莫能望其项背。德国人将果树枝切成小段,每段打上特殊的标记,卜卦时任意抓取几节抛到白布长袍上。牵扯到公共利益的占卜,牧师会根据卦象举办相应的仪式;与神无关、纯属私人性质的占卜,牧师会随机抓取小树段,每抓起一段即连举三次,数到“9”即根据手中所持的那节木段上的标记生发出一段关于命理的说辞。英国农民也是卦摊上的常客,但他们并不迷信占星术士的那一套,很多情况下都是算过了、听过了,然后付之一笑,仅此而已。“我遇到过一拨拾麦穗的农民,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揽到大活,于是竖起拐杖并尽量保持与地面垂直,然后松开手看那根棍子的倒向——棍头所指,便是神向他们昭示的福地。”犹太人决疑断事的方式,也与以上种种相去不远:“我的子民面对大树祈求神的指点,大树会把神的意旨传达给他们。”
古代希腊、罗马人有占卜的传统,巫蛊之徒假借神使的名义盘踞在史上有名的太阳神庙里,专司误国害民的勾当。许多英明神武的国君因沉迷此道,导致江山易手、身败名裂。尼禄、埃拉伽巴路斯、马克森提乌斯、叛教者尤利安诸人,都是巫术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古人暗昧愚痴误入歧途,那么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各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的中世纪,此等“愚人”仍然层出不穷。史载埃里克王有一顶神奇的帽子,不仅可以呼风唤雨、搬人挪物,还可以打击对手、临阵退敌;还有更离奇的故事:芬兰拉普兰的巫女阿伽伯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变幻身形,能一眼看出靠近她的人将来的运气如何。西门·马吉斯、提亚纳的阿波罗尼乌斯、帕塞提斯、贾布里库斯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巫,据说有通天彻地之能、生死肌骨的本领:建造空中花园、召唤阴兵行军布阵、吹口气就能变出金山银海、手指轻轻捻动一下就能搬来足够成千上万人大快朵颐的食物、脖子套到绞刑架上也能突然消失、天地间所有的秘密无所不知,就连外国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洞若观火;至于让死人从墓穴里爬出来,突然出现在巨人面前,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法术高强,使用的法宝常人也无缘得见,咒语、迷药、护身符、催眠术、图谶、魔币、通星大法、绳结、野蛮人的语言,都是他们施法的武器,相面看手的技能,他们更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么多法术组合使用,天下就没有他们变不出来的东西。吉卜赛人就是这些“至圣先师”的衣钵传人,不过只得到了他们的一项真传:看手相。

盛大迎亲仪式

回应 2020-11-14 15:33 -
星河甜酒 (筛选,舍弃大部分。感受力更敏锐)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2020-11-14 15:29
给我一方山间幽境,
薄雾里闪徊女巫的魅影。
俯瞰森森溪谷,仰望云中山石,
爱情和仙术的故事摇曳心旌。
我心也许在柱廊环绕的雅阁,
坐卧莲花,虎丘守护我的安宁。
——C.J.C
朱庇特偶尔也会走下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坛,游走于芸芸众生之间;地府之王塔耳塔罗斯也不是时刻守护着他那一方幽暗的殿堂,谷神刻瑞斯的宫阙是他频频造访的洞天福地;然而天朝的皇帝高高在上,向来不屑于屈尊俯就、与蚁民为伍:无论衮衮大员的府第、还是仆奴工役的号房,天子的贵足从不踏此等贱地。无论在京的皇城,还是沿连接帝国各省主要城市的官道一线建造的行宫,莫不滥施奢靡极其豪华,并且选址也相当讲究,都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所在。
回应 2020-11-14 15:29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台海出版社 (2017)7.6分 95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6.8分 26人读过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央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我执 2019-10-17
瑕不掩瑜,开始觉得四分,后来觉得可以给五星。
3 有用 黄二刀 2019-06-19
终于neng出来了!
3 有用 维舟 2019-07-08
3.5星。作为晚清初期英人对华记录,虽算不得十分深入,但自有其价值。原著的知识来源可能较为驳杂,精粗不一(如居然知道黄河发源于扎陵湖、鄂陵湖一带星宿海,但却又误以为黄河入海口的径流量是恒河的一千倍),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当时英国人亲历所见的部分。译本应该颇费斟酌,有小疵。
0 有用 海边的阿弗莱克 2020-12-07
大清帝国·图志
0 有用 昊子 2020-01-08
译得不错,图画有观赏性。
0 有用 海边的阿弗莱克 2020-12-07
大清帝国·图志
0 有用 黄 2020-11-01
粗略地翻了一些,做得很漂亮,但翻译普通,好像内容也和短评说的一样有许多错误?
0 有用 兵部左侍郎千夏 2020-10-14
图很有意思,外国人眼里的清朝,一群留着辫子的东南亚人,建筑风格异常高大,就像往摩天大楼上盖了一顶歇山帽,还有中亚地区风格,一种杂糅的形象。 文字的话我感觉也没啥可以看的,特别是有很多那种虚伪的口吻。
1 有用 Kingber.Dr 2020-08-24
作为讲述清末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的一本书,很全面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社会风貌的介绍与看法。一方面对于他下的功夫表示敬意,另一方面也为作者的双标所震惊。中国宗教就是迷信,基督教不迷信。鸦片泛滥是因为人民道德败坏,解决方法不是禁鸦片不是抵抗西方倾销,而是向高等民族学习,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戒掉了。全文无处不在的傲慢与居高临下让人有些不爽,但配图挺有意思,三星
0 有用 [已注销] 2020-04-16
这是外国人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介绍,有些错误,信息也很驳杂,但还是看得出细致和用心。仔细想想也很心酸,同时期人家把我们了解得也算清楚,可我们又有多了解他们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老祖宗没有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