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传的书评 (17)

关于南大社推出的《加缪传》中译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传记从加缪的父母辈,一直写到加缪去世。这本书是西方世界关于加缪的第一本传记,初版于1978年,至今在层出不穷的加缪传记版本中,仍被奉为经典。南大社这次引进的是法国Cherche Midi社2013年的修订版,较老版本而言,增加了作者的新版序言,最末还附有加缪年表。这次推出的《... (展开)
认识加缪:人生毫无意义,但更值得一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经,「加缪」和「荒诞哲学」在我脑海里只是模糊的词语。 偶然的机会,我在半层书店里买下厚厚的纸书《加缪传》(赫伯特R.洛特曼著)。我不否认这次购买的动机除了打折以外,大部分源于封面上那张富有魅力的脸。 加缪英俊优雅,还充满了睿智和勇气。他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 (展开)
一不小心读了一本大部头
我原本计划在读完加缪全集后再安排阅读他的传记,可阅读全集的进度实在太慢了,反抗者的内容实在不好理解。所以翻开了这本书,这本内容非常详尽,涵盖了他创作作品时的环境背景、当时的思想,还有大量关于加缪的采访和文献资料。这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一开始就阅读人物传记,...
(展开)

通往巅峰的奋进足以充实人类的心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标题是维尔布勒万市政厅对面喷泉中央,一块雕刻有加缪头像浮雕的巨石上的一行碑文。 七十多万字的传记,读到一半想换本别的,来来回回挑了好几本始终一页都没翻完。打开的书就要看完,于是终于将它的每页一一翻过。我明明知道他英年早逝的结局,也知道书的最后必然以此结尾,却... (展开)
“十个我最爱的单词”
以前我一个朋友问我,如果和一个已故的名人吃饭,你想和谁吃饭。我想也没想就说加缪(一部分原因我觉得我朋友故意问我,她知道我最喜欢加缪)。 就像看一部已经被剧透的电视剧,厚厚的一本书,越看越慌张,因为我知道,他快出车祸了。他现在还在挣扎,他现在还这么痛苦,他现在...
(展开)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深夜一口气冲完了《加缪传》,睡不着,觉得不写点儿什么不行。正好现在夜深人静,很适合坐下来,给我最崇拜的作家写些东西。 先po一张影像集里的截图,还有书里很戳我的部分段落: 为什么把加缪选作我的论文主题人物呢,其实本来大可以挑一个在当代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看几篇... (展开)
“对人类境遇过于乐观而犯错误的是疯子;而悲观失望的人则是懦夫”
如果说有哪本小说深刻地影响过我,《局外人》必属其一。读《局外人》,让我进一步地思考自由,思考“我”与生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人究竟有没有权利,完全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而我读到《局外人》时的年纪,与加缪写成此书时的年纪,相差无几。 后来又陆续知晓...
(展开)

漫不经心与热情似火的完美结合:《加缪传》里的加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另一种情绪的影响下,阿尔贝·加缪在一张后来标明1951 年3 月—1953 年12 月的纸上记下了自己所有心爱的字眼:“世界、痛苦、大地、母亲、人类、沙漠、荣誉、苦难、 夏日、大海。”这些词语固然是加缪对世界的观望、记录,但置换与组合之后,也是我们想起加缪其人其作,用以... (展开)
现实的非人性造就了人的伟大
得到听书: 第一,加缪的父亲在一战中去世,他是战争孤儿。幸好他在上小学上中学都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上大学之后就在阿尔及尔从事文化活动,办报纸、演话剧。他的小说《局外人》1942年在巴黎出版,而后加缪成为巴黎精英知识分子的一员,1947年出版的《鼠疫》大获成功,1957年他...
(展开)

多亏了构成这个国家耻辱的新闻界,我们整天靠谎言度日
他最后一本小说深入研究了家庭的悲剧,也许创作艺术赋予了他的贝尔库童年一种轮廓,最终使他从精神困惑中摆脱出来。 我们卑微的人性唯一的价值即在于见证我们能忍受生活 为了超越平庸的生活,他选择了艺术 但借助艺术来背弃生活,则低估了生活的重要性,因而艺术不能无视生活。...
(展开)

《加缪传》——引路人
9.5/10 从两年前第一次看《局外人》到去年重读《局外人》,再到去年因为疫情看完了《鼠疫》之后,开始阅读《西西弗神话》时,我发现,加缪想要表达的比他小说里表层的内容更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在,于是从这本《加缪传》开始,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一章一章的慢慢啃完。其中...
(展开)

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谬最有力的反击
转载加缪生平 1913年 11月7日生于蒙多维(阿尔及利亚) 1914年 10月11日父亲吕西安阵亡。全家定居阿尔及尔 1920年 5月成为由国家扶养的战争孤儿 1923年 10月进入由路易•热尔曼(后来,加缪把诺贝尔奖答谢词献给了他)任教的二年级中班 1924年 6月参加阿尔及尔中学入学考...
(展开)

随心所欲地平庸而又不可一世
#2019南大社flag# 说实话读得不够尽兴,因为着实算不上精彩,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足够详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客观、更完整的加缪,看着这个阿尔及尔的小男孩儿怎样从疾病和贫困中走出来,真让人不胜唏嘘。《加缪传》和《马尔克斯传》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佩服作者心力的同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