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界限的笔记(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润仁儿~

    P231 中国肖像画中更大规模的一些位置性,具有外部含义与社会含义。在肖像时间的即时环境中,肖像画可以背叛像主与画家之间社会文化与定位的动力,就如同我们在金农和罗聘的肖像艺术与相关文字中见到的对于社会地位含蓄的诉求与争议。肖像画可以在整个社会文化范围内更广泛地显示变动不居的位置等级:涉及精英文人业余传统的大众绘画与职业绘画模式,其地位正处于上升之中;在帝国时代晚期,艺术家的声望与官方支持及政治活动联...

    2024-01-30 20:24:40

  • 润仁儿~

    P79 一眼看去,这一图像具备传统正规群像的效果,因为文人雅集这一真实或再创造的弦外之音,或多或少受到肖像情境那牵强的非正式性的破坏,而且画中人的注视目光也明确承认了这一点。然而,这是一种方式独特的虚构肖像,因为当这幅画被描绘出来时,只有项圣谟和鲁得之依然在世。于是,这幅绘画承担起这样一种功能,即宣称其有关于特权文化的要求,而且还重新建立起一段大概是怀旧的友情,这段友情因为时间与环境而断裂。董其昌...

    2024-01-30 20:08:14

  • 润仁儿~

    P11 所有类型的纪念肖像中的这些人物形象,都将陈规与个性结合于服装、姿势、饰品、举止和面孔之上,这些举止带有陈式符号的特征,这些面孔则以小心翼翼的写实主义手法绘成。这种结合符合纪念性肖像的观念,这些肖像此时是可确认人物的形象,而这些人则扮演着常规的社会、宗教或政治角色。其与血统的清晰联系通常超过对个人身份的维护,正如在禅宗肖像中,一代宗师宗师被描述成转世化身或另一个神圣人物的化身。中国肖像画中的...

    2024-01-30 17:27:52

  • 润仁儿~

    江文苇(David Sensabaugh)对早期文人肖像的论述;奥黛莉(Audrey Spiro)对早期肖像画的探索;高居翰(James Cahill)、古原宏申与安濮(Anne Burkus)对陈洪绶的讨论;何慕文(Maxwell Hearn)对清代皇家肖像的论述;曾嘉宝(Ka Bo Tsang)对18世纪艺术家肖像的研究;李渝(Stella Lee)、龚产兴和丁羲元对任伯年与海派肖像画的论述;李雪曼(Sherman Lee)与何惠鉴对肖像观念的研究;还有单国强对肖像理论与肖像画史的研究。

    2024-01-30 17:16:33

  • 不倒翁

    喜马拉雅———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一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的肖像画,通过辅助画作题字、画论和文献等文本资料来探究其功能和重要性来细察隐藏其后的观念革新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全书分为四章,以丰富的资料研究了陈洪绶、项圣谟、曾鲸、禹之鼎、罗聘、石涛、金农、任伯年诸大家的肖像画中对于自我形象的建构及其内涵。本书聚焦于多样化的中国肖像画中的一些具体面貌,重点在于17—19世纪末的肖像。...

    2022-04-04 07:31:49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自我的界限

>自我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