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厢情愿
王湘穗,北航教授。本书其实是源自于新战国时代提出的天下三分有其一的提法,更早是毛提出的美欧中三分。本书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方近代的崛起,谈论了西方在海权时代如何通过构建海洋体系来实现西方世界的崛起。后半部分谈论一带一路对于欧亚大陆一体化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理论解释。王湘穗对于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是持批评态度的,因此在全书中对于地缘政治的分析,更偏向于历史性的叙述,而不是建立在一个更具有理论性的描述上。当然,最终探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其实是描述了一个新的国际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的未来前景。如果配合温铁军的八次危机的附录,关于欧亚大陆桥的构想,可能会更加有意思。
站在2022年来看2017年的这本书,老美的衰落倒是预料之中的,但是没想到欧洲会这么拉胯,很多事情变得更难了,这就是大疫情带来的变数吧
里面的历史部分可以相信吗?我觉得是可以的。
写了书评
不错,不过有些内容有点过时了,总体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专业书,趣味性不足。
本以为是非常不错的战略构想,但随着对国际政治关系了解的加深,才发现三分天下,中国居其一的想法也不那么有创建性,而且似乎也不易得,我们的国内取代美国,与美国一争高下的调门很高,但俄、欧、日、印这些国家也都不是白给的,四居其一甚至五居其一,这可能是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可行的战略规划。上半部分析清晰,不过下半部就沦为了官面文章,不知是说不好,还是不好说……
20200201-20200214-20200218给三星是因为与《币缘论》大量重合,新意不够,单独成书过于单薄。此外,我不认同“中国十亿城民”的论断,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泛亚十亿城民”。
流水账
2020【6】有点水,海星。前半部讲历史浮于表面;后半部讲现在,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变的历史中看一带一路,进而引出币缘圈以及“泛亚”一极,感觉很有思路。这本书应该和其列举的专家学者著作对照着看。
其实读者的水平高啦,要求也就高啦!但是对于战略预判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出现过标准答案呢?标准答案往往都是马后炮,所以我们不必对专家的预测过于奢求,只要有为我所用者,这个专家就是良心的。 有些时候我比较同意李敖先生的做法,哪怕是胡适这样的大家,我们对其的态度也是"不可不读,不可再读!"如果是这样,可能我们的读书会读出新的感觉😄。所以说,王湘穗教授虽然写过《超限战》这样的好书,但不代表他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到百分之百,猜想就是需要来讨论的,来用实践检验的,这或许就是真理诞生的过程。 三居其一也好,划江而治也好,一枝独秀也罢,归根到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我觉得,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较好!
书不错,理论高度高,故而不是迎合大众口味的,实则读来多有裨益。以历史切入引人入胜,政治时局和安全形势分析偏僻入里,甚至颜色革命部分对现实还有预见性和指导意义。但金融和币缘论部分属实看不懂,专业认知远跟不上作者水平。 指出一个错误,P107 OIC组织57个成员国中,只列了56个,重复了两次也门,遗漏了阿曼和叙利亚,这种博士论文级别的著作,这种低级错误不应该啊。
比民科水平略强一些的战略分析著作。主要观点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为基于洲际共同分化的“美国、欧洲、泛亚共同体三分主导,中国将引导泛亚共同体的形成”有无数可以吐槽的地方,首先全球化趋势下洲际概念已经很难界定,比如俄罗斯将如何归属?强劲崛起的金砖国家将如何界定?其次是亚洲内部本身区域多样化程度很高,短时期内(通过一带一路?)形成一个同质化程度高的共同体无异于异想天开,更别说在国际体系内形成一个类似欧盟的统一政治力量;其三,很不看好中国在促进整个亚洲的区域共同体形成将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摆脱大大首先关注一下朝鲜问题,解一下东北亚的这一摊乱麻吧Orz
“在危机的压力下,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有可能放弃其一手建立的全球体系,而专注于美国自身,退缩为美洲的美国” 2024年再看这些观点可见今天的世界局势完全有迹可循。书的后续章确实相对凌乱。
制造动荡的目的是推动资本流动。
> 三居其一
2 有用 我是一个菠萝 2017-10-19 14:07:19
一厢情愿
1 有用 愚公∞ 2023-01-04 11:25:15 贵州
王湘穗,北航教授。本书其实是源自于新战国时代提出的天下三分有其一的提法,更早是毛提出的美欧中三分。本书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方近代的崛起,谈论了西方在海权时代如何通过构建海洋体系来实现西方世界的崛起。后半部分谈论一带一路对于欧亚大陆一体化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理论解释。王湘穗对于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是持批评态度的,因此在全书中对于地缘政治的分析,更偏向于历史性的叙述,而不是建立在一个更具有理论性的描述上。当然,最终探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其实是描述了一个新的国际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的未来前景。如果配合温铁军的八次危机的附录,关于欧亚大陆桥的构想,可能会更加有意思。
1 有用 容貌见附件 2022-06-25 13:08:00
站在2022年来看2017年的这本书,老美的衰落倒是预料之中的,但是没想到欧洲会这么拉胯,很多事情变得更难了,这就是大疫情带来的变数吧
1 有用 半兽人 2022-05-05 10:57:41
里面的历史部分可以相信吗?我觉得是可以的。
0 有用 了妄唯真 2019-01-11 19:23:36
写了书评
0 有用 裕富 2019-06-29 15:58:02
不错,不过有些内容有点过时了,总体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专业书,趣味性不足。
0 有用 John kramer 2020-01-30 00:49:34
本以为是非常不错的战略构想,但随着对国际政治关系了解的加深,才发现三分天下,中国居其一的想法也不那么有创建性,而且似乎也不易得,我们的国内取代美国,与美国一争高下的调门很高,但俄、欧、日、印这些国家也都不是白给的,四居其一甚至五居其一,这可能是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可行的战略规划。上半部分析清晰,不过下半部就沦为了官面文章,不知是说不好,还是不好说……
0 有用 笃散散 2020-02-18 14:57:44
20200201-20200214-20200218给三星是因为与《币缘论》大量重合,新意不够,单独成书过于单薄。此外,我不认同“中国十亿城民”的论断,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泛亚十亿城民”。
1 有用 卡巴内瑞 2018-06-11 22:34:08
流水账
0 有用 呆呆鹅 2020-02-05 17:48:38
2020【6】有点水,海星。前半部讲历史浮于表面;后半部讲现在,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变的历史中看一带一路,进而引出币缘圈以及“泛亚”一极,感觉很有思路。这本书应该和其列举的专家学者著作对照着看。
0 有用 第二次握手 2019-09-30 17:39:45
其实读者的水平高啦,要求也就高啦!但是对于战略预判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出现过标准答案呢?标准答案往往都是马后炮,所以我们不必对专家的预测过于奢求,只要有为我所用者,这个专家就是良心的。 有些时候我比较同意李敖先生的做法,哪怕是胡适这样的大家,我们对其的态度也是"不可不读,不可再读!"如果是这样,可能我们的读书会读出新的感觉😄。所以说,王湘穗教授虽然写过《超限战》这样的好书,但不代表他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到百分之百,猜想就是需要来讨论的,来用实践检验的,这或许就是真理诞生的过程。 三居其一也好,划江而治也好,一枝独秀也罢,归根到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我觉得,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较好!
1 有用 喵了个咪的 2020-01-10 18:52:36
书不错,理论高度高,故而不是迎合大众口味的,实则读来多有裨益。以历史切入引人入胜,政治时局和安全形势分析偏僻入里,甚至颜色革命部分对现实还有预见性和指导意义。但金融和币缘论部分属实看不懂,专业认知远跟不上作者水平。 指出一个错误,P107 OIC组织57个成员国中,只列了56个,重复了两次也门,遗漏了阿曼和叙利亚,这种博士论文级别的著作,这种低级错误不应该啊。
1 有用 又一宵 2018-04-11 19:16:36
比民科水平略强一些的战略分析著作。主要观点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为基于洲际共同分化的“美国、欧洲、泛亚共同体三分主导,中国将引导泛亚共同体的形成”有无数可以吐槽的地方,首先全球化趋势下洲际概念已经很难界定,比如俄罗斯将如何归属?强劲崛起的金砖国家将如何界定?其次是亚洲内部本身区域多样化程度很高,短时期内(通过一带一路?)形成一个同质化程度高的共同体无异于异想天开,更别说在国际体系内形成一个类似欧盟的统一政治力量;其三,很不看好中国在促进整个亚洲的区域共同体形成将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摆脱大大首先关注一下朝鲜问题,解一下东北亚的这一摊乱麻吧Orz
0 有用 BBSkyer 2025-03-18 22:22:46 上海
“在危机的压力下,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有可能放弃其一手建立的全球体系,而专注于美国自身,退缩为美洲的美国” 2024年再看这些观点可见今天的世界局势完全有迹可循。书的后续章确实相对凌乱。
0 有用 木春小冋 2021-02-27 18:24:48
制造动荡的目的是推动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