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3 短评

热门 最新
  • 92 海扬尘 2018-03-09 11:12:26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第三部,作者更像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同时拥抱着酒神和日神的诗人,不知道他写作时抽大麻了没。穆迪阿布被推上了神坛,然后他作为神被架空,痛感国家的走向已经与信仰完全背道而驰,他成为了一名呼吁反抗神性的反政府者,这真有点像某位领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雷托解决父亲遗留下来的问题,方法是使自己成为寿命四千年的异形,他将引领人类进入“黄金通道”,我不明白作者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富有魅力的强人政治是通向自由的必经之路吗?

  • 44 JayWaston 2017-11-28 01:32:54

    穆阿迪布为了摆脱神性而选择自我放逐,然而结尾儿子还是化身为神统领世人。感觉作者自己本身的想法都没决定好而在两者之间纠结。很多故弄玄虚的语句神神叨叨地,好看是好看但是意思的表达太曲折了…还是停留在第二步的结尾让我更有想象的空间吧

  • 38 🤧 2017-12-24 13:55:01

    嗑药一样的阅读体验= =

  • 35 夜夜夜猫子 2017-10-30 15:44:26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16 杨枫.js 2020-04-22 03:19:37

    看完这本以后基本能明白佐杜洛夫斯基的未完成影视改编的伟大之处了。整个世界观和情节都偏向于疯人呓语和脑内攻辩,其漏洞百出的现实逻辑一对一搬运到荧幕上势必会被放大,而只有里面磕药般的世界景色和神神叨叨的论辩才是不会被磨灭的精髓。

  • 43 长安老农 2018-01-08 00:01:24

    昨天今天来回坐了八个小时高铁,把这本书读完了!再看《三体》,也就是比较好的网络小说而已

  • 7 Xenonhead 2020-08-20 23:04:50

    一个神话的破碎需要另一个更大的神话来填补。

  • 18 Summerwine 2018-01-29 00:11:44

    这也太难看了……第一本写的还挺好的 没见过高开低走到这个程度的 500多页的折磨 作者疑似有厌女症 三本里所有出场的女性都非常狠辣阴毒 要嘛就是生孩子的工具 🙄️

  • 4 tiiiiin 2017-12-28 12:53:26

    政治制度必须得考虑历史的进程了。 生态对于政治的影响成为了新的看点,又有了传统与新兴思维的冲突,继续深化“沙丘”系列的政治意涵。 写的就是太长了,看起来好费劲。

  • 6 济海 2020-05-21 06:12:56

    除了叹服无话可说。没读沙丘之前感觉吹沙丘的都吹过了,读了之后感觉吹沙丘的还是不到位。

  • 4 丛林宜歌 2018-04-06 17:10:02

    与政治沆瀣一气的宗教取代了信仰,仪轨和教条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迷信。无数个可能性的未来,发端都是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偏爱圈养的生活,把头伸进食槽,满意地咀嚼着,直到死的那天,但是你放心,总有年轻的叛逆者站出来反抗停滞、僵化甚至堕落的上一代。

  • 3 漱石斋主 2018-01-13 23:26:33

    故弄玄虚的伪科幻小说。只有沙虫和厄拉克斯星的设定很有趣

  • 4 momo 2017-12-10 11:12:30

    故事已经延伸到第三代,很多开始时铺设的谜团也解开了。沙丘为什么没有水,香料到底是怎么回事。时间观念在清晰收拢,但是故事却从开始的繁杂收缩成了一条线。还是很好看的。

  • 3 槐星 2018-01-20 23:44:43

    艰难的读完了,相比而言三体的阅读要轻盈不少

  • 3 西西弗假面 2020-04-04 19:18:28

    国悼日读完,第一部保罗那叫主角光环的话,雷托这部就诠释了龙傲天,真的非常不喜欢这个角色,但是他承担的是在这部作品里扮演新救世主的宗教元素,也就可以理解了,一看到雷托相关的禅学和部分蹩脚的政治阴谋就想快进,而且长度又很长,很一般的一部,还是看看沙丘风光好了。

  • 5 无聊 2018-02-15 19:49:46

    故弄玄虚的伪科幻,其中很多的对话都是上述这种方式,其对于人物塑造、故事推进毫无作用,完全是模仿《荷马史诗》的写作方式,这对于东方人来说一点也不友好。最后居然还搞出来个“纳粹”,真真是服了。

  • 2 等一个人 2022-12-14 00:05:58 辽宁

    传教士看的还是近了,雷托传承着万年记忆最终走上了真神之路,中间各方势力(准确的说全是自己人)的相互争斗,让这一部精彩无比

  • 3 fishbird 2023-11-30 15:28:37 北京

    怎么说呢,我觉得应该出一个注释版本,不然以我的智力来理解作者故弄玄虚编造出来的人物对话,难度太大了,根本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不知道他们隐含的深意是什么。看了几个书评,我觉得有个说法还是很中肯的,作者编故事的水平确实有点差,我在第一部的书评里也写了,毫无现实细节,到后面更是如此,越来越像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深邃哲学而不得不用一种浅显的笔调来嵌套到一个蹩脚的故事里,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写一本社科类的书籍呢,岂不是能够更好地表达本意?但是人们似乎就喜欢这种方法,譬喻隐喻暗讽才觉得有意思,直白的表达反而读不进去,所以这种书才会受欢迎,觉得太牛逼了,也许也是艺术的根本性所在吧,越是曲折晦涩,越能吸引人的兴趣,越能让人接受和思考。

  • 2 矜拭 2018-04-06 11:57:08

    外国人对于宗教真是执着,几乎所有科幻小说中都脱离不开宗教的存在。

  • 4 仗剑狂歌 2017-11-21 22:22:49

    神神叨叨 啰啰嗦嗦 自说自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