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与其说是作家传记,不如说是茨威格的品人录。精神分析法主观臆测,文字华丽抒情,行文跳跃大,当散文看吧。挑了四五个比较熟悉的,读完对传主生平仍难连贯了解,雾里看花般的阅读感受。幸好图书馆借阅,免买了。
最后用《三作家》之一的司汤达的碑文结尾:写过,爱过,生活过。或者说:悟过,痴过,疯魔过。
【未读完】文字华丽,用了很多精神分析的写法,猜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有很高的阅读门槛,最好是了解了主人公的生平、作品后再来看。翻了篇尼采的,自认为对尼采有一定了解了,看的时候还是满头雾水,没有阅读乐趣。准备把这本书放一放。
不知道是翻译的文艺腔太重还是原文就是这个味道,总之看起来云山雾罩,感觉是一种绕来绕去的说话方式,看的头疼。
茨威格标准的精神分析法,语言纵横捭阖,恣意汪洋。
不能够当中忠实的人物传记,但我们不妨把他当做茨威格所着力撰写的伟大文学作品。司汤达、尼采……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升华。记得高中忙里偷闲看这本书,每周回家就做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抄了一大堆。
看了评论,同样也提醒我切勿对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产生某种崇拜。要是落入头脑的迷障,也会产生一种执念。反思与觉察艺术与真相之间的界限。同样一定有人忽略了现实的矛盾复杂,倾向于步入写意的极端,压抑与痛斥自己身体内的阴影。与任何事物保持距离,不是冷漠与逃离,而是为了与它们更亲密。
我就是被茨威格种草的陀陀 他太鸡血热情了 向他学习
文字华丽是华丽,但是真实性,就是那么回事。 (我应该是还差一点没读完,读完再改。)
茨威格的叙述略显夸饰,他喜欢把话说满,这样加强了渲染力,用多之后难免会犯矫情和武断的弊病。虽然知道是作者的主观阐发,读荷尔德林那章时还是几次泪目—— “诸神常把爱子从幽静的处所暂时遣往 陌生人处, 使他们能铭记于心,使凡人的心在这 高贵的形象前感到喜悦。”
2019.80。
这小嘴儿咋这甜,努力向茨大师学夸人。
比《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文字要华丽得多
越是接近茨威格,越是能够感觉到在他的敏感、热情和感性的背后,始终有着清醒的认知、理性的观照。他在丰富庞杂的信息中所要提取的,是那些他确信对人性、对人类、对文化、对艺术、对整个世界更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传记,同样承载着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悟。茨威格想要到达的,是文学、艺术乃至人生的形而上,更切近灵魂和精神。他以这样微妙的方式,使繁异得以融通,使不可感化为可感。于是我们对他笔下的那些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好像所有这一切亲身去体验了一回。他引领着我们从认知,提升到感知,甚至在某个刹那有了悟知的灵光一现。
德文要是都像这样直译,不去理清楚大量的修饰词之间的嵌套关系,不去整理德语特殊的语序带来的理解偏差,不去下功夫做功课查阅相关资料向读者介绍层出不穷的隐喻和一笔带过的背景,那还要翻译有何用?!
不知道原版怎么样,译版内容直白些更好,看着有些费力。
茨威格传记合集,三大师,与魔的斗争,三作家
> 精神世界的缔造者
5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8-04-27 06:01:34
与其说是作家传记,不如说是茨威格的品人录。精神分析法主观臆测,文字华丽抒情,行文跳跃大,当散文看吧。挑了四五个比较熟悉的,读完对传主生平仍难连贯了解,雾里看花般的阅读感受。幸好图书馆借阅,免买了。
5 有用 锦文 2017-11-06 17:41:01
最后用《三作家》之一的司汤达的碑文结尾:写过,爱过,生活过。或者说:悟过,痴过,疯魔过。
3 有用 点落秋雨 2017-12-06 18:41:04
【未读完】文字华丽,用了很多精神分析的写法,猜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有很高的阅读门槛,最好是了解了主人公的生平、作品后再来看。翻了篇尼采的,自认为对尼采有一定了解了,看的时候还是满头雾水,没有阅读乐趣。准备把这本书放一放。
1 有用 Vanessa。 2018-02-03 20:29:01
不知道是翻译的文艺腔太重还是原文就是这个味道,总之看起来云山雾罩,感觉是一种绕来绕去的说话方式,看的头疼。
2 有用 紫霞 2018-05-21 15:36:08
茨威格标准的精神分析法,语言纵横捭阖,恣意汪洋。
0 有用 多宝君 2023-12-24 10:45:14 上海
不能够当中忠实的人物传记,但我们不妨把他当做茨威格所着力撰写的伟大文学作品。司汤达、尼采……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升华。记得高中忙里偷闲看这本书,每周回家就做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抄了一大堆。
0 有用 重度好奇喵 2023-06-13 11:22:49 四川
看了评论,同样也提醒我切勿对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产生某种崇拜。要是落入头脑的迷障,也会产生一种执念。反思与觉察艺术与真相之间的界限。同样一定有人忽略了现实的矛盾复杂,倾向于步入写意的极端,压抑与痛斥自己身体内的阴影。与任何事物保持距离,不是冷漠与逃离,而是为了与它们更亲密。
0 有用 momo 2023-08-31 23:15:16 江苏
我就是被茨威格种草的陀陀 他太鸡血热情了 向他学习
0 有用 StaeyNuoj 2018-12-30 16:53:04
文字华丽是华丽,但是真实性,就是那么回事。 (我应该是还差一点没读完,读完再改。)
0 有用 海韵 2019-02-07 17:28:46
茨威格的叙述略显夸饰,他喜欢把话说满,这样加强了渲染力,用多之后难免会犯矫情和武断的弊病。虽然知道是作者的主观阐发,读荷尔德林那章时还是几次泪目—— “诸神常把爱子从幽静的处所暂时遣往 陌生人处, 使他们能铭记于心,使凡人的心在这 高贵的形象前感到喜悦。”
0 有用 日暮倚修竹 2019-03-10 10:25:31
2019.80。
1 有用 Ticktock 2021-06-12 23:57:07
这小嘴儿咋这甜,努力向茨大师学夸人。
0 有用 廢物里奇 2019-01-12 11:40:08
比《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文字要华丽得多
4 有用 阿蕖 2017-11-24 17:31:30
越是接近茨威格,越是能够感觉到在他的敏感、热情和感性的背后,始终有着清醒的认知、理性的观照。他在丰富庞杂的信息中所要提取的,是那些他确信对人性、对人类、对文化、对艺术、对整个世界更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传记,同样承载着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悟。茨威格想要到达的,是文学、艺术乃至人生的形而上,更切近灵魂和精神。他以这样微妙的方式,使繁异得以融通,使不可感化为可感。于是我们对他笔下的那些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好像所有这一切亲身去体验了一回。他引领着我们从认知,提升到感知,甚至在某个刹那有了悟知的灵光一现。
0 有用 四月风廉 2019-03-12 15:54:33
德文要是都像这样直译,不去理清楚大量的修饰词之间的嵌套关系,不去整理德语特殊的语序带来的理解偏差,不去下功夫做功课查阅相关资料向读者介绍层出不穷的隐喻和一笔带过的背景,那还要翻译有何用?!
0 有用 均线 2019-03-07 14:11:31
不知道原版怎么样,译版内容直白些更好,看着有些费力。
0 有用 sonnet 2021-08-23 06:23:41
茨威格传记合集,三大师,与魔的斗争,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