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芬说金瓶梅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眼泪流回去 2017-11-26 00:58:12

    同为台湾学者,却不同于大观红楼系列欧丽娟的学术正统,这套书更接近蒋勋的那种扯闲篇式的漫说红楼,好处是对于没有机会重读金瓶的读者又回溯了一遍书中情节。但还是感觉浅显了。 重点要吐糟中信的包装,这是本月买的第二套中信套装书籍,一水儿的包装拙劣,外盒破损、磨损极其严重,不看出版日期拆开后还以为是库存了十数年的旧书,店家把责任全推到快递头上,试问快递即使再暴力,又怎能把包装完好的书磨损到如此程度,显然是出厂时已经如此,面对此一质疑,店家索性不管不顾说中信的书就是这样了,换货也是这样破。中信出版社这样穷吗?合作的印刷厂这样不顾质量吗?以为还敢买你家的套装书吗???

  • 25 大-燕-威-王 2018-12-31 16:33:20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叶思芬自己的新东西很少。不过,她很善于总结。这套三卷本基本集纳了主流金瓶梅研究者的一些基本观点,其中不乏当代文人学者的见解,比如田晓菲、古龙、侯文咏、格非等等。初探金瓶梅的读者,可以选择叶思芬来做导读,还是非常全面的。

  • 12 智深来去无牵挂 2017-12-19 11:16:57

    严格来说是听过,真的叶思芬老师讲得很好,实体书出版还是忍不住入了一套实体,不过中信出版社一贯的宽间距排版让人觉得真他妈的有必要拆分成三本吗??!!!

  • 19 琪官 2019-06-05 00:08:13

    叶思芬说到,有朋友上她这门课,带着《金瓶梅》坐了两年地铁,直到最后这几次,才把额外包上的书皮揭掉,而且放在显眼的地方,地铁上的人纷纷为之侧目,但她觉得很光荣。我未看到初看再到看完《金瓶梅》的态度变化也类似于此。《金瓶梅》里色情的内容所占比例并不高于对官场、商场、民俗、婚姻、饮食、服饰的描写,但却背负了不该有的淫名,也真是这本“奇书”的奇事之一。文龙说,读《金瓶梅》“若能高一层着眼,深一层存心,远一层设想”,就能摆脱“淫书”的迷障。此言得之。

  • 7 猪秧秧 2018-02-20 19:38:10

    没有新的见解。还是孙述宇写金瓶梅更出色。

  • 6 梁启超的左腰子 2018-11-19 01:19:06

    温柔敦厚而已,不过看到有评论说和蒋勋一个段位,实在是辱叶了。

  • 5 一二 2019-12-31 22:43:39

    适合粗读或者只想读个皮毛的读者,不见得有多少精妙的见解,也没有体系,只是把字面的东西拿出来东一嘴西一嘴,实在过誉了。

  • 2 多肉 2018-03-29 15:07:08

    水分多,干货很少。好的文学评论应该同时兼顾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随意放大优点,刻意回避缺点。

  • 2 无心恋战 2018-12-05 22:00:37

    还原一个属于普罗大众的《金瓶梅》——它本来就是诞生市井、取悦市民的小说,几百年的兜兜转转是被曲解和误解的结果,现在不过是又回到了它的原点。(阅读时间:2018年11月29日-12月5日;自评:7.7;推荐指数:★★★★)

  • 1 御手洗街 2024-01-20 15:18:53 上海

    简直像是讲义。把重复的东西删一删,书能薄三分之一吧

  • 1 亲亲骆驼 2018-05-23 00:27:58

    众人物的闲讲漫谈。107段,做的也不是红楼梦的茄鲞,就上叶老师自己最喜欢说的金瓶梅里的“炖烂下饭”,谁来了看没看过书的都端出来就可以热气腾腾的现吃。

  • 1 黑法斗五百万 2020-03-23 11:14:10

    “假设我们在东西又多又好又便宜的台北东门市场买烧鸭或土鸡,一只的价格也差不多要一百块人民币。”

  • 2 岛生 2018-09-28 14:20:05

    漫谈,比较浅显。

  • 1 山阴路的夏天 2017-12-26 00:24:42

    文言文原版读起来有点费劲,先看这版吧。

  • 0 姬长安 2020-11-07 01:50:19

    总结的不错,很适合金瓶梅入门的一本书,仅仅只是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思辨并没有,但是给了我很多分析人物的思路。

  • 1 ring 2019-04-04 23:19:43

    没什么新东西,风格类似扯闲篇,还有前后矛盾之处。

  • 0 劳戈 2020-04-05 09:46:20

    与秋水堂论金瓶梅比较,这个更像是导读。

  • 0 颜子乐 2020-11-10 19:43:56

    99回,1.5倍速听正好。除了台湾腔和听众可怕的原文朗读,还是可以一听的。综合了崇祯本、张竹坡、文龙、田晓菲、侯文咏等人的评点,人物分析比较细致,并不拘泥于一回一回的导读。 金瓶梅好在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看罢金瓶梅,如同过了一生”。

  • 0 农夫渔夫 2020-09-02 15:10:35

    半月余四十余万字字字读来,云霞满纸

  • 1 程灵胡 2020-09-11 11:07:58

    D。叶思芬两年的课堂讲演记录,带着一班学生读金瓶梅,虽然看不到学生听课的样子,但肯定是十分有收获的。(后面讲到有些朋友在地铁上看,最后撕去书皮,堂而皇之,引人侧目,有趣)。 从整体架构来看,本书沿着西门庆与金、瓶、梅几个人物的书中命运,横则带出其他人物,竖则在时间线上交错对照,书中人物、语言、饮食、衣物、人事之间的“冷暖炎凉”,就像是一场手术教学一样,剖开故事内里让人把脉络看个真切。其中对于饮食衣物的细节展示,如果不是看这书,也看不下繁琐“食货志”。例如书中貂皮一节,带出春梅身份。还有时间线的整理,节日、婚丧嫁、饮茶、品酒、性事次数的整理,真有“洋洋洒洒”之感。最后一句,“美学之要在于真”最为精炼。可惜是综合文本,在文学分析,人物分析上,比较田孙格还有一些疏漏的地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