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流水线 短评

热门
  • 2 Nicolas 2018-01-27 12:57:45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类发明。它自古就有,在工业化时代成熟形成的,电动起重机、电梯、通风设备和照明工具,为它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汽车工业的发展,福特公司把他做到了极致,然后推广到全世界各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因为文化不同,流水线也有巨大的差异。工业文明里面,它和集装箱都是伟大的发明,有了它,我们才能在有生之年开得起车。

  • 1 2019-03-05 15:32:10

    梳理了流水线从1913年诞生以来的发展和影响,美中不足的是对汽车行业的关注太多了——流水线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应局限于一个产业。

  • 1 ProMoriarty 2020-05-13 09:00:21

    多角度叙述流水线发展的一本工业史书。流水线的起源,发展,普及,更替。流水线中被卷入时代旋涡的百姓平民。对待流水线从起始的疑惑不解,看到其高效时的乐于接受,产生工作被取代情绪时的焦虑不安。“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是一百年前的世界,这也是今天的世界。关联《简斯维尔》。

  • 0 劈头士》睁木 2019-09-02 13:09:26

    已购。三星半,还不够清晰。流水线在1913年诞生之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是在那之后便面临着严厉的责难。最初作为福特T型车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而后成为了一种在各方面可以适用的通用技术。在对流水线的责难集中在将工人视为非人的工具,而如今及今后,工人真的会被非人的工具替代。

  • 0 草昧 2021-07-13 09:14:30

    很好的消闲书,葛兰西的分析很高明,福特员工可以分享技术红利,但随着流水线的推广,红利自然会消失,精益生产的两个前提,丰厚行业利润,较高员工福利,不少行业并不满足,而制造业在全球的不断转移也印证了其使用范围狭窄,流水线转变成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演变不断向社会提出问题,问题积累成的冲突会影响社会。

  • 0 砸烂马家店 2021-04-05 12:59:16

    翻译的问题挺多的。前面部分对流水线技术前提的叙述很详细,但这不妨碍本书关注流水线的人文属性。 福特主义下拿着5美元日薪的流水线工人有点像十年前风口上的程序员,都有过高光时刻,都面临着职业风险,都需要自我组织起来与资方抗衡。

  • 1 团结团结团结! 2021-12-21 20:48:40

    精准调配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思维到现在都是,平台算法不过是福特模式、精益生产等的进一步高效化。而百年流水线更有意思的是这百年间人们对于流水线的观念,反反复复的支持、否定,技术从来就是那样。真正影响大众舆论的还是外在的政治环境。 书是好书,就是译本太不走心,书后的附录索引都删了,想找些原材料都麻烦。四星完全是看在原书面子上。

  • 0 whig 2021-10-26 07:54:49

    想把话题写大却又没见识没功力结果就虚了

  • 0 经地计史 2022-05-24 16:18:48

    写的不错。 百年流水线,既是一部工业技术进步史,经历了起起落落、赞誉与指责,也体现了管理学百年发展史,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变迁。

  • 0 飘荡的果壳 2022-12-18 13:10:52 河南

    对流水线的发展里程做了一个介绍,还行吧,梳理的挺清楚的。

  • 0 xbpryx 2024-02-26 20:18:03 广东

    1.商品崇拜主义意味着人们对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存在着广泛期望的同时,还对生产有关的工作存在着鄙视的情绪。 2.“垮掉的一代”正在寻找远离工厂的那种真实性,寻求着乡间小路上的那种未知且独特的事物。

  • 0 学徒7093 2024-03-21 22:35:59 福建

    流水线,并非在明确和既定的研发计划下开发出的产物。

  • 0 年年有渔 2021-02-05 09:04:43

    参观过不少工厂,生活也被现代工业带来的各种好处而过得更幸福,所以对流水线很感兴趣,对流水线技术也很好奇。我原本希望从这本书里面寻求一些答案或者说一些我想知道的模糊的东西,不过书里面的内容和我期望的有些不同。相对于技术的描写,本书更侧重其的社会文化的描写,这其实也拓展了我的视野,没想到生产线不仅对技术对工厂,还对社会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在生产线上工作,确实是枯燥无味无聊让人厌倦的,产业工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好在流水线也在不断进步和优化,工作环境在不断的改善。希望流水线能越来越好越来越人性化,在让社会变的更好的同时,让产业工人的处境也更好一些。

  • 0 2021-01-02 21:45:43

    美国民众之所以在1914~1934年对流水线情有独钟,是因为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流水线在朝着更加有效、更加繁荣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取得了最高的成就。流水线因为对操作程序的细致分工,为包括聋哑人、盲人以及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 2 玄小晶 2021-01-16 18:54:32

    书很不错,但是翻译非常差,各类错误都很多,很不负责任。

  • 0 西山 2019-06-02 15:24:35

    设计模式,感觉过于啰嗦。。

  • 0 香菜 2018-08-23 12:17:19

    美国汽车工业史到日本汽车工业

  • 0 foranduo 2020-02-29 00:32:48

    杂而散乱,非历史非人文非社会研究非技术管理

  • 0 不知知 2020-06-18 01:23:38

    最后几章文献堆砌实在太多了!一章里能有一百多个notes,有时几乎就是在看数据罗列。增加了一些自以为很熟其实不太了解的知识。

  • 0 我家在大洼 2020-12-05 21:23:37

    劳动的分工、通用零部件、单一功能的机器、机器设备的布局、将零部件和局部装配从一个生产平台自动传送到下一个生产平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