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革命 短评

热门
  • 8 恶鸟 2017-11-27 09:47:30

    近50年前的思路,现在依然适用,有些依然超前,对专业性的质疑已经在现在显现出来。而协同效应和跨界思考,才是设计的革命,这个设计是整个宇宙地球系统级的设计。

  • 4 Tisyu 2020-10-10 02:41:27

    我们总是被富勒之徒教导朝着一个远大善美的目标前行,却忘记了自己始终只是一个人。

  • 3 未来派野郎 2019-02-17 00:03:47

    最伟大的发明是他自己。富勒学的开始。

  • 4 西布 2018-08-20 01:00:44

    2018-08-17:建筑师富勒的设计科学主题代表作。前6章论证严密,后2章逻辑不严密—特别是联系现实部分。仅从科技-环保角度,思考设计革命过于狭隘。富勒入迷于最大动力学40年,按德鲁克说法算得上荒野上的先知。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 2 o jyou sa ma 2019-09-07 12:22:37

    很搞笑也很有启发,读起来不像是1969年写的

  • 3 栩漾 2019-01-05 15:41:10

    财富是种能力,以维持物质代谢再生和精神革新。妙的。

  • 3 2017-09-20 10:56:41

    富勒是提出“设计科学”概念的先驱,他的眼界也与常人完全不同,这也是富勒的第一本中译本

  • 2 momo 2018-08-21 14:00:07

    从思考整个宇宙开始。

  • 2 Conan Xin 2018-04-01 20:40:03

    薄薄的一本,那种宏大的世界观,放在今天也不过时,有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思,还有那种对人类命运乐观积极的态度。

  • 1 余颜 2020-02-29 21:06:39

    「你可能会问: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冲突严重,僵持局面日益加剧,危机重重,应该如何解决?问得好。我的回答是:让计算机来解决。……因此,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都行动起来吧!」

  • 2 不老鱼 2020-05-15 09:51:00

    小小的一本,尽是智慧闪耀之光,佩服!富勒说,以前是大海盗时代,如今要做世界人,摒除成为专家的思想,融会贯通,有全球视野,运用自己的头脑,多多创意创造,别再损耗地球元气了。要有地球村概念,摒除人种肤色民族狭隘观念,财富取之不竭,不要狗咬狗,共创美好家园。

  • 2 番茄熊 2018-01-20 22:38:40

    好久没有几个小时看完一本书的体验了,即使是小册子……成书于Synergy还是低频词的六十年代,今天回头看,还是会启发人去思考全球化的源头;欧美商业环境里的竞争和合作并重;乃至A.I.之于革新脑力工作的意义。

  • 0 夏宏 2019-09-13 20:43:02

    〖“所有”的思考,即所有的系统构想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所有思想交流的路线必须双向循环返回自身,如同大大小小的圆圈环绕在球体的周围。这样我们才能将经验关联起来,并以此来理解作为研究对象的经验集合(或系统)。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如何通过研究特例推而广之,总结出普遍性原则。例如,作为研究对象的特定系统表现出特定的秩序模式,而人类从中揭示出了物质宇宙的能量守恒定律。〗

  • 0 波斯波利斯 2019-11-14 19:48:46

    差点错过一本好书。篇幅虽少,内容深刻 关键词:『综合的天性』与『协同效应』 『思想补助金』的想法真是大胆,但是如果真的实现了呢?

  • 0 T-Lin 2019-09-07 17:21:49

    观点很超前,但个人觉得有点乐观,如果有详细的论证逻辑就好了,怪不得富勒的综合性思维如此强大

  • 0 马多灵 2022-02-21 01:44:05

    宏大的思想读物

  • 0 芒果吻醬油 2021-12-02 01:22:33

    Fuller就像是从现在(当年的未来时空)过去的一样,是预言家。老先生的“思想补助金”概念其实就是“basic income”,机器取代下来的人力更多的投入到精神产出,致力于创建美好社会。于是我们有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但是教育不用投资吗?现实一点说吧,经济发展才是救赎之本,但不以增长为唯一指标。世界就会很美好!啦啦啦啦啦啦~做梦真好~

  • 0 小刺客 2022-05-18 14:32:11

    大概就是所谓grand vision的典范

  • 0 半瓶白醋 2024-03-12 15:40:21 江苏

    确实综合,科幻像是一种父权升级为大他者的复古题材。

  • 0 2024-01-26 09:07:42 新加坡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才子书,作者很好的展示了高智商条件下,基于对数理化和人文学科知识相当程度的掌握,继而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总结和前途的展望,并且也有着切实的贡献。例如球面钢结构和某碳元素的新构成。但也看得出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一些短板,例如他对一些重要的宏观命题使用经济成本分析嗤之以鼻,认为百万人命面前不应过多考虑成本,这不得不引导到若干早已烂大街的辩论选题,即人命与成本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衡量。当然作者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其实我也不感,就像今年流行的一句奇怪的口号: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一切也都没什么了不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