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活美學 (烏普西侖巴)
- 日本文化 (豆瓣用户)
- 丁酉年的購書單 (寒花)
- 书单 | 日式审美与造物生活 (Theia)
- 艺术的过往 (蓝染总总总队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山水思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山水思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影喻曉匣 2019-03-27 20:18:08
太散了。
0 有用 Glacies 2021-06-26 14:26:01
陌生化的作品读的似懂非懂,然后“只有满腔的困惑可以告诉你”,却不能不承认这作品和阅读它的过程都显得很NB!尽管提到“负”这一概念无法不第一时间想到”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穿凿附会,却也能将和式自然观无常观等抽象词汇用另一抽象理念具象化。对美术理论不通,但非常渴望去了解。有大量课后作业去补,如「定家的幽玄、道元的山水、心敬的冷寂、世阿弥的梦勾能、枯山水的庭院、... 陌生化的作品读的似懂非懂,然后“只有满腔的困惑可以告诉你”,却不能不承认这作品和阅读它的过程都显得很NB!尽管提到“负”这一概念无法不第一时间想到”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穿凿附会,却也能将和式自然观无常观等抽象词汇用另一抽象理念具象化。对美术理论不通,但非常渴望去了解。有大量课后作业去补,如「定家的幽玄、道元的山水、心敬的冷寂、世阿弥的梦勾能、枯山水的庭院、等伯的墨绘、远州的净寂、芭蕉的排谐、秋成的物语、宣长的‘物哀‘、丰后节和清元的节、良宽的书……」创作者都是「在留恋干枯而逝去的东西之时也要采取行动的人。」运用的就是「日本人心中的方法之魂。」 (展开)
0 有用 花咲く旅路 2019-01-30 21:47:04
感觉是一记当头棒喝。作者表达出的日本的画论思想是我不曾思考过的。
0 有用 鹅杆菌 2019-01-16 00:16:27
在图书馆翻过 购入一本又翻一遍。关于风景拓扑与负的章节很好 正是这种“负”的介入区别开中国与日本山水。不过看习惯王蒙黄公望笔法 再看日本山水画 简直无法入目…说是学马夏 却将马远最天真自然的特质丢掉了 只剩下刻意与造作
0 有用 苦影 2023-10-09 21:30:42 浙江
与其当作一本学术论著不如当作一本不甚严谨的随笔,随作者走一遭看看他最喜欢的那些山水画也挺好,尤其是长谷川等伯。谁会不喜欢等伯呢?本书自立论起便无法说服我——日本的艺术如何,中国、欧洲的艺术又如何。好像那样漫长的时间、那么多纷繁的思绪真能被压缩成几行小小的铅字,三言两语便总结出某种艺术的“民族气质”。本科时我经历了和书里极其相似的心路历程:从当代“中国”艺术是否有特殊性这一困惑开始,一路往后摸索到近... 与其当作一本学术论著不如当作一本不甚严谨的随笔,随作者走一遭看看他最喜欢的那些山水画也挺好,尤其是长谷川等伯。谁会不喜欢等伯呢?本书自立论起便无法说服我——日本的艺术如何,中国、欧洲的艺术又如何。好像那样漫长的时间、那么多纷繁的思绪真能被压缩成几行小小的铅字,三言两语便总结出某种艺术的“民族气质”。本科时我经历了和书里极其相似的心路历程:从当代“中国”艺术是否有特殊性这一困惑开始,一路往后摸索到近代、中古,好像越往里走便越能了解某种我未曾明了的核心(结果就是把自己丢进了如今的专业坑)。然而,如今我差不多已经抽离出了这条死路——只消以历史的而非形而上的视野重审这个过分狂妄的问题,便会发现题面的“中国”“特殊性”“艺术”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存在,而求取某个确凿答案无异于以网打捞流水,只是自欺罢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