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日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Orpheus 2018-10-05 12:51:59

    战争前的前奏

  • 2 秦时暮 2018-01-26 17:59:56

    幽默、刁钻但又不失深度的一本书。德国普通人民对战争的漠然乃至抗拒,和第三帝国军队掀起的四处狼烟,这中间有种割裂,让我无比的困惑。但这种困惑想必是好的,思考比一切都重要。

  • 1 优游卒岁 2018-11-17 19:40:30

    《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的日记,二战之前及战争前期,他恰好是驻柏林记者,他记录下当时德国的情形,有很多丰富的一手资料。但因是作者的日记,而非记者的观察,书中有着太多作者个人的爱憎与情绪,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也有失理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不如他所写的《兴亡》一书。

  • 0 五千公斤罗勒 2019-06-28 09:01:44

    How to live through a war, live as a journalist

  • 0 magnus 2018-11-21 04:23:36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14195187/ 比兴亡更直观

  • 0 — — 2018-06-05 10:59:52

    这个城市,有种死亡和悲伤的气氛。

  • 0 豆友175445303 2022-08-24 20:46:42 上海

    开始觉得是记录每天发生的流水账,结合搜索时间新闻才发现所处时代的惊涛骇浪。 普通人在战争时代的痛苦也被记录下来了,日常生活水准下降、在前线的儿子生死未卜。 作者亲眼目睹了落榜艺术生“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 0 西元宙宇 2023-09-04 20:10:26 江苏

    好多名字。/阳光之下无新事。/播音,播音,播音。很重要的活动。/德国大众仍对不开战抱有信心。/记得配着地图看。/有些地名需要更新。/巴黎那段写得挺好的。/法国没有战斗。/适合疫情的时候读。/推荐,很有代入感和真情实感。

  • 1 zj 2020-06-20 23:57:44

    读到“但泽、走廊地区”时,突然发现自己踩着奥斯卡的鼓点......

  • 0 Lyre 2018-10-13 22:00:21

    39 漩涡中心的一手见闻,提供了某种非常有代入感的视角,好看

  • 0 不文 2021-07-15 20:04:13

    其实我是很疑惑的,第三帝国的政权接管是很顺畅很惊人的,一切过于迅速让人不寒而栗。

  • 0 让我狠狠夸夸你 2022-04-24 00:22:14

    1.和教科书中学到的二战似乎是一夜之间爆发的不同,战争前,法西斯,共产党,保皇派革命派…早就已经开始游行罢工暗杀袭击 2.希特勒明明是主动挑起战争,而这个过程中却常常一演讲就大谈和平 3.纳粹国内宣传敌人邪恶,袭击平民,而他们只袭击军事目标,好熟悉的配方 4.历史恐怕有他妈再重演了……

  • 0 Roger 2020-01-20 08:43:22

    高中阶段。

  • 0 有梦想的叠被子 2018-10-24 11:50:50

    另一种视角下的战时生活,作为记者兼播音员的敏锐和时事的预见很厉害。

  • 2 BaoZha008 2018-07-16 06:04:42

    纳粹的对内愚民,再观当下的人民日报上的贸易战,美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等等等,不禁大笑三声呵呵呵,老大哥会不会正在看着我

  • 0 gung 2021-06-13 16:04:33

    估计不少人是看了塔勒布的书过来的,我就是。这本在历史发生时纪录历史,而不是过后总结(往往会简化和忽略大量细节,马后炮式的聪明)。看了以后我觉得我过去以为的“历史”都距离真实有距离。怎么说呢,你不能说看见一张大象的照片就说认识了一头大象,而我们不过是看过一些人对历史的纪录和评述就自以为了解了真实的历史,未免有点无知。历史是四维的,我了解的历史不过是二维的,其中的差距和丢失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这本书就给我填了一点维度,但只是让我更了解到真实的无穷无尽。

  • 0 碎羽 2019-10-18 17:29:14

    威廉·夏伊勒在1934-1941年关于柏林的日记,很大一部分构成了他日后的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写日记时夏伊勒还是记者,搜集到的信息有限,因此能看到战前各种在后来人眼里荒谬的推测、敦刻尔克被德军夸大的盟军伤亡、海狮计划中英德双方互相编造战损数据……(题外话:越读二战史就越羞耻自己居然曾经粉过第三帝国……)

  • 0 2018-06-10 13:33:12

    太过琐碎。如果是深知德国历史的人读那还好一点。如果对德国历史一无所知。读起来真的有点无趣

  • 0 J 2017-11-10 18:25:34

    值得再版的一本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