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科学·常识的书评 (106)

NADPH 2018-04-12 18:15:31

哲学家的文献·数学崇拜·自嘲

文献 陈先生这个书挺出名的,是国内较好的一本普及科学哲学的书。想想现在一些比较水的硕博的论文,没看几本书就敷衍出洋洋洒洒十几万大字,可谓单薄得很。而陈先生这个书面向通俗,但是他为这个书打的"童子功"却比那些硕博论文扎实太多了。不过叙事太宏大总会导致细节部分不舒...  (展开)
Bolin 2018-05-01 19:29:21

科学时代的“哲学常识”(私人笔记)

遵师命来读。 此前也听国盛老师提过,这几乎成为科学史专业学生的入门书(这当然是美言,论科学史的入门他的《什么是科学》也许更合适,而本书更关心科学“哲学”)。这话并非不当,整本书确实涉及到了相当大篇幅的科学史内容。但和《什么是科学》比起来,它更像是一本基于科学...  (展开)
芝麻 2022-03-05 15:14:01

简要梳理

一直觉得陈嘉映老师想表明当今哲学应该放低姿态。他曾经说过:“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又或者陈老师在《走出唯一真理观》里写过应该取消哲学本科,只开设研究生课程等等。 《哲学科学常识》这本书里,陈老师引经据典,从古...  (展开)
fymo 2018-05-06 15:55:31

漫谈陈嘉映

陈嘉映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质朴、真诚。在读他的书之前,我先看过了几期许知远采访他的节目。那时陈嘉映留着平头,方而圆的面部有些斑点和隐约的起皱。他结实的身子刚好撑起格子短袖,无言时让人觉得很威严。他手指夹着的香烟兀自冒着,略带沙哑的嗓音随着细瘦的烟雾而来。他...  (展开)
新思文化 2018-06-20 13:43:25

哲学、科学、常识

哲学属反思性思维,常识和科学属构成性思维。陈嘉映先生作为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通过对历史上人类求知历程的回顾,以哲学·科学·常识为契机,通过构成性思维去反思人的本质及知识的本源。 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它只是跟随在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  (展开)
ナシ 2022-08-23 11:50:33

《哲学 科学 常识》

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论述科学·哲学·常识的关系。 常识是我们日常理解世界的方式,尽管我们早已知道地球的自转和绕着太阳的公转,我们还是会说太阳东升西落。 科学运用数学工具,对物质现象的分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深细密的程度,因为只有数学类型的技术才能达到我们经验...  (展开)
Meeeegie 2020-03-18 06:06:54

一切源起科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哲学·科学·常识》 我觉得和这本书之间完全可以用“因缘际会”四个字来形容。我一直以来喜欢看科幻,但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喜欢,有时候别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科幻,我也不太答得上来。对于自己的爱好,我无法从内部感知,只能凭借直觉和感性认识。 1️⃣我最近开始大量看...  (展开)
Will 2023-12-20 16:36:52

张卜天 | 哲学:沟通科学与常识 | 《哲学 科学 常识》书评

转载自《 中华读书报 》,2007年4月18日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先生最新出版的一本颇具原创性的著作,其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和常识或自然理解的关系。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 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科学在什么意义上增加了我们的认识和困惑?科学和常识如何能...  (展开)
韩谬.K 2021-10-14 12:09:27

因为关心哲学而在科学史中奇妙冲浪

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与神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包含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它与科学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理性地看待事物……凡是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科学;凡是不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神学……哲学家门最热衷的那些问题,科学根本给...  (展开)
青番茄 2021-08-22 12:40:51

费恩曼批评陈嘉映

有一派哲学家认为,科学理论不是客观真理,只是科学家互相商量出来的东西,陈嘉映老师明确反对这种说法,承认科学的真理性。温伯格的《终极理论之梦》中有一章标题是“反对哲学”,陈嘉映老师对其中的论证也承认。如果科学家的这些主张都承认,“哲学何为?” 陈嘉映老师在《哲...  (展开)
招风耳 2021-04-27 19:18:27

我们都还在这个求真的科学时代里寻找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答案

写在前面: 写这本书的书评难度很大,看完之后整理笔记的时候感觉脑子里只有碎片化的观点,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这本书的体系,可能是我在看书过程中的方法问题,没有在看书的同时思考,把前后文连接起来,或者在看完一个章节之后好好的做一下总结。让我想到了大二的时候看《...  (展开)
Q 2020-07-20 04:56:13

科学的崛起 & 哲学的出路 & 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综述 在今天的眼光看来,哲学、科学和常识似乎是独立的三个不同的体系。在我的印象中,哲学研究形而上的本源问题,科学研究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原理,常识则是每个人都有的生活基本判断。这本书说的就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作者的论述中,总的而言,曾是理性代表的哲学已经沦...  (展开)
肉娃娃 2020-02-18 12:18:32

《哲学·科学·常识》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篇文章并非读后感,更像是通过读书笔记梳理的全书脉络。 起初在不同平台上看到有推荐,以为仅仅是一本有关思考、逻辑思维的书籍,没想到这却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读一本有关哲学的书籍,虽然平时看书的类型也比较杂。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上过的一门选修课《自然辩证法导论》,...  (展开)
zifangsky 2018-08-25 21:52:30

读《哲学·科学·常识》:谈谈现如今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这本书我在上个月初花了几天时间断断续续看完。在书中作者陈嘉映回顾了自然哲学的起源,再到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从而导致科学与哲学之间越发泾渭分明,甚至现如今科学几乎成为「真理」的代言人。于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替广大哲学爱好者们提出了一个深...  (展开)
无鱼 2024-12-20 11:34:40

科学与哲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年前通读过一次,当时就惊为天人,收获巨大,现在细读后更加为如此高质量的深度反思和层出不穷的深刻洞见所折服与激动!读完直呼:陈老师yyds! 本书是通过概念考查和经验反思的方式回答哲学何为与科学何为的问题,这是目前个人见过的国内外对这类问题分析得最通俗易懂、最透...  (展开)
维七 2023-03-20 17:33:17

9.0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5星 之前读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非常喜欢。所以又翻出三年前读过但没有读懂的《哲学·科学·常识》。由4星半提升到5星,由泛读改为精读,由一知半解变成深有感触。 习惯了陈老师继承维特根斯坦的风格从词语和概念角度解构哲学,再来看书中提到的“理性和理论”、“经验与...  (展开)
柯里昂 2022-01-18 08:14:47

在当代,哲学何为

这本书主要想回答科学结过了哲学的认识世界的大旗之后,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的问题。 陈嘉映认为,哲学需要回到最初的起点—古希腊,以及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认识到哲学—科学范式的独特性是理性的进行理论建构(儒家文化则是理性的态度来指导生活,甚至是反理论的),从苏格...  (展开)
CatHEagle 2021-12-03 23:26:47

自然哲学与现代科学之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拿到书后,看作者简介,才发现陈嘉映老师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译者,那他的学术造诣和哲学理解也是大咖级别了。本书印象最深刻是第六章《数学化》和《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这两章为本书赋予了深度,但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书,总体而言,理解起来...  (展开)
羽觞 2020-10-10 14:39:02

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导论 o 科学认识 §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实,二是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本书要谈论的是科学怎样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科学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在哪些方面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带...  (展开)
牛奶泼了 2020-07-12 13:20:07

哲学——科学入门

试图为陈嘉映老师的书写点什么是很大的挑战。一是自身知识水平不够,二是后半段内容相对比较碎片化,我读得一知半解,只能说深有启发,找个时间还得再读一遍。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小书,科普了从古希腊哲学——科学不分家开始,科学是如何逐步脱离感知经验、成为表述真理的主流话...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6条)

订阅哲学·科学·常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