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 短评

热门
  • 13 修拉Neptune 2020-03-03 15:19:18

    南怀瑾对于我来说就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无怪乎被尊称为南师。他所著述的书,娓娓道来,如临听课一般,受益匪浅。该书确实很应易经杂说四字,为南师讲学录音整理,入门跟着南师听课没错的。做了很多笔记。 今天3月3日,读完了。本书实在是旷古以来仅有的第一部易学著述,这证明了《易经》“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说法是不错的,但也有真正懂得了《易经》的人,才能深入浅出,引喻举譬,说得这么清楚,这样明白,毫不隐僻含混,勉强凑合。本书引人入胜处,即在透过作者渊博的学识,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将人事与自然法则、历史规则结合为一。南先生以其极为严肃的治学态度,轻松的口吻,网罗闻,探玄寻秘,透露了《易》的消息与秘密。

  • 2 咏痕 2021-09-01 01:15:27

    在这里不想神话南怀瑾老师,人活一世,再有智慧,对世界的认知都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一开始也是看着他的视频,觉得很好玩买了书,三年后终于决心看完。其中背景和乾坤挂讲的较多,之后多是对每一卦的理解。其中不乏会掺杂着前人和个人的理解。我会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易经蕴含着很多关乎于个人化的理解,在当下的时代去解读易经会有相当大的认知和时间成本。而且南师的时代,和我们虽然不差多少年,但国际形势和形态已发生了未有之大变局。如果在当下,再写出来肯定不会常常提到“中西文化对比下我们的老祖宗多智慧”这样一类的描述。印象中出现过四五次。当然不要因为开始研究国学,而忽视世界上众多学者的研究,多读书,就是要开拓视野,有更广阔的胸襟。

  • 9 瑚琏大侠 2020-02-26 14:51:32

    杂而不该,未能一以贯之。

  • 3 陆钓雪de飘飘 2021-12-20 17:28:29

    我们中国人说话,常常都是来自《易经》,如说“不三不四”,为什么不说“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这句话,又是根据《易经》来的。因为《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就被形容为“不三不四”。又如“乱七八糟”,即是从游魂卦、归魂卦来的。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易经》的话,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2 平凡的世界 2023-12-05 15:49:46 广东

    后面没有前面有趣

  • 1 云雾大龙 2022-03-11 00:04:53

    想了解易的传统文化,这本书很不错,一不小心还学会了算卦。

  • 2 春雨洗过太阳 2022-04-05 22:58:54

    深入浅出,给出了研究易经的方法,非常不错。

  • 5 胡小娥 2022-03-09 14:18:43

    南怀瑾先生绝对是“腥加尖赛神仙”,放大缩小法贯穿全文,我劝科学家和爱较真的朋友别看,看了一肚子气。举个类比——“天上三个太阳,平时你只看得见一个,这些都是一位朋友亲眼得见。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我们人类的知识到底有限,有些事不能不信。”,请问天上到底几个太阳,A 3个,B 1个,C 姑妄个。【up:因为是演讲整理的,所以有些重复有些车轱辘话,没看完】

  • 3 光而不燿 2022-02-08 21:55:30

    可能是因为是讲稿收录而成,内容上有些重复和琐碎,不如撰文写字那般结构严谨(也如书名 易经杂说)。但是作为易经的介绍性的读物只能算作闲趣新知,想要学习入门的话,并不合适。

  • 0 MOLY 2022-03-15 20:18:14

    算是启蒙,讲的笼统且浅2022.3.15

  • 4 HumbleRay 2022-01-31 14:40:54

    学一点易经,能给自己心理暗示,在复杂变化中保持初心和勇气,何时潜龙在渊,何时见龙在田,何时飞龙在天。但也不要太沉溺于易,察渊鱼者不祥,切忌太满!

  • 2 ♥犽犽 2021-11-06 13:00:36

    从第一次翻开到读完花了三年多吧。0基础一开始读到20多页读不下去,转去看了曾仕强先生的视频;中断后某天夜间失眠,捧起书来就读,理解能力开挂似的,一路读至基础知识讲完,骨骼框架体系脉络清晰分明;再到今天把乾卦到未济卦浏览一遍,终于合上此书。学易启蒙书,就是把基础装备给你整上了。一个深切体会是:学习此类成体系的书籍,最好在自己进入深一点的状态时,效率更高。参考一些高人喜欢在浅定状态下读书那意思。

  • 0 zinnnnnn 2022-12-25 10:46:57 上海

    对《易经》多了一点点了解

  • 0 Dennis 2023-02-12 00:36:05 北京

    易经是群经之始,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它的心物一元论让我想起了斯宾诺莎的哲学。它把世界观的问题搁置起来,着重研究方法论,这个方法论说白了,就是在特定的“位”,做恰当的事,所谓知进退,明得失。它盖起了一座大厦,但它的根基在哪儿呢,至今为止没有人找到,也许就像康德说的物自体,我们不可理解吧

  • 1 薛呓淞 2023-02-12 19:17:36 上海

    南怀瑾首先瓦解了世人对《易经》的刻板印象,《易经》当然有其高明的地方,但不应该过度神秘化。厘清了一些基本概念。《易经》研究中用人文哲理去解释卦象的偏好导致了过度阐释,让《易经》越解释越不明。南怀瑾回归自然与星象观察的方法,我觉得的确是捕捉到了《易》的真意。挺好的入门书,但深入《易》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古老的《易》里,看得到传统中对完善人格的定义,其实一直强调要有对外的成就,要于大众有益,但到今日这一传统大部分已经被丢弃了。时与位是《易》的核心,什间做什么事比命本身更重要。

  • 1 摇光星尘 2023-07-13 17:42:48 上海

    四星半,很好懂,适合入门。

  • 0 雅棋 2023-07-12 20:12:44 北京

    能感觉出来是真大家,那种学透了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述感。试图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去解释清楚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思路。然后告诉大家,易经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难懂,也还有很多大家没搞明白的知识,也不用迷信权威,也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执着于一些没必要的争论,最重要的是用开阔的思维,用宇宙万物用星象天象自然规律的思路去分辨,去试图解释。古人的智慧,甚至可能是上古文明,上个世代的文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好好珍惜,让人敬畏。

  • 0 明月守护者 2023-07-06 15:00:15 广东

    南怀瑾是我最近最强bgm

  • 0 dlztd 2023-05-25 13:38:39 北京

    非南怀瑾讲的不好,而是看不进去易经…… 智能解释部分已知,则无法称之为哲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