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深度的书评 (36)

远子 2018-04-24 21:05:42

保持事物的完整

即使在我们觉得最可怕、最疯狂的时代里,对美的永恒的渴望也总会得到满足。 ——波德莱尔 霍珀的画有很强的叙事性,让人忍不住去联想前因后果。劳伦斯·布洛克甚至还找来一帮作家为霍珀的画配上小故事,编成一本名为《光与暗的故事》的短篇小说集。不过,诗人马克·斯特兰德的...  (展开)
light talker 2018-04-02 13:49:38

关于霍珀、斯特兰德、这本书,以及“眼与心”书系

霍珀也是个异类。原来是去过欧洲的,在那里学绘画。欧洲绘画的黄金时代还没有过去呢,那时候。他在巴黎转了一圈,回到美国后画起来,竟是全没有干系,也不跟风本土的抽象主义——美国这个运动,当时可是热闹的不得了。然而,他始终只是安心地自己画自己的:那些美国式风景——...  (展开)
弗兰茨的女学生 2021-08-26 21:28:34

两个画框之间

齐泽克开过一个玩笑,他被邀请参观某幅画,因为对那幅画完全没有感觉,就胡说了一套两个画框的理论:我们眼前的这幅画的画框并不是它真实的画框,还有另外一个不可见的,由绘画的结构所暗示的画框,它框定了我们对绘画的感知,而这两个画框并没有重叠——二者之间被不可见的裂...  (展开)
阿薛 2024-01-23 22:43:23

虚妄之相

2024的年初,我的城市,一个老城,处处以烟火气为卖点,动辄就要最抚凡人心,街头尽是簪花客,石阶接踵不生苔。 霍珀的画——最早的已将近一百年,完全是烟火气的反面。俗世里的扰攘、喧腾、混杂、暧昧、陈旧、暖烘烘没边界感的人味儿…通通屏蔽在画框之外,是界限分明的几何分...  (展开)
Adieudusk 2012-12-24 09:11:13 Knopf2011版

2星

这本书再次证实我的判断,斯特兰德不是一个出色的艺术评论家。他的艺术视野非常局限,分析作品依赖于非常基本的画面描述(几何体和光的分析)和感性联想。不具备剖析和启发的能力。但这本书也有比较精彩的部分: nighthawks 1942 house by the railroad 1925 Pennsylvania coa...  (展开)
drunkenstain 2020-02-07 20:29:52

笔记【夜游者:透过窗户】

想到他的时候总是会激活我的嗅觉(aromatic)系统,因为他的画作总能唤起(envoke)我对于气味的回忆,就像是他能直接调频(channeling)我的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调取(excavating)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在抽象画派盛行的二十世纪中叶仍顽固地保持着写实风格,他的画布总是干...  (展开)
ཉི་མ། 2018-09-12 13:32:53

在愛德華•霍普的畫作前,你無法回避孤獨 (20180912紙城公眾號)

在斯特兰德看来,霍普的作品无关乎社会或心理视角,而是超越了现实的表相,将观者抛置于一个由情绪和感觉所主导的虚像空间,如他所说, 常常感到霍珀绘画中的那些场景,是我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总是被抛置于一个完全由情绪和感觉所主导的虚像空间 被一股莫名的张力所引导,在画...  (展开)
Alice 2015-12-16 12:31:31 Knopf2011版

诗人眼里的欲望空间

这本书是普利策获奖诗人Strand对美国画家Edward Hopper画作的一个思考和解读。挺浅显的,适合不了解Hopper而正有兴趣的读者。Strand选择了三十幅画作,包括Hopper 1925年的成名画 House by the Railroad,和1942年的Nighthwaks。 在前言里,Strand表明了写这本书的意图。他...  (展开)
纸上造物 2024-03-25 10:23:4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版

眼与心,以及如何描述一幅画 眼与心,or 如何描述一幅画

1 按佛家的说法,我们看这世界,无非通过“眼耳鼻口触心”六 识。论起来,创作者里,诗人大概是从心的,画家是从眼的。眼睛是心灵之窗 —— 东西方好像都有这么个说法。所以诗人和画家的 关系较别家更不同。梅洛庞蒂那本论说艺术创作机理的书《眼与心》,名字起的真好。而另有...  (展开)
纸上造物 2018-10-08 19:04:05

《新京报》2018年中艺术书榜

意念中城市的一角,停摆悬置的时间,受困于某种思绪的人,由几何结构和叙事策略共同搭建起来的隐秘孤独的空间,以描绘寂静的美国当代风景著称的画家爱德华·霍珀,被评论家和画作的观看者反复评说。人们大多倾向于将其解读为20世纪前半叶美国生活的变化给人们带去的焦虑,然而...  (展开)
懒风 2020-09-16 22:37:14

该形容的,就更贴切

因为我前段时间(年初)写过一篇关于霍普的东西,当时对这本书就很在意,可惜没有来得及(存够钱)买来看看,就冒冒失失地写了。现在看来也不是坏事,因为看过此书,又难免受很多影响了。现在看完再记录一下思考,更能看出思考的路径。 这套眼与心丛书我已经有了两本,看得出编者的...  (展开)
五月的麦地 2019-08-11 21:05:11

这个世界怎么了?

1、独自一人看这本书感觉就像独自一人看一部惶遽、幽暗的片子。 2、人物、建筑、物什——画中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化石。 3、光和影交汇于黑洞,不知通往何处。 4、时间是母题,但时间似乎凝固了。那么,时间究竟为何物?意义是什么? 5、世界荒谬吗?如何对抗荒谬呢?对抗本身荒谬...  (展开)
Onism 2018-08-03 18:16:43

有点抑郁的人或许容易被霍珀的画击中

我本是完全不懂画的,偶尔看画,除了西方宗教画里极具美感的裸体、中国山水画里的幽远意境让我有感觉外,其余画都兴趣不大。就在今年的前不久,因为看了陈丹青的《局部》,突然对看画有了兴趣。于是找来一堆相关的书和纪录片看。其中之一便是这本《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 在...  (展开)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03-14 09:54:5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版

当桂冠诗人谈孤独画家 深究了眼与心的秘密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对于喜欢绘画的人来说,爱德华·霍珀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出生于1882年的霍珀,毕业于纽约函授绘图学校,是美国最重要的写实画家之一,1967年逝世。作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画家之一,霍珀不只是获得大众喜欢,且几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数不清的摄影...  (展开)
Bu 2019-02-02 02:15:44

不生动的人与不可达的寂静幽秘

1、霍珀之光为记忆中经过抽象的光,偏离自然却更明亮,仿佛它才是画面的主人,这让失去人物的《空房间里的光》在形式上去到与内在声响的统一,充满宗教意味的最后寂静。 2、即便不是光,建筑/物也比画面中塑制品般的人更生动、更能感到呼吸动感(如《纽约电影院》俏皮吐舌感的...  (展开)
躺倒斋主人 2018-08-18 16:49:12

书札

Hopper 霍珀的画作都是关于短暂、孤绝片刻的描绘。他暗示了此后与此前所有可能发生的基调。是基调而非内容,是暗示而非描述。它总是饱含暗示。他们越是戏剧化、舞台化,就越发迫使我们对此前所发生的构建一个叙述。……霍珀绘画不是纷繁万象中的空白。它们是从个人生命中那些被...  (展开)
一个人的微微醺 2024-04-13 21:43:33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版

小众宝藏书,用诗的文字解构画作

“在这里,如同在霍珀的其他画作中,作为重要组成元素的街道和马路,上面空无一人。在这里,无人分享我们的所见,之前亦不曾有人来过。我们所体验的将完全只是我们自己的。旅行的放逐,相伴而来的,相伴而来的失落,以及刹那的缺席感,在氤氲,暗涌。” 哲学的,意境的,存在主...  (展开)
彧文 2022-01-31 13:15:23

明媚的忧伤:我说霍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邀请”霍珀担任“导游”;旅行与停留,热闹与孤独,明媚与忧伤… 霍珀评价这幅画时提到了孤独的问题,他说:“孤独?是的,我觉得它比我设想的还要更孤独,真的。” 最初知道爱德华·霍珀这位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画家,是在阿兰·德波顿的《旅行...  (展开)
carter 2021-12-21 21:14:06

摘录

“霍珀画作都是关于短暂、孤绝片刻的描绘。它暗示了此后与此前所可能发生的基调。是基调而非内容,是暗示而非描述。它总是饱含暗示。它们越是戏剧化、舞台化,就越发迫使我们想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它越是惟妙惟肖,就越要迫使我们对此前所发生的构建一个叙述。它吸引住我们...  (展开)
仪岚 2021-08-26 13:11:26

闭门不出、不愿沟通的我们,早已被他放进了上个世纪的画框

在疫情的肆虐下,每个人不得不困在家中,或手忙脚乱、或安静佛系。度过一个个无聊或充实的一天。不仅没感到精力充沛,反倒显得越发疲惫。 看看这些慵懒、沉默、无所事事发呆的样子,是不是当下情景的真实写照呢? 就算是开始复工,难道你以为就能摆脱这种貌合神离的无聊么? 那...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6条)

订阅寂静的深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