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鱼越微 2020-07-31 14:47:20

    河谷铁砂,容易炼成好铁,安徽北部;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赤铁矿;西汉铁官,颍川阳城;曹魏司金中郎将,主铸农具兵器;战国,开矿技术用于攻城。听瓮,判断敌人攻城地道,挖过去,用橐鼓风送烟;鍒,软铁;西汉,灯、釜、炉、锁、剪、家用刀、书刀、齿轮、成套轴承;冶炼宝剑,断发剪爪,因为炼铁的木炭含磷低,铁炉温度低不能使铁充分熔融,需要加磷熔剂,才容易熔融。古人在经验上发现融铁吸收骨质后较易铸作。可用兽骨。焖钢,把熟铁放入陶或铁容器,加入骨粉作为主要催化剂,密封加热,渗碳成钢;针放入釜中慢火炒熬,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土末,和针密封加热,一定火候后打碎罐子,立即淬硬,鱼钩十分坚韧;若干稻芒捆为一束,头发丝系住,悬挂一杖上,另一人用刀剑斫芒,芒断而发不断才算好刀剑;淬火水,油脂各种介质冷却速度不一样

  • 1 旧金山旅客 2018-01-03 01:24:57

    杨宽老师的悲惨遭遇与他作为职业撒谎专家的品德十分匹配。本书还引用了不少另一位撒谎大师郭沫若的研究成果。

  • 0 坨你粗来玩 2021-05-17 21:36:04

    第一次听说杨老先生的名字还是他和刘庆柱先生围绕汉长安城的“市”展开的多次讨论,他的很多书都很值得一看。从炼铁技术上看呢,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冶铸技术的国家了,大概在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就能冶铸白口生铁。后来至迟在春战之际(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生铁柔化处理技术,可以把白口生铁变为可锻铸铁(又叫 “韧性铸铁”),还在战国中期铸造出麻口生铁,西汉中期铸造了低硅的灰口生铁。中国在春秋后期(公元前6世纪)已经使用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炼制钢材,这种钢被称为“块炼渗碳钢”;后来在西汉时期,有工匠借用退火脱碳技术将薄壁的白口生铁铸件变为“铸铁脱碳钢”。总之,杨宽先生的《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炼铁和炼钢技术的发展流程,展现了古人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美中不足就是冶金学知识有点少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