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原作名: A Secure Base
译者: 余萍 / 刘若楠
出版年: 2017-10-1
页数: 216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约翰•鲍尔比图书系列
ISBN: 9787519237325
内容简介 · · · · · ·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 。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编辑推荐: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临终遗作,首次正版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项目负责人施琪嘉、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安全基地...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 。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编辑推荐: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临终遗作,首次正版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项目负责人施琪嘉、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依恋三部曲”是依恋理论的“起”,《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的“承”,那么考虑到依恋理论的相对一致性,剔除一个“转”字,《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无疑占了最后一个“合”字。这个“合”将依恋理论的精髓概括进8个各有侧重的章节里,并且更新了依恋理论在“依恋三部曲”出版30年后的最新发展,值得对依恋理论、对养育孩子、对完善人格感兴趣的你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依恋理论之父,二等勋爵,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目录 · · · · · ·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起源 /021
第三章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精神分析 /041
第四章 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分析/063
第五章 家庭中的暴力 /083
第六章 知道了你本不该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该感受到的 /107
· · · · · · (更多)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起源 /021
第三章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精神分析 /041
第四章 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分析/063
第五章 家庭中的暴力 /083
第六章 知道了你本不该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该感受到的 /107
第七章 依恋之于人格发展的意义 /129
第八章 依恋、沟通与治疗过程/147
参考文献 /169
致谢 /18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 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最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 其次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最需要母亲的照 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 最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一一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照顾孩子 /001 -
根据布利斯给出的例子,我们推断人格有三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当主人格感到孤独时,例如当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或对自己不友好,以及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时,扮演一个朋友或保护者的角色。第二种作用是麻痹个体,以免体验到无法忍受的痛苦,例如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与母亲住在同一个房间,母亲在四千因为疼痛而尖叫了数小时,小女孩对此表现得无动于衷。第三种作用是代替个体承担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责任,比如对曾经想要杀死自己的母亲的仇恨和谋杀冲动;童年时遭到强暴后表现出性感一面;对父母因自己哭闹而惩罚和威胁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为人父母必备好书——《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关于如何抚养孩子的启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将生孩子提上日程之后,我就经常对于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思考。孩子早期的遭遇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事实上,大学时有的女生就明确提出不找单亲的人。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对身边亲戚、朋友、同事的育儿经验,所有这些直接或间...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Basic Books (199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相关 (三浦ウリエ)
- 【世图心理口碑榜】豆瓣评分8分以上 (牙齿晒太阳)
-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书单 (isismay)
- 精神分析 (西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十一臭屁肉球子 2022-11-14 19:30:10 北京
允许袒露脆弱的关系才是健康且安全的关系;每一个总是出错的孩子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或者多个不愿承担责任的父母;多抱怨大概率是矛盾型,有距离总会是回避型;没有细节的认可和回忆统统不可相信,你怎么可能不记得,而这么说的人大概率是回避型;我们总要学着整合我们的体验,那么带我们走到现在的过去,只有整合进我的生命,未来才不会陷入无意识的循环
4 有用 isismay 2019-03-14 10:19:25
对依恋三部曲的总结和补充,从观察得出的结论,再回到临床工作中的理解和技术,细腻而富有人性关怀。对临床工作非常有启发。
0 有用 陆路 2018-08-13 21:23:11
整本书鲍尔比都在强调依恋理论比精神分析高明的地方,但是又一次次借用弗洛伊德的语言来要显得自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相比不是那么另类。依恋理论的实证性确实值得关注,但是依恋理论的很多观点在精神分析里都可以找到踪迹,只是依恋理论更系统更有实证的基础。鲍尔比这样做的行为学意义其实远高于心理学意义
0 有用 das Rätsel 2018-03-07 21:04:46
界
14 有用 小曾是条鱼 2018-08-19 22:49:41
脑海闪过一个悲观的论调:命运早在我们两三岁已基本写定。余下的人生,我们要花许多时光去改正不良养育的后果。。。这还需要在觉察到的情况下。。。
0 有用 Salticidae 2023-05-01 04:08:41 美国
一些分散的演讲合集。主题大概是依恋类型原因分析和分析师指导手册。个人更喜欢实操讲解多一点的书。
0 有用 葵西甜面酱 2023-04-03 17:39:40 福建
理论是扎实的,但是觉得还不够充分,也许在别的著作里?
0 有用 张嫖 2023-02-27 20:03:00 北京
期待3星,收获5星。喜欢的博主推荐的。真是没有一页废话。虽然部分桥段反复重申,中间可见作者真的很相信自己的理论而旁征博引w真是了不起的一本书。推荐一看。证明了我的一些直觉的做法其实是具有理论依据。很多地方给了醍醐的提示与探究的灵感。刚才看的最后章节,总结、归纳出了我一直混沌的想法。很喜欢。喜欢这种有好老师提点的感觉。
0 有用 sophia 2023-02-14 18:35:20 广东
大佬就是大佬。演讲稿都很有水平。安全型依恋真的所向披靡,要治愈和自我和解之后,成为一名安全型依恋的女性。自由的人生就展开了。加油!
0 有用 无常够不到的霸 2023-01-31 19:34:03 北京
演讲稿,并不是那种很专业、系统的理论介绍和方法论,个别环节很闪亮✨,get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