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全十册 正统收藏版)》的原文摘录
-
"兰妹爱妻妆次:琴瑟静好,于今有年。客秋夜话,忽悟人生,百年易逝,遂有出尘之想。值君有妊在身,恐伤别离,未忍剖诚相告。峨眉访道,偶遇仙师,谓有前因,肯加援拔,现已相随入山,静参玄秘。虽是下乘,幸脱鬼趣。重圆之期,大约三载。望君善抚儿女,顺时自珍。异日白云归来,便当与君同道。从此刘樊合籍,葛鲍双修,天长地老,驻景有方,不必羡他生之约矣。顽躯健适,无以为念。漱溟拜手。" (查看原文)
-
我用一点混元气,张嘴向那两块瓦一口痰吐过去,将那瓦打得粉碎,落在地上。 (查看原文)
-
那凶僧正在高兴头上,哪禁得众人这样煞风景,铙钹响处,那女子和执乐的凶徒,一霎时俱各归原位,又还了本来寂静景象。众人忽起了偷生之念,一个个苦苦哀求饶命。凶僧兀自不理,将身旁铙钹取过一叠,将身站起,手扬处,一道黄圈,奔向第一个木桩去。这木桩上绑的正是宋时,看见眼前黄澄澄一样东西飞来,偏偏发辫又牢,绑在桩上闪身不开,知道大事不好,"呀"的一声没喊出口,脑袋已是飞将下来。那一面铙钹,大半嵌入木中,震震有声。众人见凶僧忽然立起,又见他从手中飞出一个黄东西,还疑心是和尚和刚才一样,有什么特别玩意给他们看咧。等到看见宋时人头落地,才知道和尚耍这个花招,是要他们的命,吓得三魂皆冒。有的还在央求,希冀万一;有的已吓得晕死过去。说时迟,那时快,这凶僧把众人当作试铙钹的目标。你看他在大殿上兔起鹘落,大显身手。忽而鹞于翻身,从背后将钹飞出;忽而流星赶月,一钹接着一钹。钹无虚发,众人的命也落一个死无全尸。不大一会,十六面飞钹嵌在木桩上,十六个人头也都滚了一院子。 (查看原文)
-
在这时候,众人但听一声惨呼,再看了缘,已被绿袍老祖一手将肋骨抓断两根,张开血盆大口,就着了缘软胁下一吸一呼,先将一颗心吸在嘴内咀嚼了两下。随后用嘴咬着了缘胸前,连吸带咬,把满肚鲜血,带肠肝肚肺吃了个净尽。然后举起了缘尸体,朝龙飞打去。龙飞急忙避开,正待放出九子母阴魂剑时,俞德连忙纵过,将他拉住道:"老祖吃过人心,便不妨事了。"再看绿袍老祖时,果然他吃完人血以后,眼皮直往下搭,微微露一丝绿光,好似吃醉酒一般,垂着双手,慢慢回到座上,沉沉睡去。 (查看原文)
-
楠枰之得名,是由于一株大可数抱的千年楠树。每到春夏之交,这高约数丈、笔一般直的楠树,枝柯盘郁,绿荫如盖,荫覆亩许方圆。人经其下,披襟迎风,烦暑一祛,所以又有木凉伞的名称。可惜这时已届冬初,享不着这样清福了。李宁把山中古迹对英琼谈说,英琼越听越有趣。便问道:"爹爹虽在江湖上多年,峨眉还是初到,怎么就知道得这般详细?莫非从前来过?"李宁道:"你这孩子,一天只顾拿刀动剑,跳高纵远,在自给你预备了那么多的书,你也不看。我无论到哪一处去,对于那一处地方的民情风土,名胜形势,总要设法明了。我所说的,一半是你周叔父所说,一半是从峨眉县志上看来的。人只要肯留心,什么都可以知道,这又何足为奇呢?" (查看原文)
-
且说那紫云宫三个首脑,原是孪生姊妹三人,乃元初一个遗民之女。其父名唤方良,
自宋亡以后,便隐居天台山中。此时人尚年轻,只为仇人陷害,官家查拿甚紧,带了妻
室,逃到广东沿海一带,买了一只打渔船,随着许多别的渔船入海采参。他夫妻都会一
些武功,身体强健,知识更比一般渔人要高出好多倍,遇事每多向他求教,渐渐众心归
附,无形中成了众渔人的头脑。他见渔船众多,渔人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便想利
用他们成一点事业,省得受那官府的恶气。先同众人订了规矩,等到一切顺手,全都听
他调度,才和众人说道:“我们冒涉风涛,出生入死,费尽许多血汗,只为混这一口苦
饭。除了各人一只小船,谁也没什田产家业。拿我们近几年所去过的所在说,海里头有
的是乐土,何苦在这里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恶气?何不大家联成一气,择一个风晴日朗的
天气,各人带了家口和动用的东西,以及米粮蔬菜的种子,渡到海中无人居住的岛屿中
去男耕女织,各立基业,做一个化外之人,一不受官气,二不缴渔税,快快活活过那舒
服日子,岂不是好?”
一席话把众人说动,各自听了他的吩咐,暗中准备。日子一到,一同漂洋渡海,走
了好几十天,也未遇见风浪,安安稳稳到达他理想中的乐土。那地方虽是一个荒岛,却
是物产众多,四时如春,嘉木奇草,珍禽异兽,遍地都是。众人到了以后,便各按职司,
齐心努力,开发起来。伐木为房,煮海水为盐,男耕女织,各尽其事。好在有的是地利
与天时,只要你有力气就行。不消数年,居然殷富,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你有的我也
有,纵有财货也无用处。有方良作首领,订得规矩又公平,虽因人少,不能地尽其利,
却能人尽其力。做事和娱乐有一定的时期,互为劝励,谁也不许偷懒,谁也无故不愿偷
懒。收成设有公仓,计口授粮,量人给物,一切俱是公的。闲时便由方良授以书字,或
携酒肉分班渔猎。因此人无争心,只有乐趣。犯了过错,也由方良当众公平处断。大家
日子过得极... (查看原文)
-
第一回:
越是天分高的人,根基越要打得厚。 (查看原文)
-
轻云道:“缘有前定,由不得你。掌教夫人怎不准别位同门相机行事?你如再为难,不妨和他们说明,须等事完回山,禀过大师姊,问了诸同门,再定可否,如蒙赞许,不论为徒为仆,仍照他们自己请求,在仙府附近另寻修真之所,平时供你驱遣,到时助他们脱劫。你看如何?他二人俱是旁门,被你仙剑所伤,不易痊可。我曾从玉清师太学了一点旁门法术,你如依得,我情愿成全他们,将伤治好。否则成了残废,你又不收人家,孽由你造,我可不管。” (查看原文)
-
自己一肚皮的话,一句尚未向瑶仙倾吐。当这千金难买的光阴,平白糟掉,岂不可惜?始而心焦。明知二女必在别屋,以前也曾去过,一找就到。有心寻她回来,无奈玉人难测,闺令森严,不容假借。自己又曾答应惟命是从,万一借此相试,误走了去,将她惹恼,如何弯转?想去不敢,不去又急得毛焦火燎,心旌悬悬;越等越情痴,满腹热爱无从发泄,倏地起身扑向瑶仙床上,先抱起瑶仙常睡的枕头,连亲带嗅,搂得紧紧,低声喊道;“好姊姊,亲姊姊……”发狠亲热了一阵。后又得到瑶仙两只绣鞋,抚摸亲爱,朝鞋里不住乱亲乱闻。低声直唤:“好姊姊,爱死我了。”
似这样狂热虚爱了一阵,二女依旧一人未来。渐渐爱极生恨,在室中抓发捶胸,低骂:“狠心姊姊,害得我好苦!”不禁伤心,落下泪来。刚在酸楚难受,忽听身后有人嗔道:“好!你骂姊姊,我去告诉她去,看还对你这个没良心的好不?”萧玉大惊,回头一看,正是绛雪,三不知掩了进来,正站在自己身后,手里捧着一个木菜盘。绣鞋正在手内,床上枕被也都零乱,惟恐真去告发,慌不迭将鞋先藏在怀中,忙着作揖打躬道:“好妹妹,亲妹妹,我哪敢骂姊姊?谢谢你,她刚对我好一点,你一告我,就全糟了。”绛雪嗔道:“说你没良心,还不认。她才对你好一点么?这比骂她还要可恨。”萧玉信以为真,急得一面打躬,一面慌不迭分辩道:“她对我真好极了!我怕你告,才那样说的。谢谢妹妹,成全我吧。再说,她走来听见就糟了。” (查看原文)
-
第三日天明,英琼出洞凝望,见大雨已停,朝阳升起。枝头好鸟,翠羽尚湿,娇鸣不已。地下红瓣狼藉。远近百十个大小峰峦,碧如新洗,四围黛色的深浅,衬托出山谷的浓淡。再加上满山的雨后新瀑,鸣声聒耳,碧草鲜肥,野花怒放,朝旭含晖,春韶照眼,佳景万千,目穷难尽。这一幅天然图画,慢说记者一支秃笔难以形容,就起历代画苑的名贤于地下,也未必能把这无边山色齐收腕底。英琼见天已放晴,这雨后山谷,又是这般佳妙,不禁狂喜起来,在这无限春光中徘徊了一阵。忽然一阵轻风吹过,桃梅树上的残花,如白雪红雨一般,随风缓缓翻扬坠落地面,不禁动了归思。 (查看原文)
-
因是开府期近,那本在仙府坐镇以及陆续到来的,或是奉命出外,去而复转的老一辈中人物是:峨眉掌教乾坤正气妙一真人夫妇、东海三仙中的玄真子、嵩山二老追云叟白谷逸和矮叟朱梅、髯仙李元化、成都碧筠庵醉道人、近年移居西天目山的坎离真人许元通、罗浮山香雪洞元元大师、云灵山白云大师、陕西大白山积翠崖万里飞虹佟元奇、云南昆明开元寺元觉禅师、贵州香泉谷顽石大师、黄山餐霞大师,以及神驼乙休、媖姆、姜雪君、青囊仙子华瑶崧、金姥姥罗紫烟、黄肿道人、伏魔真人姜庶、李宁、杨瑾、叶缤、步虚仙子萧十九妹等。
本门晚一辈的,男的是:诸葛警我、岳雯、严人英、金蝉、石生、庄易、林寒、白侠孙南、石奇、赵燕儿、杨鲤、龙力子、七星手施林、神眼邱林、苦孩儿司徒平、铁沙弥悟修、黑孩儿尉迟火、云中鹤周淳、易家双矮易鼎和易震、南海双童甄艮和甄兑、独霸川东李震川、灵和居士徐祥鹅、周云从、商风子、章虎儿、张琪、黄玄极等;女的是:齐灵云和霞儿姊妹、李英琼、余英男、秦紫玲和寒萼姊妹、墨凤凰申若兰、女神童朱文、女殃神郑八姑、周轻云、女空空吴文琪、红娘子余莹姑、女神婴易静、廉红药、凌云凤、裘芷仙、章南姑、郁芳蘅、李文行、万珍、云紫绢、陆蓉波、金萍、赵铁娘,以及由金姥姥罗紫烟转引到本门的女飞熊吴玫、女大鹏崔绮、美仙娃向芳淑等。
外客方面,以及打算另立宗派,未将门人引进到峨眉门下的是:青城山金鞭崖矮叟朱梅的门人长人纪登、小孟尝陶钧,伏魔真人姜庶的门人五岳行者陈太真,滇西派穷神怪叫花凌浑的门人白水真人刘泉、七星真人赵光斗、陆地金龙魏青、俞允中,素因大师及其门人戴湘英,玉罗刹玉清大师及其门人张瑶青,武当山半边老尼门下武当七女中的照胆碧张锦雯、姑射仙林绿华、摩云翼孔凌霄、缥缈儿石明珠、女昆仑石玉珠,屠龙师大的门人癞姑,小寒山神尼的门人、谢山的义女仙都二女谢琳谢璎,金钟岛主叶缤的门人朱鸾,步虚仙子萧十九妹的门人梅花仙子林素娥。
峨眉再小一辈的是:齐霞... (查看原文)
-
“此山远在东天极地,世传《山海经》即有记载。传说《山海经》乃周穆王时仙人遗著,仙人名白一公,曾为穆天子御,后遂讹为伯益所作。本是道书,共分三卷五十四篇。如能得到,照书精习,可成地仙。自鬼谷以后,师弟相传,往往以门人不肖,不肯尽授,逐渐失传。得中卷者,仍可长生。周亡秦兴,始皇无道,复欲妄冀仙业,万金重赏,百计千方访寻天下。探知东岳泰山有一无名的樵子,得有中下二卷,正在日夕勤习,道还未成。于是假名东封,用妖人史鹅之计,前往篡取。因那无名樵子道已修成,十之四五非水火刀兵所能伤害,又恐事后复仇,便预先掘下陷阱,暗使妖法,备就无字丰碑。然后召那樵子前来,待以国师之礼,令其将书献出,君臣同修上寿。樵子自恃始皇不能杀他,怒骂不允。始皇已知他书藏所居洞壁之中,怒极之下,也没详细追问,便照预计将他捆绑,投入阱内,再把没字碑镇压其上。樵子发觉那碑中空,藏有禁制之符,才知无幸。情急求免,便在地底急喊:‘洞壁所藏,只有下卷,略载灵草产地以及制炼之法,余者多是山海鸟兽虫鱼之类,无甚用处。中卷因防始皇要来攘夺,早命爱子携往海外神山。’始皇闻呼,忙命起碑放出。妖人史鹅忽然心生奸计,奏称禁制发动,丰碑难移,势已无及。并且擒虎容易放虎难,一出必为大患。始皇方一踌躇,史鹅已将禁法催动,樵子便死在地底,没有声息。果在洞壁内找到下卷十八篇,中卷仍遍搜不获。
“不久,史鹅忽然遁去。始皇大怒,已是无可如何。因那下卷十八篇俱是虫书古篆,不知就里,只有李斯能解。始皇天性猜疑,惟恐内中尚有修炼之法,被李斯先识了去,如法修炼,采药长生,便命李斯改易篆书。同时另行抄录,颠倒字迹次序,藏起原本。心犹未以为稳,日常选录书上单字,叫李斯逐字释明。等全本认熟以后,再暗取原本一对照,果然只有药名。失望之余,犹幸得药可以长生。便把平日随侍心腹召来,问其谁肯为他冒涉风涛,往三神山采药,寻觅中卷道书。心腹人中有一徐福,人极机智,东封之行,... (查看原文)
-
易静看完,略一寻思,朝英琼使了个眼色,佯怒道:"她虽在此多年,正主人实是我们,要想见她,乃是好意。我留字以后,明日如再不知好歹,不去南山静琼谷中相见,由我查明邪正善恶,以决去留,卧榻之侧,不容外人酣睡,我们便不许她在此居住了。" (查看原文)
-
(辛凌霄)面向英琼说道:“……只因贵派专一恃强欺人,明明别人成功于先,却不甘服输,倚仗人多势众,巧取豪夺,均所不免。……” (查看原文)
-
(周轻云、李英琼)暗忖:“卫仙客夫妻也是昆仑派中长一辈的有名人物,怎贪妄忌刻,一至于此?这等居心为人,如何配为修道之士?……” (查看原文)
-
癞姑笑道:"你知道么?我们便有一位同门,夙孽之重并不亚于妖尸,以前累生苦修,均未解脱。到了今生,更多种出一层孽因,险阻艰危更甚妖尸。不过他是男子,从未开过色戒,就仗着九世童真,元灵未昧;又得师长格外恩怜,借着玄法为他减孽,和小师弟李洪几次金刚佛法暗助,终于被他历尽凶危灾害,排除万难,功行完满,天仙可期,为本门男弟子中数一数二人物。别的不说,单他那两件法宝,就无人能敌。可见淫过万犯不得。他曾受邪魔环伺,在美艳如花的脂粉阵中困处两年,受尽邪媚引诱,每日求死都难,终能守身如玉,心同止水,并将夙世情孽感化,渡过一大难关。…… (查看原文)
-
云凤见小王却也英武,只是一面故示仁慈,沽恩示德;一面又不放心把豺狼之众留在肘腋,却把他们分给外藩效力。告庙自责虽是祖宗以来成例,毕竟自己无过,何必多此一举?崇善殚怒,国有明刑,身为一族之长,只赏功而不罚罪,不特民无畏心,大逆尚可幸免,何况小非。异日必致功过不能并立,人皆不计丛愆积恶,滴石锯木,蔚为大患。法乃举族之法,尊卑同凛,岂当位者所得而私,如何可以这等做法?想不到山陬僬侥之民,也有这许多做作,越想越忍不住要发笑。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