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短评

热门
  • 46 如蕤。 2017-12-03 17:09:47

    有幸遇上第四版,很新巨全。 技术决定论与“虚幻的乡愁”持有者如我,对《万物皆媒》的未来惴惴向往。 借彭兰老师后记里的话“新媒体无涯,而人生有涯,虽然以有涯随无涯是件痛苦的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能看到新媒体时代更广阔、更深层的景观,看到自己的局限与进步,也是一种获得与满足。”

  • 49 许缓缓 2017-11-25 21:42:22

    据说是考研神器。二级三级标题起得出神入化,框架大于内容吧。如果我是一张白纸的状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就好了,用这个框架来思考想必很全面。但对于已经有些基础,但又不能融会贯通的我来说,去整合这本书的框架和我自己的框架实在是费力不讨好。这本书的框架有多么细致……举个例子,李良荣的《新媒体概论》中对新媒体特点的表述是三大点:跨时空、数字化、互动性。彭兰老师把网络的属性分为技术、媒介、经营、社会形态去叙述,每个领域下面又有3-4个分论点,其中有很多类似的特点,比如连通性和网络性,但这不是一个东西吗?分类要不重不漏才好。反正我是记不住用不了了……

  • 11 Derridager 2018-07-01 11:36:38

    尚可。重点可看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和网民用户的生存特点,稍稍对智能化媒体时代作了介绍,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他部分与此前拆分的第三版大同小异。网络传播的效果基本没改,NAS居然没触及且KG还停留在数字鸿沟,滞后啊。但网络传播概论的确不好写,基本三年一大改,一年甚至几月一小改,fo论文比较好。

  • 21 eeeelopop 2020-07-04 14:20:38

    结构逻辑挺具有网络传播碎片化的特点。😬

  • 5 吸霾少年 2018-06-24 12:25:46

    emmmm ……作为教材也就三颗星吧……框架很好加一颗小星星,丝毫不啰嗦不做作。

  • 8 文迪 2019-12-31 19:09:55

    拟剧论就是现在不想发朋友圈的理由~

  • 7 密比河 2020-03-21 22:40:29

    可能网络传播知识更新太快?这本书比较零碎,也没太多理论,形式上有很多两三行的段落,而其他教材很少这样;文献引用出奇的随意,比如引用百度文库……?有些内容很空泛,比如说什么值得思考,然后就结束了……没有具体分析。总之没什么亮点

  • 8 mo 2020-06-29 10:50:19

    一刷完成。读的时候真的很心累,同样的话反复讲,好几次试图梳理章节间的逻辑都失败了....不知道考研后期再读会不会好一些。看到最后的时候快崩溃了,是我不适合读教材吗,什么都要“xx性”也是中国教材的一大特色吧。明明可以再通俗一点的话搞得很难懂。长又杂,心累。希望二刷的时候会有新感触吧。

  • 4 tiiiiin 2020-04-22 21:22:49

    “网络传播”四个字实在是太大了,课本也只能尽可能到将现有的一些研究组织起来。 章节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不是特别强,但是以此作为一个文献综述也还可以。 同时也算多少有了课程的框架,参考意义很强。

  • 4 渔渔渔渔 2019-05-17 20:24:05

    彭兰老师书里讲的东西已经不新鲜,在各种地方都听到多次,但她用一种很学术的语言重新讲出来仿佛又重构了一次意义,不过有的地方有点车轱辘话来回讲的感觉

  • 5 Mokha 2021-08-29 19:26:04

    学术版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看得我好迷啊

  • 3 road 2018-11-11 21:16:35

    3.5星吧。偶有经典观点,整体有些混乱。全书亮点在第二章。后面干货密度不是很大

  • 2 该怎么办呢 2023-04-11 14:48:06 北京

    xxx具有xx性、xx性、xx性...... 板板正正的教科书,有点滞后和无聊。

  • 9 李觉吾 2021-10-28 17:19:01

    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编的猪饲料啊,研究网络、传播,这两点都没有研究思路,讲不到点子上,就是疯狂的罗列现象,我终于理解中国的大学生能力为啥不行,还是出在教授身上,知识断代跟不上。

  • 2 弦知 2019-07-13 17:05:36

    读得我好累……终于读完了。

  • 1 似携月而来 2018-09-05 19:48:07

    之前没get到他的神 现在这个阶段专题复习的时候 发现原来大有用处 其实就内容来说是比较全面 但是全面就会有点乱(其实是个人能力的问题) 特别是第一遍看的时候 但是对答题框架真的很有用 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思路很清晰了 随便一个章节就可以答一道论述题这样的感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