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私寓考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Heather Guo 2021-12-31 08:45:49

    男人以色侍人的花期真短啊,十三岁到十八岁的伶人有一种性别模糊的美丽,但到了成人之后男性特征明显起来,也就不受欢迎了。这种菩萨式审美倾向和精细享受,与文人群体是共生的。(人类共情万岁,我甚至开始理解古代恋童癖了。)后半段的伶人小传堪称是“相公命运大赏”,大多数出师后都籍籍无名了,少有的做堂主回乡做地主,算是下场好的。

  • 0 野蔷薇 2023-04-02 13:27:00 北京

    整理功夫挺辛苦,分析能力一般。这本书和这个题材可惜出晚了,如果早上五六十年还可以采访到一些老伶人的口述历史。

  • 0 俱往矣 2019-04-10 19:40:12

    看来作者还是长于对材料的考论,论述倒像是几开过后的茶水了。从演剧方式、消费模式、主客关系考察私寓史料,从晚清花谱到清末报刊中的优伶评论,体现了文人从狎优到捧角的嬗变,这不仅促成了民国初年京剧旦行的繁荣,也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的戏曲评论模式。

  • 0 小至 2020-12-24 18:17:22

    工作原因读,还是比较详实的。

  • 0 🐳和鲸 2021-03-16 22:11:07

    听着歌草草翻完,考述篇直接放掉了,单纯认识了“私寓”这个概念和历史生态,或许较大的收获是帮我索引了一套丛书。

  • 0 长歌怀采薇 2022-06-01 11:03:49

    近年来戏曲文献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之一,史料搜集与整理很是到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