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7-10-1
页数: 468
定价: 88
装帧: 精装
丛书: 比较译丛
ISBN: 9787508679631
内容简介 · · · · · ·
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困境,让观察家们怀疑这个货币联盟能否渡过难关。本书提出,欧元的核心问题在于欧元区创始国在理念上的差异,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但如果对这些不可调和的差异进行协调,能够确保欧洲的生存。
作者认为,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拥有强大的地方政府,它将确立欧元框架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视为一套可循的规则。而相比之下,政权相对集中的法国则将该条约视为受政府监督的灵活性规则。作者探讨了欧元问题为何导致其成员国更加关注国家反应,而非集体反应,并通过固定规则与自由选择、责任与团结、偿付能力与流动性、紧缩与刺激等经济思想之战的复苏来解释上述反应。
《欧元的思想之争》将经济分析与历史反思相结合,为欧洲的未来提供了辩论性研究和发展路线图。
作者简介 · · · · · ·
马库斯·布伦纳迈耶(Markus Brunnermeier)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专业讲座教授,同时任教于普林斯顿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他撰写了大量关于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的著作和文章。
哈罗德·詹姆斯 (Harold James)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事务专业教授及欧洲研究专业讲座教授,曾出版《欧洲货币联盟及欧洲的复兴》(Making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and Europe Reborn)。
让-皮埃尔·兰多(Jean-Pierre Landau)是巴黎政治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曾任前法兰西银行副行长,法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
目录 · · · · · ·
第一章前言
第一篇权力的转移与德法差异
第二章权力的转移
第三章德法差异的历史根源
第四章德法两国经济哲学的差异
第二篇货币和财政稳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幽灵
第五章规则、灵活性、信誉和承诺
第六章责任与团结:不救助条款和财政联盟
第七章清偿能力与流动性
第八章紧缩与宽松
第三篇马斯特里赫特的继子
第九章金融部门的作用
第十章金融危机:发生机制及其管理
第十一章银行业联盟、欧洲安全债券以及退欧风险
第四篇其他视角
第十二章意大利
第十三章英美经济状况和全球视角
第十四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十五章欧洲中央银行
第十六章结论:是黑?是白?还是二十八度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interests are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lens of ideas, or visions... It is Kant versus Machiavelli. Economists have long been familiar with this kind of debate and refer to it as rules versus discretion. ...Second, up to now - in the context of a new crisis - rethinking has not proceeded very far. On the contrary, countries are following, on the whole, an approach of "business as usual"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The reason why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contrasting economic philosophies came to the forefront during the euro crisis lies in a seismic power shift that occurred in two stages. The first occurred in the spring of 2010, with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shifting from European institutions in Brussels to the capitals of member state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欧元的思想之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欧元的思想之争"的人也喜欢 · · · · · ·
欧元的思想之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欧元的思想之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合作前提是找到核心利益,但法德对利益的定义都不同

财政地位模糊与利益纠葛带来的困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中国,财经金融完全服从国家政权,在美国,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相互独立。权力交割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由于运行规则透明,所以都可以运转的良好。可是欧盟与欧洲央行却没这么简单。 作为同美联储相近的一个角色,央行负责统筹欧洲的经济政策并且具有所有中央银行一样的财政兜底...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2019-04-02 22:30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业家将破产视为学习道路上的必修课。美国的著名人物,比如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归功于反复利用破产规定,因为这使他们可以不断规避债务。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噗。
总之这一章节充满了对美国试图在何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法上指导欧洲的无情嘲笑【。
但是看欧洲人写欧洲经济问题还是更有意思,可以从其他非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当代欧洲面临的问题,解释困境的历史渊源和欧洲复杂地缘政治的影响。实际上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能是纯经济的,这点感觉美国经济学家比欧洲经济学家更容易忽略,可能毕竟是美国制度完善并且环境单纯。。
欧洲人对主权债务违约尤其敏感。在他们的记忆里,国家破产是颠覆政治资本的极具破坏性的经历。法国大革命正是伴随着旧政权的破产而开始的。在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后,欧洲国家尝试校方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场革命之所以发挥了有效作用,是因为它建立了良好的公共财政秩序。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回应 2019-04-02 22:30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2019-01-01 18:27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期的融资,持有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资产,按市值计价,高度关联的银行间市场
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欧盟特色:
----- “跨境” 资本流动:不存在汇率的不确定性,但是
1. 单一货币区不等于单一国家(在经济学的意义上定义为有着共同的物价和工资刚性的区域),欧盟内部物价和工资趋势分化明显
2. 财政资源分配不明确
3. 国家利益先于货币联盟的利益
------ “异质性” 国债:银行—主权债务之间的恶性循环
国债收益率趋同时期:1999-2009
国债收益率分化时期:2009-2013
【欧洲银行业的危机】
对美国次级信贷市场的风险暴露
欧洲银行间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暴露: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十章 金融危机:发生机制及管理
如果塞浦路斯都有系统性风险,那一切都有系统性风险!—— By 愤怒的德国官员 (跨国银行)活着的时候是全球的,死亡的时候是国家的。——By 英格兰银行前行长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一般的传导机制】
第一步:负面冲击对最终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直接影响(Adrian 所谓的资产升值导致杠杆率下降的 risk-taking channel 的逆向作用)
第二步:银行的反应,外部货币与内部货币
第三步:流动性螺旋:损失螺旋与保证金螺旋
第四步:通缩螺旋
【主权政府债务与银行业的传导机制】
政府债务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同义反复
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具备稳健的财政政策,因此忽视了主权债务的违约风险
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银行——主权债恶性循环
本国银行持有本国政府债券的风险敞口:政府债券市场稳定器,阻止政府违约的承诺机器
bail-in vs. bail-out:法国和德国的分歧
【塞浦路斯case】
第十一章 银行业联盟、欧洲安全债券以及退欧风险
至少在中短期内,深度一体化的政治和财政联盟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结果,其政治可行性并不高。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们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最小范围的货币联盟:探索建立能让某种共同货币正常稳定运行的最低要求,而不一定需要深度政治一体化,从而使损失分担降到最低。 正如法国政治家让.莫内绝妙机智的预言所说,扭曲所产生的问题和危机,需要新的工具和制度机构来解决,最终会让一体化程度更高。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将损失推给外国人】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处置权力,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处置任务通常都需要财政资金。而且关键在于,各国支持金融系统的财政能力有所不同。 如果债权人大多数外国人,政府违约的意愿会更强。因此,当危机发生时,外国人可能不愿意持有主权债务。...的确,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银行更愿意通过中介链条来间接融资。政府无力承诺不侵占外国人的资产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liquidity vs. solvency】
欧元区的结构使财政当局和央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监管当局乐于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流动性问题,然后要求欧洲央行给予救助。因为后者的介入使可能的违约损失被分摊而无需某个单一国家来承担。
【安全资产】
如果一个货币区的安全资产与某个特定的成员国,而非真正的欧元区资产相联系,那么一旦受到不利冲击,国际资本流动就会出现逆转。当市场参与者纷纷涌向安全资产时,就会带来严重的扭曲问题。 在欧元区,安全资产并非由所有成员国发行:它是德国债券,而非欧洲债券。可以说,欧元区缺乏覆盖整个区域的安全资产,因此其银行业联盟也是不完整的。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解决方案
1. 建立欧洲安全资产:债务共担,欧洲安全债券
2. 欧洲银行业章程:
对于银行业而言,把欧洲变为一个“县城”。金融的方方面面——监督管理甚至财政纪律——全部上升到欧洲层面。经济向好的时候,银行的纳税就成为欧洲的预算,经济向坏的时候,这种课税权就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必要保障,并且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和传染效应。这在金融业规模大的小国肯定不受欢迎,而且从政治角度而言,对英国也没有可能。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啊。。好消息是至少英国现在不会是个问题了【。
回应 2019-01-01 18:27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2018-12-30 18:30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类比:”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和理想化的利益。然而,已经被‘思想观念’创造出来的‘世界形象’(world image),常常好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在利益动力学的推动下沿着哪条轨道行动。“ 引自 第一章 经济学中 rules vs. discretion 的争论在欧洲有了更具象化的代表:德国理念 vs.法国理念
北方的观点是关于规则、严谨性和一致性,而南方的重点则在于对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的需求。这其实是康德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对立。 以规则为基础的原则强调稳健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相比之下,南部或者说法国的做法则强调社会团结。1793年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21条是对“法国大革命”理想的最高陈述,它指出,“对公众的补贴救济是一份神圣的责任。社会对不幸的公民有扶助义务。 一般情况下,基于规则的观点与价格稳定相关,自由量裁方法则包含了管制经济的思想。 引自 第一章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人都推崇“自由放任”,而德国人则是“挥霍派”的代表,他们认为财政支出是繁荣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德国和法国对规则的看法发生大逆转,是由一场破坏性空前的历史危机所触发的:纳粹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1940年法国的陷落。 引自 第一章 回应 2018-12-30 18:30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2019-04-02 22:30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业家将破产视为学习道路上的必修课。美国的著名人物,比如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归功于反复利用破产规定,因为这使他们可以不断规避债务。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噗。
总之这一章节充满了对美国试图在何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法上指导欧洲的无情嘲笑【。
但是看欧洲人写欧洲经济问题还是更有意思,可以从其他非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当代欧洲面临的问题,解释困境的历史渊源和欧洲复杂地缘政治的影响。实际上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能是纯经济的,这点感觉美国经济学家比欧洲经济学家更容易忽略,可能毕竟是美国制度完善并且环境单纯。。
欧洲人对主权债务违约尤其敏感。在他们的记忆里,国家破产是颠覆政治资本的极具破坏性的经历。法国大革命正是伴随着旧政权的破产而开始的。在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后,欧洲国家尝试校方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场革命之所以发挥了有效作用,是因为它建立了良好的公共财政秩序。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回应 2019-04-02 22:30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2019-01-01 18:27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期的融资,持有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资产,按市值计价,高度关联的银行间市场
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欧盟特色:
----- “跨境” 资本流动:不存在汇率的不确定性,但是
1. 单一货币区不等于单一国家(在经济学的意义上定义为有着共同的物价和工资刚性的区域),欧盟内部物价和工资趋势分化明显
2. 财政资源分配不明确
3. 国家利益先于货币联盟的利益
------ “异质性” 国债:银行—主权债务之间的恶性循环
国债收益率趋同时期:1999-2009
国债收益率分化时期:2009-2013
【欧洲银行业的危机】
对美国次级信贷市场的风险暴露
欧洲银行间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暴露: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十章 金融危机:发生机制及管理
如果塞浦路斯都有系统性风险,那一切都有系统性风险!—— By 愤怒的德国官员 (跨国银行)活着的时候是全球的,死亡的时候是国家的。——By 英格兰银行前行长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一般的传导机制】
第一步:负面冲击对最终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直接影响(Adrian 所谓的资产升值导致杠杆率下降的 risk-taking channel 的逆向作用)
第二步:银行的反应,外部货币与内部货币
第三步:流动性螺旋:损失螺旋与保证金螺旋
第四步:通缩螺旋
【主权政府债务与银行业的传导机制】
政府债务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同义反复
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具备稳健的财政政策,因此忽视了主权债务的违约风险
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银行——主权债恶性循环
本国银行持有本国政府债券的风险敞口:政府债券市场稳定器,阻止政府违约的承诺机器
bail-in vs. bail-out:法国和德国的分歧
【塞浦路斯case】
第十一章 银行业联盟、欧洲安全债券以及退欧风险
至少在中短期内,深度一体化的政治和财政联盟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结果,其政治可行性并不高。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们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最小范围的货币联盟:探索建立能让某种共同货币正常稳定运行的最低要求,而不一定需要深度政治一体化,从而使损失分担降到最低。 正如法国政治家让.莫内绝妙机智的预言所说,扭曲所产生的问题和危机,需要新的工具和制度机构来解决,最终会让一体化程度更高。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将损失推给外国人】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处置权力,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处置任务通常都需要财政资金。而且关键在于,各国支持金融系统的财政能力有所不同。 如果债权人大多数外国人,政府违约的意愿会更强。因此,当危机发生时,外国人可能不愿意持有主权债务。...的确,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银行更愿意通过中介链条来间接融资。政府无力承诺不侵占外国人的资产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liquidity vs. solvency】
欧元区的结构使财政当局和央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监管当局乐于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流动性问题,然后要求欧洲央行给予救助。因为后者的介入使可能的违约损失被分摊而无需某个单一国家来承担。
【安全资产】
如果一个货币区的安全资产与某个特定的成员国,而非真正的欧元区资产相联系,那么一旦受到不利冲击,国际资本流动就会出现逆转。当市场参与者纷纷涌向安全资产时,就会带来严重的扭曲问题。 在欧元区,安全资产并非由所有成员国发行:它是德国债券,而非欧洲债券。可以说,欧元区缺乏覆盖整个区域的安全资产,因此其银行业联盟也是不完整的。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解决方案
1. 建立欧洲安全资产:债务共担,欧洲安全债券
2. 欧洲银行业章程:
对于银行业而言,把欧洲变为一个“县城”。金融的方方面面——监督管理甚至财政纪律——全部上升到欧洲层面。经济向好的时候,银行的纳税就成为欧洲的预算,经济向坏的时候,这种课税权就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必要保障,并且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和传染效应。这在金融业规模大的小国肯定不受欢迎,而且从政治角度而言,对英国也没有可能。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啊。。好消息是至少英国现在不会是个问题了【。
回应 2019-01-01 18:27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2018-12-30 18:30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类比:”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和理想化的利益。然而,已经被‘思想观念’创造出来的‘世界形象’(world image),常常好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在利益动力学的推动下沿着哪条轨道行动。“ 引自 第一章 经济学中 rules vs. discretion 的争论在欧洲有了更具象化的代表:德国理念 vs.法国理念
北方的观点是关于规则、严谨性和一致性,而南方的重点则在于对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的需求。这其实是康德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对立。 以规则为基础的原则强调稳健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相比之下,南部或者说法国的做法则强调社会团结。1793年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21条是对“法国大革命”理想的最高陈述,它指出,“对公众的补贴救济是一份神圣的责任。社会对不幸的公民有扶助义务。 一般情况下,基于规则的观点与价格稳定相关,自由量裁方法则包含了管制经济的思想。 引自 第一章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人都推崇“自由放任”,而德国人则是“挥霍派”的代表,他们认为财政支出是繁荣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德国和法国对规则的看法发生大逆转,是由一场破坏性空前的历史危机所触发的:纳粹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1940年法国的陷落。 引自 第一章 回应 2018-12-30 18:30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2019-04-02 22:30
欧洲国家与英美传统对破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法国而言,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种态度,也存在于那些受《拿破仑法典》影响进行大规模法律改革的欧洲国家。宣布破产的个人,名字将会用红墨水标注在详细的账簿里,保存于法兰西银行。这些人想要恢复个人的声誉和信用几乎不可能。实际上,他们常常选择移民海外。与之相反,在美国,个人破产的经历常被当成荣誉勋章,被认为是有着创新型商业理念且领先时代的人。硅谷企业家将破产视为学习道路上的必修课。美国的著名人物,比如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归功于反复利用破产规定,因为这使他们可以不断规避债务。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噗。
总之这一章节充满了对美国试图在何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法上指导欧洲的无情嘲笑【。
但是看欧洲人写欧洲经济问题还是更有意思,可以从其他非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当代欧洲面临的问题,解释困境的历史渊源和欧洲复杂地缘政治的影响。实际上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能是纯经济的,这点感觉美国经济学家比欧洲经济学家更容易忽略,可能毕竟是美国制度完善并且环境单纯。。
欧洲人对主权债务违约尤其敏感。在他们的记忆里,国家破产是颠覆政治资本的极具破坏性的经历。法国大革命正是伴随着旧政权的破产而开始的。在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后,欧洲国家尝试校方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场革命之所以发挥了有效作用,是因为它建立了良好的公共财政秩序。 引自 第十三章:英美的经济学和全球视角 回应 2019-04-02 22:30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2019-01-01 18:27
第九章 金融部门的作用
【银行业在欧盟】
欧元区内银行为企业提供了 70% 的融资,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大型公司企业来说才是更便捷有效的融资来源。
德国的公有银行:储蓄银行(Sparkassen)与州立银行(Landesbanken)
(私有的)德意志银行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口诛笔伐,但是州立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问题也需要重视。
法国的公有银行:承担国家层面的信贷配置安排
【欧洲银行业的特征】
跟其他国家相同的银行现代化特征:批发性且短期的融资,持有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资产,按市值计价,高度关联的银行间市场
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欧盟特色:
----- “跨境” 资本流动:不存在汇率的不确定性,但是
1. 单一货币区不等于单一国家(在经济学的意义上定义为有着共同的物价和工资刚性的区域),欧盟内部物价和工资趋势分化明显
2. 财政资源分配不明确
3. 国家利益先于货币联盟的利益
------ “异质性” 国债:银行—主权债务之间的恶性循环
国债收益率趋同时期:1999-2009
国债收益率分化时期:2009-2013
【欧洲银行业的危机】
对美国次级信贷市场的风险暴露
欧洲银行间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暴露: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十章 金融危机:发生机制及管理
如果塞浦路斯都有系统性风险,那一切都有系统性风险!—— By 愤怒的德国官员 (跨国银行)活着的时候是全球的,死亡的时候是国家的。——By 英格兰银行前行长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一般的传导机制】
第一步:负面冲击对最终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直接影响(Adrian 所谓的资产升值导致杠杆率下降的 risk-taking channel 的逆向作用)
第二步:银行的反应,外部货币与内部货币
第三步:流动性螺旋:损失螺旋与保证金螺旋
第四步:通缩螺旋
【主权政府债务与银行业的传导机制】
政府债务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同义反复
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具备稳健的财政政策,因此忽视了主权债务的违约风险
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银行——主权债恶性循环
本国银行持有本国政府债券的风险敞口:政府债券市场稳定器,阻止政府违约的承诺机器
bail-in vs. bail-out:法国和德国的分歧
【塞浦路斯case】
第十一章 银行业联盟、欧洲安全债券以及退欧风险
至少在中短期内,深度一体化的政治和财政联盟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结果,其政治可行性并不高。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们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最小范围的货币联盟:探索建立能让某种共同货币正常稳定运行的最低要求,而不一定需要深度政治一体化,从而使损失分担降到最低。 正如法国政治家让.莫内绝妙机智的预言所说,扭曲所产生的问题和危机,需要新的工具和制度机构来解决,最终会让一体化程度更高。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将损失推给外国人】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处置权力,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处置任务通常都需要财政资金。而且关键在于,各国支持金融系统的财政能力有所不同。 如果债权人大多数外国人,政府违约的意愿会更强。因此,当危机发生时,外国人可能不愿意持有主权债务。...的确,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银行更愿意通过中介链条来间接融资。政府无力承诺不侵占外国人的资产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liquidity vs. solvency】
欧元区的结构使财政当局和央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监管当局乐于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流动性问题,然后要求欧洲央行给予救助。因为后者的介入使可能的违约损失被分摊而无需某个单一国家来承担。
【安全资产】
如果一个货币区的安全资产与某个特定的成员国,而非真正的欧元区资产相联系,那么一旦受到不利冲击,国际资本流动就会出现逆转。当市场参与者纷纷涌向安全资产时,就会带来严重的扭曲问题。 在欧元区,安全资产并非由所有成员国发行:它是德国债券,而非欧洲债券。可以说,欧元区缺乏覆盖整个区域的安全资产,因此其银行业联盟也是不完整的。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解决方案
1. 建立欧洲安全资产:债务共担,欧洲安全债券
2. 欧洲银行业章程:
对于银行业而言,把欧洲变为一个“县城”。金融的方方面面——监督管理甚至财政纪律——全部上升到欧洲层面。经济向好的时候,银行的纳税就成为欧洲的预算,经济向坏的时候,这种课税权就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必要保障,并且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和传染效应。这在金融业规模大的小国肯定不受欢迎,而且从政治角度而言,对英国也没有可能。 引自 第三篇:金融稳定 啊。。好消息是至少英国现在不会是个问题了【。
回应 2019-01-01 18:27 -
Hope94 (Commencing countdown engine on)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2018-12-30 18:30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导致德法两国经济理念相互对立的长期历史、知识和文化根源提供一种解释。 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常常被一些分析家简化为基于净资产地位的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每个国家都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斗争。这种狭隘的观念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利益是通过思想观念持有者对未来的展望这一透镜来诠释的。 利益往往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透镜来解释的。 正像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类比:”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和理想化的利益。然而,已经被‘思想观念’创造出来的‘世界形象’(world image),常常好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在利益动力学的推动下沿着哪条轨道行动。“ 引自 第一章 经济学中 rules vs. discretion 的争论在欧洲有了更具象化的代表:德国理念 vs.法国理念
北方的观点是关于规则、严谨性和一致性,而南方的重点则在于对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的需求。这其实是康德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对立。 以规则为基础的原则强调稳健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相比之下,南部或者说法国的做法则强调社会团结。1793年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21条是对“法国大革命”理想的最高陈述,它指出,“对公众的补贴救济是一份神圣的责任。社会对不幸的公民有扶助义务。 一般情况下,基于规则的观点与价格稳定相关,自由量裁方法则包含了管制经济的思想。 引自 第一章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人都推崇“自由放任”,而德国人则是“挥霍派”的代表,他们认为财政支出是繁荣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德国和法国对规则的看法发生大逆转,是由一场破坏性空前的历史危机所触发的:纳粹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1940年法国的陷落。 引自 第一章 回应 2018-12-30 18:3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厚生)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经济学 (如山似火)
- 已购 - 经济·金融·商业(2)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欧元的思想之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ULES 2019-08-01
积极拓展知识边界的尝试之一# 一直搞不太清楚欧元区这些人到底在搞啥,看了这本书大概解决了30%的困惑吧,其中10%还是连蒙带猜...
0 有用 進撃のyuki 2019-08-18
在调和任何不同观点之前,需要各方对不同观点有深入的了解。危机前及危机中各方不同的经济哲学是基于对经济学作用方式的不同看法所致的。因此,概念性澄清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独特性的来源。全书梳理了欧元的思想之争的前因后果,对于理解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0 有用 不做大冰箱 2018-11-30
欧元区是德国对欧洲另一种形式的征服,然而Peripheries必然是做不到所谓的财政约束的。
0 有用 过期黄桃罐头 2018-08-23
感觉思想之间的争议按照法国和德国来划分过于简单粗暴🌚其实围绕的是目前当政者和技术官僚的观点吧
0 有用 醒醒 2020-06-22
。。。挺一般的
0 有用 [已注销] 2020-08-11
像公众号文章拼一块了,不懂为啥这么高分
0 有用 醒醒 2020-06-22
。。。挺一般的
0 有用 TTTTTracy 2020-04-29
欧元区的政策几乎就是德法差异的决斗台 规则还是自由裁量 责任还是团结 偿付能力还是流动性 紧缩从而倒逼行为改善 还是 凯恩斯式的货币财政刺激 / 如果能多剖析一下边缘国当初加入欧元区的rationale就好了 意大利那里只一笔带过 没太看明白
0 有用 X 2020-04-11
这是最喜欢的一本。但关于德法的属性问题,虽然很喜欢,但过于主观了一点。 经济决定经济思想;民族特色本身没啥意义。总的来说,都是为解决一时政治问题而埋下的长期经济恶果。毕竟经济恶果最大的好处是大家(加权)平均分。
0 有用 JW 2020-02-21
There is no passion in the book, just events, facts, things. 作者认为欧元区德国和法国之间不同的经济哲学使得他们看待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导致两国在政策上的分歧。矛盾主要为四点 1. 德国联邦制强调互相约束,法国强调中央政府灵活 2. 德国要求承担责任,法国奉行共同承担风险 3. 德国认为债务危机是清偿能力不足 法国认为是流动性不足... There is no passion in the book, just events, facts, things. 作者认为欧元区德国和法国之间不同的经济哲学使得他们看待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导致两国在政策上的分歧。矛盾主要为四点 1. 德国联邦制强调互相约束,法国强调中央政府灵活 2. 德国要求承担责任,法国奉行共同承担风险 3. 德国认为债务危机是清偿能力不足 法国认为是流动性不足 4. 德国支持紧缩政策 法国支持凯恩斯主义 然后一堆....... 令我痛苦的 希腊 爱尔兰 塞浦路斯危机的事实性描述 英国退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美国 各种国际会议... 政治家发言讲话 翻译是分包的... 阅读愉悦度只有三颗星 @2019-05-08 16:39:0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