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世界语言的时、体和情态
译者: 陈前瑞
出版年: 2017-8
页数: 626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外语言学译丛 · 经典著作
ISBN: 978710014025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对76种语言时体态的语法语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概括了完成体、进行体及相关语法语素类型以及将来时和部分表示情态的语法语素的语法化路径,深入讨论了语法化理论中的一组假设,总结出语义演变的若干机制。本书还对时体态跨语言研究所涉及到的100个左右的“意义标签”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必要的比较。这些定义不仅保证了该研究在跨语言标注时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而且也为今后的时体类型学研究和语法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克服时体态研究领域概念混杂的局面起到了很好的澄清作用。概括而言,本书不仅是类型学中时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语法化研究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 · · · · ·
琼·拜比,1976年获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形态: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研究》(1985)、《音系与语言使用》(2001)、《语言、使用和认知》(2010)和《语言演变》(2015)。
里维尔·珀金斯,1980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博士学位,著有《直指、语法和文化》(1992),在语言取样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方面著有多篇论文。
威廉·帕柳卡,1982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博士学位,在语音演变方面著有多篇论文,主编《语法化的视角》(1994)。
目录 · · · · · ·
缩略语列表
第1章理论背景
1.1引言
1.2研究目标
1.3语法化
1.4语法化理论的一系列假设
1.5检验假设
1.6语义演变的机制
第2章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2.1取样程序
2.2使用二手资料的后果
2.3编码形式的选择
2.4对形式的编码
2.5对意义的编码
2.6词汇来源
2.7分析
第3章完成体、完整体及相关意义
3.1意义标签的初步分类
3.2相关定义
3.3词汇来源
3.4完结体
3.5完成体
3.6结果体
3.7结果体发展为完成体
3.8源于动态动词的完成体
3.9与静态谓词的相互作用
3.10老完成体
3.11从完成体到完整体和一般过去时
3.12源于界限标记的完整体
3.13来自零形式的完整体
3.14完整体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3.15完成体的示证用法
3.16时间远近的程度
3.17形式与意义的相关性
第4章语法化的量化分析
4.1引言
4.2语音弱化
4.3自主性的消失
4.4形态类型学
4.5对语言类型的控制
第3章完成体、完整体及相关意义
3.1意义标签的初步分类
3.2相关定义
3.3词汇来源
3.4完结体
3.5完成体
3.6结果体
3.7结果体发展为完成体
3.8源于动态动词的完成体
3.9与静态谓词的相互作用
3.10老完成体
3.11从完成体到完整体和一般过去时
3.12源于界限标记的完整体
3.13来自零形式的完整体
3.14完整体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3.15完成体的示证用法
3.16时间远近的程度
3.17形式与意义的相关性
第4章语法化的量化分析
4.1引言
42语音弱化
4.3自主性的消失
4.4形态类型学
4.5对语言类型的控制
4.6因果检验和偏差检验
4.7结论
第5章进行体、未完整体、现在时和相关意义
5.1定义
5.2进行体的来源
5.3进行体的意义
5.4科姆里关于未完整体、持续体和进行体的分析
5.5词汇限制
5.6进行体发展为现在时和未完整体
5.7缺乏新意义的新形式
5.8惯常体意义
5.9反复体
5.10延续体和频现体
5.11重叠
5.12结论
第6章语气和情态
6.1引言
6.2情态的类型
6.3义务
6.4能力和可能性
6.5施事指向情态的演变路径
6.6施事指向义和认识情态义
6.7可能性和盖然性
6.8施事指向情态到说话人指向语气
6.9从属语气的发展
6.10状语小句中的虚拟语气
6.11虚拟语气的直陈语气来源
6.12非现实性
6.13结论
第7章将来时
7.1定义
7.2首要将来时的词汇来源
7.3将来时的演变路径
7.4最近将来时
7.5将来时用作祈使语气
7.6将来时的从属小句用法
7.7体貌将来时
7.8将来时的形式—意义的共变
7.9结论
第8章语义演变的机制
8.1机制
8.2隐喻
8.3推理
8.4泛化
8.5和谐
8.6零形式语法语素的发展
8.7用法受限的旧语法语素
8.8不同阶段的演变机制
8.9解释
8.10对共时研究和跨语言比较的意义
8.11时、体和情态
附录A“语法范畴项目”的取样程序
附录B意义标签
附录C语言数据的来源
“语法范畴项目”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语言索引
术语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目前研究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研究来自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1974)和科姆里( Comrie1976),这两项研究表明:动词范畴,特别是体一动词范畴中看起来最难处理的部分一一可以从跨语言的视角进行有效的研究,并且某些语义特征倾向于在没有亲缘关系语言的动词范畴中重复出现。接着是拜比( Bybee1985)和达尔(Dahl1985),这两项研究使用了更大的语言样本,并得到了与前者极为相似的结论:在谱系关系和地缘关系上毫不相关的语言中,某些领域的语义经常采用语法手段来表达。此外,后两项研究发现:语法语素的意义与其表达形式存在某些对应关系,即它们要么是黏着的词缀,要么是迁说的表达形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1引言 -
证明一个特定的形式或构式有某个功能并不能作为这个形式或构式存在的解释,还应该指出那个形式或构式是如何拥有此项功能的( Clark8。Malt1984; Bybee1988a)。比如,认为表将来时的语素往往含有情态意义是因为情态与确定性的程度有关,而将来时具有不确定性( Chung&。 Timberlake1985:243),这种观点的论据并不充分。事实上,当人们调查为什么情态意义与将来时语素有关联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关联与不确定性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将来时语法语素从中发展的特定词汇来源以及在其使用的语境中所利用的推理有关( Bybee&。 Pagliuca1987; Bybee1988b;第7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2研究目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语法的演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语法的演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作 者】:荣晶 丁崇明 【摘 要】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930个方言点的材料,描写汉语完成体标记出现的句法环境,可分为7大类41个小类。文章统计分析了不同标记形式在各方言中的比例,讨论了完成体标记的三种语法化路径,分析了台湾地区的方言零形式多的原因。汉语方言的完成体标记有五种来源,来源于完成义动词具有世界普遍性。
2020-11-18 14:40:24
-
【语素变体】:随着语法语素在语音或语义上的弱化,它开始更多依赖周围的成分,并开始与其溶合。 即使这样的溶合最终不会导致词缀化,也会导致受临近成分制约的语法语素在语音上发生变化。 比如英语中不定冠词a/an,尽管不是前缀,但根据后面的词是以辅音还是元音开头有两个变体。
2020-10-29 15:18:22
-
那么我们的观点就是语法化并非是目标导向( goal-directed)的;语法语素“看不见”它们去往何处,它们也不是被拖入抽象功能之中。语法化的推动力来自以下方面—它源于更为具体化的需要,对输入信息做最大化推理的倾向以及在语境中解读成分的必要性。这当然意味着语法化过程可能揭示出大量的语言使用心理,但是这也意味着研究语法化必须同时采用跨语言和语境导向的方法
2020-04-23 10:40:01
-
我们并不采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即每种语言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的语言单位通过它们的对立面来界定,研究对象是由这些语言单位创造的内部系统;相反,我们认为把语言看作是 由语义实体和语音实体组成的实体更有效。语言研究的传统焦点——结构或系统,是语言实体的产品而非创造者。
2018-03-09 14:19:29
-
对目前研究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研究来自弗里德里希(Friedrich1974)和科姆(Comrie1976),这两项研究表明:动词范畴,特别是体——动词范畴中看起来最难处理的部分——可以从跨语言的视角进行有效的研究,并且某些语义特征倾向于在没有亲缘关系语言的动词范畴中重复出现。
2018-03-09 14:21:32
-
第二,随着变化的发生,潜藏于语法意义背后的认知和交际因素常常更清楚地显现出来,抑或笼统地说,认知和交际因素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变化之中。语言成分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规约性,并且是无意识的,语言学家则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描述和解释,然而演变的本性往往指向正确的解释(Kiparsky1968;Slobin1977)。
2018-03-09 14:26:22
-
【作 者】:荣晶 丁崇明 【摘 要】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930个方言点的材料,描写汉语完成体标记出现的句法环境,可分为7大类41个小类。文章统计分析了不同标记形式在各方言中的比例,讨论了完成体标记的三种语法化路径,分析了台湾地区的方言零形式多的原因。汉语方言的完成体标记有五种来源,来源于完成义动词具有世界普遍性。
2020-11-18 14:40:24
-
【语素变体】:随着语法语素在语音或语义上的弱化,它开始更多依赖周围的成分,并开始与其溶合。 即使这样的溶合最终不会导致词缀化,也会导致受临近成分制约的语法语素在语音上发生变化。 比如英语中不定冠词a/an,尽管不是前缀,但根据后面的词是以辅音还是元音开头有两个变体。
2020-10-29 15:18:22
-
那么我们的观点就是语法化并非是目标导向( goal-directed)的;语法语素“看不见”它们去往何处,它们也不是被拖入抽象功能之中。语法化的推动力来自以下方面—它源于更为具体化的需要,对输入信息做最大化推理的倾向以及在语境中解读成分的必要性。这当然意味着语法化过程可能揭示出大量的语言使用心理,但是这也意味着研究语法化必须同时采用跨语言和语境导向的方法
2020-04-23 10:40: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语言学译著 (奔跑的阿甘)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语法化研究 (奔跑的阿甘)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 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语法的演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山古 2020-06-07 16:59:50
计量的一些idea真的非常受用
4 有用 秋娃贼 2020-05-07 19:15:14
学到一点:时刻回到一些根源性的问题上,就可以避免走很多想当然的弯路。语法,中学时听起来多么枯燥又痛苦的字眼,现在看上去居然无比的生动可爱。语法的产生不是我们需要语法,而主要源于语言使用时的心理和交际互动的系统性。语言还是离不开两个关键词:spontaneity & conventionality~
0 有用 ⠀ 2020-04-23 11:08:27
0 有用 芻狗 2021-10-15 10:29:37
雖然完全是語言學外行,硬著頭皮看完也還是很有收穫。翻譯得也非常棒。
2 有用 EP 2019-10-10 00:10:29
精彩到讓人想撞牆。事實上我有不少小論文的思路都來源于這本書
0 有用 一粒麦子 2022-05-14 19:01:55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语言是人类的心智反应,再怎么反应作为客观实在必然有其局限性,庄子说道不可言,所言非道。不过庄子也不停的用语言传播思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有同样的主张。
0 有用 Faye Valentine 2022-03-07 00:25:18
终于读完,以世界语言的视角从时体态的演变探究Grammaticalization的机制,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在一些看似纠葛的共同作用中梳理出最核心的推动力
0 有用 浮草微萤 2022-01-03 15:56:44
Bybee的体系还是有些繁琐了。个别观点理解起来不容易,还需要再沉淀
0 有用 芻狗 2021-10-15 10:29:37
雖然完全是語言學外行,硬著頭皮看完也還是很有收穫。翻譯得也非常棒。
0 有用 七月 2021-02-20 10:25:50
#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