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埃及] 优素福·伊德里斯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译者: 郭黎
出版年: 2018-1
页数: 136
定价: 2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丝路文库
ISBN: 9787507547757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译者: 郭黎
出版年: 2018-1
页数: 136
定价: 2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丝路文库
ISBN: 978750754775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暂存架 (游离子)
- 丝路文库 (鲸岛)
- 文学共和国 (一粟与须臾)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罪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athilda 2022-05-30 12:53:47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或者书里的插图太少,前半段搜没能很好进入埃及文化的氛围感(或者说阿拉伯宗教文化下的埃及),后半段杀死孩子的夫人出场才逐渐进入状态。
0 有用 糯米仔 2018-06-04 22:15:37
挺传统的一个类似中国贫农受压迫的故事,就是换了个埃及的背景,以及最后没有翻身做主人的欢喜大结局。呃不好意思,恕我驽钝,同为第三世界人民暂时没有从中品出埃及文学的妙_(:з」∠)_
0 有用 向南 2019-03-22 20:48:15
总有闻所未闻的书,读罢感慨万千。书中展现了两类人的生活,农庄主和流浪短工,矛盾也不尖锐,但笔锋如此犀利,看似高贵的上层人,例如总督夫人和文书的女儿,作者竭尽所能描绘其面目丑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那些流浪的短工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女主看似失身成恶,实则是写社会的悲剧,而非一个卑微的生命所能左右,曾经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一败涂地,实则咎由自取,被社会所吞没。而不管是哪里的孩子,都是充满童趣,不分彼此,无... 总有闻所未闻的书,读罢感慨万千。书中展现了两类人的生活,农庄主和流浪短工,矛盾也不尖锐,但笔锋如此犀利,看似高贵的上层人,例如总督夫人和文书的女儿,作者竭尽所能描绘其面目丑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那些流浪的短工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女主看似失身成恶,实则是写社会的悲剧,而非一个卑微的生命所能左右,曾经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一败涂地,实则咎由自取,被社会所吞没。而不管是哪里的孩子,都是充满童趣,不分彼此,无关好恶。书很短,不足一百八十页,文字确实生动有趣的,角色的一颦一笑犹在耳边,生命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叫百态。我看的是83年版本的老书,译笔很好,作者也绝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井然有序,埃及作家尤瑟福·伊德里斯代表作。👏 (展开)
0 有用 芭芭拉绿 2021-02-07 12:33:05
被简介吸引 读了一半 多次被琐事打断 没读完..惭愧“信念为事实承担责任 在编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
0 有用 三周華不注 2018-07-17 22:21:54
No.142
0 有用 Mathilda 2022-05-30 12:53:47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或者书里的插图太少,前半段搜没能很好进入埃及文化的氛围感(或者说阿拉伯宗教文化下的埃及),后半段杀死孩子的夫人出场才逐渐进入状态。
0 有用 堰赞咔 2021-09-17 05:51:50
有点像国产电视剧,在恰当的地方停止,让人以为好日子还在后头,殊不知人民的悲惨从不能结束。书中想表现的“罪孽”被忽如其来的怜悯心和消失的隔阂弱化,可那怜悯心能是说有就有的吗?那隔阂是会消逝的吗?奇奇怪怪的大团圆结局
0 有用 芭芭拉绿 2021-02-07 12:33:05
被简介吸引 读了一半 多次被琐事打断 没读完..惭愧“信念为事实承担责任 在编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
0 有用 Purplezhang 2020-08-26 21:35:45
有点意思
0 有用 向南 2019-03-22 20:48:15
总有闻所未闻的书,读罢感慨万千。书中展现了两类人的生活,农庄主和流浪短工,矛盾也不尖锐,但笔锋如此犀利,看似高贵的上层人,例如总督夫人和文书的女儿,作者竭尽所能描绘其面目丑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那些流浪的短工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女主看似失身成恶,实则是写社会的悲剧,而非一个卑微的生命所能左右,曾经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一败涂地,实则咎由自取,被社会所吞没。而不管是哪里的孩子,都是充满童趣,不分彼此,无... 总有闻所未闻的书,读罢感慨万千。书中展现了两类人的生活,农庄主和流浪短工,矛盾也不尖锐,但笔锋如此犀利,看似高贵的上层人,例如总督夫人和文书的女儿,作者竭尽所能描绘其面目丑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那些流浪的短工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女主看似失身成恶,实则是写社会的悲剧,而非一个卑微的生命所能左右,曾经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一败涂地,实则咎由自取,被社会所吞没。而不管是哪里的孩子,都是充满童趣,不分彼此,无关好恶。书很短,不足一百八十页,文字确实生动有趣的,角色的一颦一笑犹在耳边,生命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叫百态。我看的是83年版本的老书,译笔很好,作者也绝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井然有序,埃及作家尤瑟福·伊德里斯代表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