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短评

热门
  • 0 游荡的猫猫 2022-03-12 17:52:14

    独特的味道。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勾勒的很传神。 同时又感叹,小时候的语文课选中的都是最精华的。

  • 0 默示琉璃悦 2021-12-09 01:45:15

    刀刀暴击,从古代封建思想,一路砍到现代现实主义。划破时代壁垒,捅出人性善恶,

  • 0 少女梅梅 2021-11-22 23:20:38

    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文学家、小说家、翻译家。学贯古今中外。笔锋简洁、思想冷峻、对话真实生动、景物描写贴切、极致、优美。他的作品需多读、多悟。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中,我最爱《孔乙己》和《社戏》《故乡》,尤其《社戏》,太美了。

  • 0 Gehennaaa 2022-12-19 04:51:35 重庆

    重标|2020.7.9

  • 0 Particle 2023-01-23 00:11:00 江西

    常读常新。过去的这一年同样告诉我们,长江黄河也还是会决堤,但历史终归要螺旋上升。不要丢掉希望,毕竟地上是本没有路的。

  • 0 陈小憨˙Ꙫ˙ 2023-02-04 12:12:52 湖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之中,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一去一回的沿路风光,特别是回来的路上大家在月光底下煮罗汉豆吃,以及多少年后仍然无限深长的回味。这才是社戏真正的内容。这才是社戏的主体和高潮所在。孩子们的赏心乐事,跟大人们张罗的戏台上那出不知名也并不精彩的戏文,其实关系不大。是孩子们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不知不觉演出的童年的戏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在天地大舞台演出自己的人生戏剧。至于看大人们张罗的简陋无比的戏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 0 物理天文历史 2022-12-29 15:54:27 山西

    《社戏》的情景场景好美啊,看得入迷,读完竟有点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 0 2023-01-26 21:59:50 福建

    最爱《社戏》这篇,充满了童真童趣,满是生活的简单及美好,我疑心心里幻想过的美景,就在这里出现了

  • 0 大权儿 2023-02-26 23:36:29 北京

    小学时关注不到的细节一一浮现,曾经需要死记硬背的“作者是想表达什么”也纷至沓来。 最大收获是,认识了真实的鲁迅先生,丝毫不藏着掖着的鲁迅先生。

  • 0 皮卡丘去吧~ 2023-04-25 12:40:35 广东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 0 巫云® 2019-12-14 20:49:32

    80年前呐喊的回声还能在耳边萦绕,在内心激荡。

  • 0 37 2018-07-15 21:48:43

    20180715 21:45 有错别字。纸质倒是不错。鲁迅先生的小说,对于当年的初中生来说,也只能体会他讲述的故事情节,诸如孔乙己、阿Q、闰土、人血馒头的华家三口等等。故事背后那吃人社会的腐朽、触目惊心,封建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只有经过社会的淬炼和洗礼才能真正看到。

  • 0 Not my choice 2021-06-24 16:33:40

    多年后重温《呐喊》 才悟得鲁迅的犀利 尖锐 与深刻

  • 0 海蓝时见鲸 2021-05-06 00:47:33

    除了有耳熟能详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还有我特别喜欢的《社戏》。一群无忧无虑的少年,摇着白船去看戏。饿了就去地里偷豆子吃。回到现实里一看,阶层终将把他们隔开,再也看不到那样有趣的戏,吃不到那样好吃的豆子。

  • 0 盖茨比 2024-12-10 14:47:46 广东

    鲁迅的文学总是一针见血,躲无可躲!鲁迅的文字充满有力量,很硬,像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剑。

  • 0 光君 2025-03-10 22:02:05 重庆

    最熟悉的是《故乡》,先生一生全奉献在教育、文化上了。

  • 0 饮朕止渴 2024-09-27 22:42:47 日本

    纸张很差,酸臭味明显,字体偏细

  • 0 知识分子方鸿渐 2024-10-30 21:07:09 山东

    看到最后一篇《社戏》,甚至有些不想读完,脑子里是20年前初一语文课本上学这篇课文时候的影子。那时候就是和一群小伙伴在小乡镇小村子里长大,一块玩闹着走几公里去赶大集,偷玉米煮了吃,拔萝卜,抓蚂蚱…现在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0 shape234 2023-01-14 06:57:48 湖南

    上学时读过,只觉得印象深刻,别的没什么,那是因为分析了太多的意义。都说是在抨击封建礼教,我感觉更多的是讲民风习俗、社会真会价值观和人性。 中年重复,只能说,鲁迅,你好毒!

  • 0 建木 2021-12-01 16:51:54

    《药》《明天》《风波》所描绘的底层民众跃然纸上 愚昧的华老夫妇 自我安慰的单四嫂子 听风就是雨的临河村民 盼着别人出事而得意的赵七爷以及看热闹的围观群众 中国底层人过去这样 现在还这样 鲁迅的字嘲过去的人 也能嘲现在的人 PS:不建议买这个版本 注释字体非常小 且注释很少 2021.12.01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