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儿童、现代性与记忆
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学术书籍一般都比较好读,作者从童年精神、体验和身体角度去分析消费社会对于文化的侵蚀,尤其是将童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得特别深刻。大家都会说“娱乐至死”,但在媒介发展背后实则暗含着更为迫切的波兹曼对于文化的深层忧虑。“消费社会儿童生存面临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并不是特定的消费文化施加于儿童生活的种种负面效应,而是普遍的消费文化对于童年文化的侵蚀和吞噬。后者意味着整个社会对于人类文化的... 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学术书籍一般都比较好读,作者从童年精神、体验和身体角度去分析消费社会对于文化的侵蚀,尤其是将童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得特别深刻。大家都会说“娱乐至死”,但在媒介发展背后实则暗含着更为迫切的波兹曼对于文化的深层忧虑。“消费社会儿童生存面临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并不是特定的消费文化施加于儿童生活的种种负面效应,而是普遍的消费文化对于童年文化的侵蚀和吞噬。后者意味着整个社会对于人类文化的责任感和期待感的日渐消失,以及一种根本的人类诗性的精神的逐渐消退。今天儿童所面临的许多生存问题,这正是这一社会文化病症的表征之一。” (展开)
提醒了我应该再把《童年的消逝》看看。赵老师的理论研究很扎实哩
> 2人在读
> 6人读过
> 34人想读
订阅关于童年精神与文化救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随心所欲 2021-12-10 13:53:24
儿童、现代性与记忆
0 有用 星星被风撩过✨ 2023-03-31 16:35:21 浙江
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学术书籍一般都比较好读,作者从童年精神、体验和身体角度去分析消费社会对于文化的侵蚀,尤其是将童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得特别深刻。大家都会说“娱乐至死”,但在媒介发展背后实则暗含着更为迫切的波兹曼对于文化的深层忧虑。“消费社会儿童生存面临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并不是特定的消费文化施加于儿童生活的种种负面效应,而是普遍的消费文化对于童年文化的侵蚀和吞噬。后者意味着整个社会对于人类文化的... 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学术书籍一般都比较好读,作者从童年精神、体验和身体角度去分析消费社会对于文化的侵蚀,尤其是将童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得特别深刻。大家都会说“娱乐至死”,但在媒介发展背后实则暗含着更为迫切的波兹曼对于文化的深层忧虑。“消费社会儿童生存面临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并不是特定的消费文化施加于儿童生活的种种负面效应,而是普遍的消费文化对于童年文化的侵蚀和吞噬。后者意味着整个社会对于人类文化的责任感和期待感的日渐消失,以及一种根本的人类诗性的精神的逐渐消退。今天儿童所面临的许多生存问题,这正是这一社会文化病症的表征之一。” (展开)
0 有用 艾拉和树 2022-07-15 23:10:25
提醒了我应该再把《童年的消逝》看看。赵老师的理论研究很扎实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