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主题是气候变化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后果。国家气候行动总是为自由贸易让路,能源跨国企业凭借其政治影响力,无视急迫的减排任务,极力兑现其储量资产,并将采掘手段推向极端,造成严重生态与社会后果。而世界各地反对采掘主义的社会运动也不断崛起并合流,并且提出自己的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方案乃至新的经济模型。在Klein看来,其实气候变化以其能源转型的急迫性,为世界提供了一个重塑经济、实现再分配的契机,各种争取社会公正的社会运动都应该把握这个契机,而这也正是美国目前正在讨论的“绿色新政”(The Green New Deal)的主题。这本书在国内肯定不会缺少中伤者,因为饱食二三四手美国右翼观点和谎言的国人对纠正经济和环境不正义随时有跳膝反应。但推荐给所有想了解气候变化与大众关系的严肃读者。
22 有用 开开及第 2019-01-16 13:04:09
核心主题是气候变化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后果。国家气候行动总是为自由贸易让路,能源跨国企业凭借其政治影响力,无视急迫的减排任务,极力兑现其储量资产,并将采掘手段推向极端,造成严重生态与社会后果。而世界各地反对采掘主义的社会运动也不断崛起并合流,并且提出自己的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方案乃至新的经济模型。在Klein看来,其实气候变化以其能源转型的急迫性,为世界提供了一个重塑经济、实现再分配的契机,各种争取社会公正的社会运动都应该把握这个契机,而这也正是美国目前正在讨论的“绿色新政”(The Green New Deal)的主题。这本书在国内肯定不会缺少中伤者,因为饱食二三四手美国右翼观点和谎言的国人对纠正经济和环境不正义随时有跳膝反应。但推荐给所有想了解气候变化与大众关系的严肃读者。
12 有用 鎏旧 2019-02-28 23:25:01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气候变暖不是科技的问题,而是世界观跟资本主义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的任务不只是找出一套替代性的政策提案,而是找出一种替代性的世界观,与生态危机的核心世界观相竞争。有趣的是,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比尔-盖茨这个世界级的富豪有新的看法。据悉,尽管他表态说自己相当关切气候变化,但是盖茨基金会在2013年12月至少投资了12亿美元到两个石油巨头,即英国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那里,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他在化石燃料领域持有财富的开端而已。后市场时代的严重危机和不断增加的不平等,使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这个去监管化和大量私有化时代所造就的寡头们,并不会为了我们的利益消耗属于他们自己的大量财富去拯救地球。
11 有用 huyouyou 2018-09-20 08:45:52
皮心师妹推荐我看的,好厚的一本书啊,反复提醒大家,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最后那段,作者把自身的流产经历和地球母球的流产做了交错叙述,感觉作者真的是把自己放进去了。#20180919
4 有用 文子 2019-04-12 12:27:06
历史敲了你的门,你回应了吗? 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是治污的绊脚石? 利益纷争,所有权争夺,是每一场战争的焦点,不要寄希望于他人,要唤醒受伤害最重的民众。 有效的手段并不是完全杜绝污染工程,而是寻求一个双赢的方法。
4 有用 鹿鸣之什 2019-12-16 00:11:01
娜奥米·克莱恩一贯的激愤风格,读起来很爽。读了就能明白,为何格雷塔·桑伯格这样的“气候女孩”,能在如今获得如此大的影响力。虽然是2015年的作品,但是气候问题的严峻,和大企业之间的博弈由来已久,利益永远是最绕不开的。
3 有用 独伫江边 2019-04-24 17:39:07
这是一本写作意义上相当优秀的科普类书籍。数据、案例详实到让人咂舌,但这并不是一本符合科学意义的书,作者为了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即突出新能源和去集中化的观点,扭曲了不少现代化电力行业的共识,如新能源的稳定性(即使在2019年4月,新能源的不稳定性波动仍然是现代电网最头疼的事情之一)。这本书将气候置于最高点,去审判现代化经营方式,最后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讴歌,太过理想和童话。能源行业的规模化经营已经从理论上证明了有着最高的效率,新能源如风光水对环境的影响至今也有不少的质疑声音,简单的摒弃煤、气去拥抱新能源,连同最后对冥想、中草药拥护,大大削弱了这本书的科学价值。
3 有用 用户Soperklaur 2020-06-23 18:06:48
0619 如此绝望的原因,是各国政府商定的并不是有约束力的目标,因此他们随意忽视自己的承诺。文中指出一点,是只有底层人们可以互救。但是“底层”没有下分到呼吁的“个人”。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个人人都拎着塑料袋的社会,单靠数量容纳很小的个人是无法拯救气候和人类危机的。
3 有用 SILENCE_ 2018-03-18 14:46:15
好奇现在悄然流行的对毁灭的向往
3 有用 顾佳期 2025-01-02 11:59:43 广东
此书发于2018年,此时作者还认为社交媒体将汇聚底层力量,促使人们看清政府气候变化承诺的虚伪,从下往上开展变革。 而如今,发达国家年轻一代自身难保对气候议题已近麻木,川普或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公开气候承诺后,仍然大规模上新火电项目…… 成吨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累积,夏天一年热过一年,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存在时间,可能活不过1.6亿年的恐龙。但是一些人却天真地相信npd马斯克的话,到时候“我们”可以去火星,那些既得利益阶层,到时候真的会带上无权无势微小的“你”吗? 我们只有这一个地球,ta存在46亿年,根本不在乎人类是否灭绝,但是人类肆无忌惮的温室气体排放,一定会把自己玩死。
1 有用 朝颜 2017-12-20 16:24:48
很厚,不过有些章节很有趣,以及大局观比之前的作品好很多
2 有用 李玉米 2023-04-29 23:45:04 山西
这本看了很久,观点不免激进,但这其实是个悖论,大多数会打开这本书去阅读的人,本身就是部分认同作者观点,心怀隐忧的人
2 有用 徐三肨 2023-09-30 23:51:38 江苏
很好的环境议题入门读物,涉及了相当多方面,例如向私有化和市场主义者开炮、原住民运动介绍、地球工程之潜在威胁、慈善性环境倡议之可能性与缺陷、部分环保团体之保守与狡猾!案例极其丰富,可惜大部分都是语境都特别远。读了这本书你就能明白,环境问题的改善必将伴随着整个结构的变革,它将冲散市场主义意识形态、与私有化对抗、呼唤一种新共同体/社群的形成。
2 有用 ポイ 2018-04-01 19:44:57
环境主义者的反资本主义,大部头,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收获良多。这确实是个新自由主义的时代,我们着眼于经济增长,我们拥抱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却忘记了之前常提的全球变暖与环境保护,资本力量的不断增长,作为利益既得者的右派的抹黑与掩饰。然而情况却越来越糟,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行为恰恰印证了不改变的资本主义终将摧毁环境。
2 有用 南山明 2019-04-12 06:05:09
气候问题的内涵是全球经济模式,自由主义的理念,和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其中突出一点是,对公用事业的统一管理,针对私营企业的无力和资本主义环境下的利益驱动的负面效应的抵制。我的反问是:“无毒的方式存在”,那么有毒的方式去哪里,大工业的前提底下是不是有无毒的生产方式?
2 有用 Tinalalala 2020-05-11 21:46:12
新冠之后,会有飞跃吗?Radical激进,在世界知识分子嘴巴里面,是个多好的词儿啊,我们应该反抗资本主义造成的贫富不均,为了一个更平等的世界而彼此连接。
1 有用 奥数帝 2018-01-25 19:48:16
对气候变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是什么力量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2 有用 四毛七 2020-03-04 11:46:16
自然界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在《海伯利安》里人类星际穿越消耗的能量埋下了世界毁灭的祸根;在气候危机里,碳排放的数值忠实地记录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代价。而地球向来被隐喻成母亲,一个大写的母亲永远是令人尊重和畏惧的,它的另一面是要求其无条件的爱,无条件地奉献出一切。但是人类绝不是地球唯一的孩子,我们的身体与星球来源于同一元素,不仅意味着我们共享宇宙的辽阔,还要求我们要面对直面自身,自身的脆弱。诚实地认识灾难危机是“去接受(甚至是去拥抱)这样一个认识: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中可以被渗透的一部分。”科学狂人妄图用地球工程给大气打上遮阳伞,最公平的太阳也要被资本主义的逻辑用于解决其遗留并持续制造的问题。技术、文化和人类、自然可以在可再生能源的方案中达到持续发展,前提一定是让死者留于地下。草根运动展现了一种希望。
2 有用 张大喵🌈 2020-01-07 23:55:29
2020年的第一本书,就如此震撼。 澳洲持续大火,动物流离失所,阅读本书的我,带着焦虑和痛苦。 在这本书中,我既绝望,又失望。 绝望在敌人之强大,从市场原教旨主义、贸易全球化、意识形态到生活习惯。 乐观是少的,但作者的态度鼓励了我,消沉救不了地球,那些从九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气候危机的科学家们鼓励了我,因为他们一直不断的研究,才使我们有可能改变气候危机。 阅读本书时,距离该书出版已有五年之久了,气候危机比作者所描述的严重多了,但是诸多政府依然毫无作为,让人痛心。
2 有用 D调de玄小鹤 2019-10-14 12:04:05
可以当大型解释性报道范本的好,就是太长,中间的案例层层叠叠看得略累,曾两度放下书。结尾将个人生育与环境破坏连结,升华且拉近。人类进入“后民主”时代,看似人人都可发声,但实际上越有钱则越有话语权,上至policy maker环保NGO,下至贫困地区人民和普通母亲,都可被绑架,气候、控烟和母乳喂养等议题都面临相似窘境。作者提出的破解之道包括颠覆巨头,大力推广绿色能源,甚至部分回到田园牧歌,我可以理解她的编排用意,不过对这些solution还是持保留意见,绿色能源有其争议,田园牧歌估计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更是不同意,我可能太悲观,觉得现有局面已经难以挽回了
2 有用 cancel 2020-03-27 13:41:20
没什么新观点,堆砌了太多材料看着头疼。1/3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