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的书评 (10)

谁说书生一定要“有用”:请让学术回归纯粹
原文标题:学问的宿命 文:陈嫣婧 原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1. 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与梁启超率同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要求革新体制,后“百日维新”失败,康梁逃亡海外。 时隔16年,孙中山以“三民主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大概连康梁都想不到,...
(展开)

《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一篇文章分析为例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旧范式的危机中,因为王是做古史辨和傅斯年起家的,所以明显得感觉到他对这一段学术史的建构游刃有余,无论在材料和方法上。以此为切入点,可以看到他怎样撕开了近代和晚清思想史的裂口。逆流而上,由学术体系的建构而... (展开)
第一本王汎森,嚼出点儿味道来了
就晚清民初的思想学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王汎森写了多篇文章,不是一个体系,确是一个主题,很多都对理解后来以及当前的状况有帮助。以下是部分内容的摘录,几乎都是原文主旨照录,主要为了以后可以翻查,以免完全忘干净了。 1.关于汪士铎的想法,分为公开表现和内心私密两个层...
(展开)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王汎森的第一本书,相当好看了,王汎森的思想史写法很“剑桥学派”啊,本书是王汎森的文集,大致按照可以分成清末的学术演变、近代思想传统与现代的嬗变与错位、近代学术史三个部分。可能限于篇幅原因很多地方并没有展开,但是王汎森的思路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性,从这一本开始...
(展开)

上穷碧落下黄泉—重建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渴望,一种急切的心情读完这五百多页的巨著,先生的文笔简单晓畅,从不故弄玄虚,每篇论文的开头结尾都带有总结性的文字,让人做起笔记来得心应手,如果说让不立偶像的我非要说出一个喜欢的史学家来的话,王汎森先生是当仁不让的。 由于王汎森先生对中国近代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