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第一章:抒情;第二章:岩石入门;第三章:地球尺度的相对论;第四章:严肃理论一览;第五章:生物演化大事件赏析;第六章:地球哲学;终曲:我们会在岩石里留下怎样的痕迹?如题名,这不是一本普遍意义上的科普,作者选择性的摘取了广袤大地上的零星细节,并融合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某种意义上不适合初学者,但如果读了,相信也多少能有自己的体悟。另外作者可能是地质学家里写作最好的,很多跨行业跨物种跨XX的比喻让入门者捧腹大笑或者拍大腿叫好。我上学的时候一直觉得,真正的好老师在谈到自己的专业时会散发光芒,进而感染身边的人对一个哪怕全然陌生的领域也怀有最初的憧憬——显然作者做到了,并且做的不错,哪怕只是透过文字,也可能正因为诉诸于文字,他的热爱引领着读者打开一扇充满惊喜的大门。
很好的书,就是翻译有些拉垮。
读来不顺。
这是我近期度过最好的一本书,里面描述的很多语句都在打动我,引发我的好奇,刺激我思考。推荐地质、自然爱好者,关爱地球和生命的人都读一读。
凭借这文笔就五星。
书很有意思,但是有翻译的低级错误,有一处数字差了一千倍,让我一阵惊疑。
大概是翻译和校对问题,很多句子读起来晦涩难懂,错误也不少,看不下去。
1.大部分插图和文字内容不对应,失去了插图对于科普书籍的非常重要的辅助理解、记忆的功能;2.翻译很一般,语句理解起来有些费劲;3.知识教零散,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的认知,不太适合作为地质学入门读物。因此阅读此书前,最好具备一些地质学、地球化学基础知识;4.阅毕此书,尽管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可能没有增长多少,但是多多少少也拓宽了知识面,多了一个认知🌍的角度,有益。
千万别买,本书的翻译只能评价为一星
对岩石成因等进行解释时,类比和比喻相当出色。对很多岩石,地质过程给出了词源学的注释,喜欢!如果没有基础读起来会略微吃力。
> 地球用岩石写日记:追踪46亿年的地球故事
2 有用 MNE 2018-03-22 17:27:18
第一章:抒情;第二章:岩石入门;第三章:地球尺度的相对论;第四章:严肃理论一览;第五章:生物演化大事件赏析;第六章:地球哲学;终曲:我们会在岩石里留下怎样的痕迹?如题名,这不是一本普遍意义上的科普,作者选择性的摘取了广袤大地上的零星细节,并融合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某种意义上不适合初学者,但如果读了,相信也多少能有自己的体悟。另外作者可能是地质学家里写作最好的,很多跨行业跨物种跨XX的比喻让入门者捧腹大笑或者拍大腿叫好。我上学的时候一直觉得,真正的好老师在谈到自己的专业时会散发光芒,进而感染身边的人对一个哪怕全然陌生的领域也怀有最初的憧憬——显然作者做到了,并且做的不错,哪怕只是透过文字,也可能正因为诉诸于文字,他的热爱引领着读者打开一扇充满惊喜的大门。
0 有用 澄阙 2021-11-19 18:47:02
很好的书,就是翻译有些拉垮。
0 有用 方若 2023-02-22 13:09:02 广东
读来不顺。
0 有用 Nirb君 2020-07-18 06:27:20
这是我近期度过最好的一本书,里面描述的很多语句都在打动我,引发我的好奇,刺激我思考。推荐地质、自然爱好者,关爱地球和生命的人都读一读。
0 有用 了不空了 2021-03-02 08:37:28
凭借这文笔就五星。
0 有用 烤烤鱼 2021-02-06 20:57:56
书很有意思,但是有翻译的低级错误,有一处数字差了一千倍,让我一阵惊疑。
0 有用 yak 2021-04-26 08:31:16
大概是翻译和校对问题,很多句子读起来晦涩难懂,错误也不少,看不下去。
0 有用 🍄 2019-08-25 13:03:56
1.大部分插图和文字内容不对应,失去了插图对于科普书籍的非常重要的辅助理解、记忆的功能;2.翻译很一般,语句理解起来有些费劲;3.知识教零散,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的认知,不太适合作为地质学入门读物。因此阅读此书前,最好具备一些地质学、地球化学基础知识;4.阅毕此书,尽管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可能没有增长多少,但是多多少少也拓宽了知识面,多了一个认知🌍的角度,有益。
1 有用 三少爷耍飞刀 2019-11-10 06:35:45
千万别买,本书的翻译只能评价为一星
0 有用 莉莉斯 2024-01-06 23:21:01 北京
对岩石成因等进行解释时,类比和比喻相当出色。对很多岩石,地质过程给出了词源学的注释,喜欢!如果没有基础读起来会略微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