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近沉迷普贤行愿品不可自拔,常常法喜充满得要跪下来亲吻大地。本品不仅仅立足于华严见地揭示了不同于通常的六度四摄、由因及果的渐修之道,而是通过”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直接临摹“的方式完成立足于果地的顿修之道。而且帮助我找到了生命中最向上的根本力量,具有无限威力,散发无限光明。
观心,反复操练以至于想找到榜样直接模仿,就读普贤行愿品,细细体会菩萨深意。22岁时学习游泳,反复在池子里扑腾总不得其门而入,直到一晚睡觉时迷迷糊糊地想象自己是世界游泳冠军。。。然后就找到了感觉。第二天一早是个周末,冲到游泳池里,重现,,,终于学会了游泳。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一参就是普贤菩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嘿嘿。
修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心量是关键
大概是说,修行就是对心的训练,正确心行正确重复,并不断修正错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的次第也都要心行合一才是正道。行愿品的观修,就是上求佛道成就智慧,下化众生修习慈悲,籍由临摹观想圆成悲智。 最有收获的一段是对恒顺众生的解释。“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法师说,修学的根本目标是利益众生而非成佛,因为成佛也是为了更好更彻底地度化众生。如果我们是为了“我要成佛”而利他,说明还有我执在,那么佛果一定无法圆满。
普贤菩萨生日快乐,很有收获,心都飘了
只有开放自己、打开心量,才可能与佛菩萨品质逐步接近,去临摹佛菩萨生命品质。考察修行境界如何,唯有通过对内心的审视才能判断:我们有什么心态,就代表修行达到什么程度。本经中,众生比佛菩萨还重要,“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看来我真得太关注自己了,所以心量始终打不开啊。心的选择和心的调整(发心)决定了一切现状。
> 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
1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7-10-31 21:18:21
最近沉迷普贤行愿品不可自拔,常常法喜充满得要跪下来亲吻大地。本品不仅仅立足于华严见地揭示了不同于通常的六度四摄、由因及果的渐修之道,而是通过”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直接临摹“的方式完成立足于果地的顿修之道。而且帮助我找到了生命中最向上的根本力量,具有无限威力,散发无限光明。
0 有用 木丁 2017-11-14 19:14:11
观心,反复操练以至于想找到榜样直接模仿,就读普贤行愿品,细细体会菩萨深意。22岁时学习游泳,反复在池子里扑腾总不得其门而入,直到一晚睡觉时迷迷糊糊地想象自己是世界游泳冠军。。。然后就找到了感觉。第二天一早是个周末,冲到游泳池里,重现,,,终于学会了游泳。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一参就是普贤菩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嘿嘿。
0 有用 winson 2018-04-09 19:10:56
修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心量是关键
0 有用 饮马恒河 2020-02-26 22:59:57
大概是说,修行就是对心的训练,正确心行正确重复,并不断修正错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的次第也都要心行合一才是正道。行愿品的观修,就是上求佛道成就智慧,下化众生修习慈悲,籍由临摹观想圆成悲智。 最有收获的一段是对恒顺众生的解释。“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法师说,修学的根本目标是利益众生而非成佛,因为成佛也是为了更好更彻底地度化众生。如果我们是为了“我要成佛”而利他,说明还有我执在,那么佛果一定无法圆满。
0 有用 阳光普照 2020-03-14 20:37:29
普贤菩萨生日快乐,很有收获,心都飘了
0 有用 张弛 2018-07-22 18:00:47
只有开放自己、打开心量,才可能与佛菩萨品质逐步接近,去临摹佛菩萨生命品质。考察修行境界如何,唯有通过对内心的审视才能判断:我们有什么心态,就代表修行达到什么程度。本经中,众生比佛菩萨还重要,“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看来我真得太关注自己了,所以心量始终打不开啊。心的选择和心的调整(发心)决定了一切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