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爵士笔记》是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的爵士乐评论文集。作为一名超级爵士乐迷,拉金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各大报刊专栏撰写了一系列极其精彩的爵士乐随笔,这些珍贵的文字俨然勾勒出了一幅黄金年代的爵士乐群英像。
推荐语••••••
“《爵士笔记》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拉金精妙的行文;它是那么优雅、睿智和精准,我们足可以把它们推荐给甚至对爵士乐兴趣并不大的读者们。”
拉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书评人……本书收录了不少堪称有史以来最精彩的爵士乐散文。 ——《每日电讯报》
本书堪称值得久久回味的一笔财富,是对拉金全集的一个重要补充。——《独立报》
菲利普•拉金(1922-1985)不仅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和爵士乐评论家,他于1961-1971间担任《每日电讯报》的爵士乐评论员。
已购。主体是对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爵士乐书籍的书评,十之八九,我看不懂啊。。。。。。。。。。。算了不评星了。。。
跳着看看,十有九九点九都是无效信息
如果对拉金有所了解应该会觉得更有趣吧。译本读不下去需要去买原著系列,先不评星了)
装帧很棒,像老报纸~~~
V设计哒
有标题骗的嫌疑,实际上跟拉金有关的评论只占五分之一不到,前面大半部分都是早期爵士书籍的评论,一方面是不够了解起步阶段的爵士乐,另一方面在没读过对应书目的情况下很难精读,总而言之,收获很少。
还是去看《高窗》吧。
英文编者显得极有立场感。既会把早年激进的、爱唱片不在乎“在场”、有才而通俗的拉金夸上天,也会批评八十年代的晚期拉金认为Dizzy Gillespie与波普运动已趋边缘,是屈从愚见,因此“发现这段平庸的评论,实在令人伤心”。他批评拉金极少次流露出的多愁善感特质,却也同时盛赞其“大众耳朵喜欢全音阶”的反训练的审美态度,笑了笑拉金“爵士乐历史学者通常要么是威尔斯派,要么是吉本派”的说法,继而支持对帕克以... 英文编者显得极有立场感。既会把早年激进的、爱唱片不在乎“在场”、有才而通俗的拉金夸上天,也会批评八十年代的晚期拉金认为Dizzy Gillespie与波普运动已趋边缘,是屈从愚见,因此“发现这段平庸的评论,实在令人伤心”。他批评拉金极少次流露出的多愁善感特质,却也同时盛赞其“大众耳朵喜欢全音阶”的反训练的审美态度,笑了笑拉金“爵士乐历史学者通常要么是威尔斯派,要么是吉本派”的说法,继而支持对帕克以后modern Jazz的批判态度。扯句题外话:这种音乐批评策略上诡异的综合,让人觉得国内世纪之交的乐评写作似乎深受此类影响。第48页,“汉普里·莱特顿在一篇关于当地爵士乐形势的略带讽刺的文章中,提出了知识分子为什么喜欢传统爵士乐这一问题。答案或许在于,这就是知识分子们所能知道的最好音乐了吧。” (展开)
73.爵士乐笔记 跟着拉金听爵士,书内容很好,但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的需求(譬如我看到笔记这个名字是希望系统化的、提高挈领式地去了解爵士),书的大头是乐评,音乐这个事还是要自己去听,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替代听带来的体验
> 更多短评 40 条
> 更多书评 4篇
飞天珠
2021-02-21 17:13:15
导言中就看到这本书对于不同风格的爵士是什么样的态度了。
> 34人在读
> 95人读过
> 632人想读
订阅关于爵士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08-02 22:22:44
已购。主体是对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爵士乐书籍的书评,十之八九,我看不懂啊。。。。。。。。。。。算了不评星了。。。
0 有用 把心打开 2021-12-03 08:51:29
跳着看看,十有九九点九都是无效信息
0 有用 冬叶 2018-06-10 20:51:16
如果对拉金有所了解应该会觉得更有趣吧。译本读不下去需要去买原著系列,先不评星了)
1 有用 鱼太朗 2018-01-26 13:00:24
装帧很棒,像老报纸~~~
0 有用 drunkdoggy 2018-01-31 15:16:58
V设计哒
0 有用 雅各布小姐 2022-06-18 00:31:47
有标题骗的嫌疑,实际上跟拉金有关的评论只占五分之一不到,前面大半部分都是早期爵士书籍的评论,一方面是不够了解起步阶段的爵士乐,另一方面在没读过对应书目的情况下很难精读,总而言之,收获很少。
0 有用 海洙 2022-03-06 20:17:13
还是去看《高窗》吧。
0 有用 项平 2022-03-05 16:57:45
英文编者显得极有立场感。既会把早年激进的、爱唱片不在乎“在场”、有才而通俗的拉金夸上天,也会批评八十年代的晚期拉金认为Dizzy Gillespie与波普运动已趋边缘,是屈从愚见,因此“发现这段平庸的评论,实在令人伤心”。他批评拉金极少次流露出的多愁善感特质,却也同时盛赞其“大众耳朵喜欢全音阶”的反训练的审美态度,笑了笑拉金“爵士乐历史学者通常要么是威尔斯派,要么是吉本派”的说法,继而支持对帕克以... 英文编者显得极有立场感。既会把早年激进的、爱唱片不在乎“在场”、有才而通俗的拉金夸上天,也会批评八十年代的晚期拉金认为Dizzy Gillespie与波普运动已趋边缘,是屈从愚见,因此“发现这段平庸的评论,实在令人伤心”。他批评拉金极少次流露出的多愁善感特质,却也同时盛赞其“大众耳朵喜欢全音阶”的反训练的审美态度,笑了笑拉金“爵士乐历史学者通常要么是威尔斯派,要么是吉本派”的说法,继而支持对帕克以后modern Jazz的批判态度。扯句题外话:这种音乐批评策略上诡异的综合,让人觉得国内世纪之交的乐评写作似乎深受此类影响。第48页,“汉普里·莱特顿在一篇关于当地爵士乐形势的略带讽刺的文章中,提出了知识分子为什么喜欢传统爵士乐这一问题。答案或许在于,这就是知识分子们所能知道的最好音乐了吧。” (展开)
0 有用 把心打开 2021-12-03 08:51:29
跳着看看,十有九九点九都是无效信息
0 有用 岳立 2021-10-10 12:49:52
73.爵士乐笔记 跟着拉金听爵士,书内容很好,但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的需求(譬如我看到笔记这个名字是希望系统化的、提高挈领式地去了解爵士),书的大头是乐评,音乐这个事还是要自己去听,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替代听带来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