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 短评

热门
  • 28 夏灯果 2018-12-07 17:45:46

    渲染力太强,读时极度紧张,最后一篇《卡涅阿德斯船板》简直出神入化,从此沦为老师的粉丝。

  • 9 Athumani 2019-07-16 23:56:55

    说来惭愧——久仰松本清张大名,也拜观过《点与线》改编的电视电影,但真正捧读先生的作品却还是第一次。总体而言,遗憾大过惊喜。主干故事不错,但篇幅上缺少从容推进的空间,布局上也缺少适应篇幅的精巧切入,所以一篇篇读下来总如同节衣缩食般紧赶慢赶,精彩的反转与推理也因此显得突兀生硬。欣慰的是,在这种粗糙如新闻纪实般的故事中,依旧有昭和二三十年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至,比如《声音》开篇写接线员工作的文字,比如《鬼·畜》中途写丢弃孩子的文字,比如《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写女主人公独自生活的文字,都带有一种很纯粹的生动。压轴篇目《卡涅阿德斯船板》在大段大段的背景铺陈中推进故事——社会背景与故事本身都足够好看,但如果结尾的陷害凶杀也能以这种节奏自如收放,那注定会有拍案强音的效果。

  • 13 迟与缓 2018-09-25 22:11:16

    情人出镜率真高。《监视》的燃烧一瞬间让我想到了连城。《投影》和《声音》的推理味最浓。题外话,《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中主人公打着“觉得连载的小说很有趣”的幌子订阅报纸,达成目的后又以“变无趣”为由不再续订,偏偏作者本人觉得那一期十分精彩,遂怀疑主人公醉翁之意,着手调查直至真相大白。真是可怕又可爱。惹不起惹不起(笑)。

  • 2 marumaru 2018-12-15 20:11:22

    校对问题已在书评中阐明。但看文章质量的话,还是很棒的!虽然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许多犯案手法都已经无法实施,可大师最擅长的从来就是对于人心的细腻把握和出众的谋篇布局能力啊!可以这么说,“人心”和“情感”操纵了松本清张笔下的人物和情节。其中《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一文可视为《苍白的轨迹》的压缩版,最终以信件的形式剖白的方式以作案者的设置和杀人动机都基本一致。最棒的当然是《卡涅阿德斯船板》。第一遍读觉得只是嘲讽了学术界的丑恶,可第二遍看出了对于当权派的暗讽。加上对于不同心理的绝妙把握,犯罪行为本身反而是其次了!

  • 2 曾经的卡卡 2023-02-21 14:27:25 澳大利亚

    短篇小说集,聚焦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感情纠葛,反映日本的社会现实。瞬间发生的小事决定了案件的走向。相比来说,还是更喜欢松本的长篇,细致的调查和缜密的推理才是我最喜欢的部分。短篇受制于篇幅,这部分的内容稍显不足。

  • 2 柠檬苏打🍋🥤 2024-09-14 01:32:33 河南

    短小精悍的短篇。寥寥几笔就写清了人物特点,看着是一个又一个反转人生,但细想也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人性的阴暗隐藏在日复一日中。

  • 2 君何能尔 2019-04-21 10:33:34

    脸,监视,船板

  • 1 苏木 2019-07-27 08:48:46

    作品水准参差,也有翻译、编辑之过,诸如“涉谷”“老外”之类比比皆是,也想起陈以侃译毛姆的种种荒谬之处。《鬼•畜》对民间故事的化用、《卡涅阿德斯船板》《等你一年半》等对知识分子立场及其培养、代表的恶趣味的批判在松本清张短篇中数见不鲜。《监视》等篇可与狄公案等做对读。

  • 4 西山金兰 2018-11-03 18:36:00

    《張込み 傑作短編5》(1955-1957,1965)10.16-11.3。根据新潮文库1965版松本清张短篇杰作集翻译而来,本册收录早期名篇《脸》、《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元素中发现别样的入手点,叙述精巧流畅雅俗共赏,清张早期短篇圣手的形象已跃然纸上。若能将这套书出齐,则倍感欣慰。

  • 3 冯不畏 2018-11-15 09:23:47

    《脸》和《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这两篇的精彩程度毋庸置疑,《投影》彰显的人物正义感也很感染人,《听声音的女人》悬疑和气氛渲染也给力,我是松本清张的超级粉丝

  • 2 三秋 2020-11-19 11:10:33

    很喜欢松本清张的写作手法,叙述和转折都不带一点废话,看起来很流畅

  • 1 晚来的迟到豆友 2022-04-05 12:58:50

    浮躁的我还是喜欢短篇!最后的卡涅阿德斯船板一波三折堪称出神入化(学术圈的弯弯绕绕果然更为精彩)

  • 1 L.John 2022-04-04 00:30:41

    这个女人只燃烧了几小时的生命。更像是人物心理分析的一种文体,读起来挺流畅,但按当下流行的烧脑来说,确实一般。

  • 2 不躺平斯基 2022-03-08 00:35:36

    其实读起来并不是十分像推理小说,也几乎不存在专业的侦探。它们更像欧亨利笔下那些渗入生活的往往在结尾处发生反转的小故事。但也正因为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读完之后才后劲大。或许这就是社会推理派?重要的并不是如何杀人,而是为何杀人。

  • 1 常青藤上的叶子 2022-01-18 14:50:32

    很巧,之前刚看过电影公众号上推荐的一部电影父亲杀死三个儿女的故事,原来正是松本清张原著《鬼•畜》,不需要考试就能当父母果然是世上很可怕的事! 《等我一年半》里纵容丈夫偷情养成醉酒暴力习惯后反杀的女人。 自作聪明的演员《脸》…… 名家经典悬疑作品好就在好在它有“情”在里面,而不是空洞的破案。

  • 1 年糕·乔治娜 2022-11-16 22:51:48 安徽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很大程度上是日常题材也能写出别一番风趣。订地方报纸的女人一文挺有趣,日常系推理小品。

  • 1 想Fika的樱酱🍫 2024-09-07 23:19:17 黑龙江

    看过其中一个《买地方报纸的女人》SP,还不错。

  • 1 黑白琴键 2024-05-09 10:09:15 江西

    从声音开始无比rn,y极致神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