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 Psychology:Core Concepts, 7th Edition
译者: 钱静 / 黄珏苹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704
定价: 11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12151
内容简介 · · · · ·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与生活》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全书分为14个专题,涵盖了当代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每个专题都由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起,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引领读者进行深入剖析。第7版还在每章末尾新增了批判性思维版块,指导读者对14个遭到广泛误解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由心理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津巴多教授主笔,其余两位作者罗伯特·约翰逊与薇薇安·麦卡恩教授均从事了多年的普通心理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作为心理学学习的导论教材,《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能够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入心理学的殿堂,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既可以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与生活》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全书分为14个专题,涵盖了当代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每个专题都由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起,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引领读者进行深入剖析。第7版还在每章末尾新增了批判性思维版块,指导读者对14个遭到广泛误解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由心理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津巴多教授主笔,其余两位作者罗伯特·约翰逊与薇薇安·麦卡恩教授均从事了多年的普通心理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作为心理学学习的导论教材,《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能够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入心理学的殿堂,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既可以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 · · · · ·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誉退休教授。
除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外,津巴多还致力于寻找利用心理学帮助人们的途径,研究涉及害羞、时间观念、日常生活中的英雄、男性问题等领域。
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材,并参与制作了《探索心理学》系列节目,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由于他数十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协会为他颁发了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
罗伯特·约翰逊
美国心理学家,在安普夸社区学院教授普通心理学长达28年,成立了西北太平洋优秀教师研讨会并担任主席职务。他还是社区学院心理学教师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2004年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他获得...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誉退休教授。
除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外,津巴多还致力于寻找利用心理学帮助人们的途径,研究涉及害羞、时间观念、日常生活中的英雄、男性问题等领域。
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材,并参与制作了《探索心理学》系列节目,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由于他数十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协会为他颁发了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
罗伯特·约翰逊
美国心理学家,在安普夸社区学院教授普通心理学长达28年,成立了西北太平洋优秀教师研讨会并担任主席职务。他还是社区学院心理学教师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2004年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他获得了心理学教学学会颁发的两年评选一次的大学教育奖。
薇薇安·麦卡恩
美国心理学家,波特兰社区学院心理学系资深教师,教授各种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心理学。她曾在社区学院心理学教师委员会中担任职务,也是西部心理学协会和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中的活跃成员。她还著有《人际关系:建立有效关系的艺术与科学》。
目录 · · · · · ·
致老师 你会在新版中看到哪些新内容
第01章 心理、行为与心理科学
本章问题 心理学家如何检验吃糖会造成孩子过度活跃的说法?
1.1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不是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 · · · · · (更多)
致老师 你会在新版中看到哪些新内容
第01章 心理、行为与心理科学
本章问题 心理学家如何检验吃糖会造成孩子过度活跃的说法?
1.1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不是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1.2 心理学有哪6个主要视角?
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专业
1.3 心理学家如何发展新知识?
生活中的心理学:伪心理学的危害
应用批判性思维 辅助沟通训练
第02章 生物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人类天性
本章问题 泰勒的经历让我们对大脑的组织方式以及它惊人的适应能力有了哪些了解?
2.1 基因与行为存在怎样的联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选择你孩子的基因
2.2 身体如何进行内部沟通?
生活中的心理学:精神药物对神经系统有什么影响
2.3 大脑如何产生行为与心理过程?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左脑与右脑
第03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问题 有没有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在脑海中所“看见”的世界是否跟真实的外部世界相同?以及,我们看到的东西是否跟别人看到的一样?
3.1 刺激是如何变成感觉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感觉适应
3.2 各感觉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差异?
生活中的心理学:疼痛的感觉和体验
3.3 感觉和知觉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阈下知觉和阈下说服
第04章 学习与人的后天教养
本章问题 假如害怕坐飞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反应,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学习来治疗这种障碍?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4.1 经典条件作用解释了哪种学习?
生活中的心理学:味觉厌恶与化疗
4.2 我们如何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来学习新行为?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4.3 认知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学习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再次探讨害怕坐飞机
应用批判性思维 不同的人是否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第05章 记忆
本章问题 我们关于记忆的知识会如何帮助我们评估记忆恢复这一说法?
5.1 什么是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想拥有“照相式”记忆吗
5.2 我们如何形成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闪光灯”记忆:当……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
5.3 我们如何提取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话到嘴边
5.4 为什么记忆有时会出现差错?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关于记忆恢复的争议
第06章 思维和智力
本章问题 “天才”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在何种程度上区别于常人?
6.1 思维有哪些组成部分?
生活中的心理学:图式和脚本能帮助你预料将会发生什么
6.2 善于思考的人都具有哪些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6.3 智力如何测量?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于智力水平不在正常范围的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
6.4 智力是一种还是多种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测试得分与自我实现的预言
6.5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不同群体的智商差异?
生活中的心理学:刻板印象威胁
应用批判性思维 性别差异问题
第07章 毕生发展
本章问题 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现象是否表明我们的发展主要是遗传的结果?还是说遗传与环境会在个体毕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7.1 婴儿具备哪些先天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不仅是娱乐和游戏:儿童游戏在人生成就方面发挥的作用
7.2 儿童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谜题
7.3 个体发展过渡到青春期的标志性变化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7.4 成年人面临的发展挑战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回顾双胞胎吉姆兄弟以及你自身的发展
应用批判性思维 莫扎特效应
第08章 意识状态
本章问题 心理学家如何对梦境及其他主观心理状态进行客观检验?
8.1 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有何关联?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8.2 意识状态每天按照怎样的周期循环?
生活中的心理学:睡眠障碍
8.3 意识还有哪些其他的形式?
生活中的心理学:依赖和成瘾
应用批判性思维 重新审视无意识
第09章 动机与情绪
本章问题 动机主要是一个内在和主观的过程,我们应该如何确定是什么因素激励了兰斯·阿姆斯特朗那样的人,让他们努力达到某个领域的世界顶尖水平的?
9.1 什么激励我们行动?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9.2 我们如何决定动机的优先级?
生活中的心理学:确定激励他人因素
9.3 饥饿和性位于动机层次的什么位置?
生活中的心理学:性取向的定义和成因
9.4 情绪如何激励我们?
生活中的心理学:取决于生理与文化因素的情绪性别差异
9.5 我们的情绪由什么机制控制?
生活中的心理学:检测欺骗行为
应用批判性思维 测谎仪真的可以探测谎言吗
第10章 人格:全人理论
本章问题 是什么影响因素在发挥作用,造就了我们在玛丽·卡尔金斯的人格中所看到的独特行为模式、高成就动机,以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10.1 是什么力量塑造了我们的人格?
生活中的心理学:解释与众不同的人与行为
10.2 人格中有哪些持久模式或特性?
生活中的心理学:测量你的人格类型
10.3 心理过程能否帮助我们塑造人格?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10.4 人们运用什么“理论”来理解自我与他人?
生活中的心理学:时间人格
应用批判性思维 人格﹣情境争论
第11章 社会心理学
本章问题 普通人为什么会伤害别人,正如在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中被试所做的那样?
11.1 社会情境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生活中的心理学:穿得像个耶鲁人
11.2 构建社会现实:什么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评判?
生活中的心理学:刻板印象提升与肯定价值观
11.3 系统如何形成了影响行为的情境?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恐怖主义是“狂热分子做出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吗
第12章 心理障碍
本章问题 有可能区分心理障碍与反常行为吗?也就是说,是否有指示心理障碍的明确症状?
12.1 什么是心理障碍?
生活中的心理学:精神失常辩护
12.2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对心理障碍是如何分类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害羞
12.3 给人贴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重访疯狂之地——重新审视罗森汉的研究
第13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
本章问题 治疗德里克的抑郁症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还是两者相结合?推广开来,这个问题就是:对于任意一种心理障碍,我们如何从已有的治疗方法中进行选择?
13.1 什么是心理障碍的治疗?
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治疗辅助人员也可以进行治疗
13.2 心理学家如何治疗心理障碍?
生活中的心理学:大多数人在哪里获得帮助
13.3 如何运用生物医学方法治疗心理障碍?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会推荐哪种疗法
13.4 如何比较心理疗法与生物医学疗法?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循证实践
第14章 从压力到健康、幸福
本章问题 “9·11”事件中消防员和其他人的反应与感受是人们在应激情境中的典型反应与感受吗?哪些因素能够解释人们对压力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
14.1 是什么导致了痛苦?
生活中的心理学:学生的压力
14.2 压力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模糊威胁的认知评估
14.3 谁最容易受到压力的伤害?
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14.4 如何将消极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生活策略?
生活中的心理学:行为医学与健康心理学
应用批判性思维 生活变化真的对你的健康有害吗
术语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照片版权信息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根据连续律,我们更喜欢将事物视为是连续的,而非脱节的或分开的。对那些我们很久没有遇见的人,我们通常会假设他们的人格没有发生变化,和以前是连续的。所以,即便我们与那个人的联系已经中断多时,但是我们依然会预期他还是那个以前我们认识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0页 -
下面有三种自我描述,请选择个与你最接近的描述: 1。与他人接近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别人,很难完全依靠别人。任何人与我距离太近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紧张,而且爱侣所想要的亲密程度总是超出我可以接受的程度 2。我发现自己喜欢与他人接近的程度总是超出他人愿意与我接近的程度。我总是担忧我的爱人不是真的爱我,或是担心她不愿意和我杲在一起。我想要与我的伙伴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有时这会把别人吓跑。 3。我发现自己能够比较简单地接近他人,而且觉得他人可以信赖。我并不常常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也不经常担心有人会离我太近。 你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我们意识到你很可能会非常容易的辨别出上述陈述中哪一个最好。但是,请你如实选择,因为这样能够让你更了解自己的依附风格,也能让你更了解你自己。以下是我们对于你所做选择的解读:如果你选择了第一个陈述,那么你的态度反映出了一种回避的不安全依附风格。在夏沃( Shaver)和海赞( Hazan)的样本中,有25%的人选择了这一选项。第二种陈述反映出了一种焦虑一矛盾的不安全依附风格。样本中,约有20%的人选择了这一选项。第三个陈述反映出了一种安全的依附风格,这是一种最普通的依附风格,样本中约有55%的人选择这一选项 这些风格对于今后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呢?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査,研究人员发现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风格在成年后会有几种后果: 具有安全依附风格的个人操有更加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大多数人的本质是好的,本意是善良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值得信赖的,是令人满意的。 具有安全依附风格的人对于工作安全、同事、收入和工作活动高到满意。他们更看重人际关系,而不是工作,并且从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最大的愉悦。 具有不安全的焦虑一矛盾依附风格的人情绪波动大,而且有妒忌心。他们总是觉得不太对劲,觉得不安全,而且在事业上不太容易获得进步。相比...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4章心理发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的人也喜欢 · · · · ·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终于啃完一本还算好啃的大部头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神经元在脑内传播速度到底是多少? | 来自李懋 | 1 回应 | 2021-01-2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9.4分 2008人读过
-
Allyn & Bacon (2008)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9.3分 236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9.0分 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2017修订)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炎铠 2020-11-02
基础心理学经典😜工具性,教材兼顾,读的过程酣畅淋漓
2 有用 瓦伦廷 2019-08-15
虽然叙述浅显易懂,但是涉及巨大的知识面,非常全面客观。满满的都是干货,将我过去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了一遍,让我用全新的视角注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非常值得仔细阅读
1 有用 李懋 2019-11-13
估计是篇幅所限 从第九章开始单独拿出来一章都可以跟这本大部头一样的厚!现代人不论学历高低 人均应该掌握的科普知识 尤其是那些心理障碍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
0 有用 玫瑰与糖 2021-03-21
不知道为什么 看的想哭
1 有用 哆来咪 2020-03-11
对我这个心理学入门者来说,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好读!当然专业术语让我头大……框架结构很棒,不愧是好教材,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的梳理特别有助于入门者对此学科的了解和理解。比之前读的某本教材好多了!
0 有用 玫瑰与糖 2021-03-21
不知道为什么 看的想哭
2 有用 炎铠 2020-11-02
基础心理学经典😜工具性,教材兼顾,读的过程酣畅淋漓
1 有用 哆来咪 2020-03-11
对我这个心理学入门者来说,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好读!当然专业术语让我头大……框架结构很棒,不愧是好教材,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的梳理特别有助于入门者对此学科的了解和理解。比之前读的某本教材好多了!
1 有用 李懋 2019-11-13
估计是篇幅所限 从第九章开始单独拿出来一章都可以跟这本大部头一样的厚!现代人不论学历高低 人均应该掌握的科普知识 尤其是那些心理障碍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
2 有用 瓦伦廷 2019-08-15
虽然叙述浅显易懂,但是涉及巨大的知识面,非常全面客观。满满的都是干货,将我过去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了一遍,让我用全新的视角注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非常值得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