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看房子的路上 短评

热门
  • 2 橙色🍊 2018-03-26 18:06:28

    很喜欢这种轻快的文章,很对味,大概是因为游历的方式相近吧。要说缺憾,那就是文中少了那些照片吧,不该放在最后的。

  • 0 momo 2022-01-26 03:24:29

    对老师的私心

  • 0 miao 2023-08-04 23:25:11 北京

    喜欢建筑又喜欢旅行的人应该会喜欢作者的文字。描述很细腻。也很长见识。读起来轻松愉快。

  • 0 姽婳 2023-01-03 06:42:10 江西

    被书名误导了,还以为是买房路上的人生百态,结果是文艺范的风花雪月

  • 0 蔡曼曼 2018-10-05 10:13:19

    半路放弃,许是我还未达到看这类书的水平

  • 0 是吗_ 2017-11-24 14:50:29

    书的尺寸规格比一般书要瘦长一些,很秀气的感觉。哈哈,可能是万老师专业的关系吧,有些关于细节的描述非常的细致专业,仿佛能看到cad施工大样图。书里还有些手绘的插图,喜欢~

  • 0 早醒的呆毛 2018-10-22 00:36:18

    旅行的书挺好读 在成都去重庆的车上开始看

  • 1 郑贝壳女士 2023-02-13 09:45:28 广东

    作为一名纯路人,当时被书名吸引而来,这真不是在讲“看房子”的一本书!读了几页以为是要讲建筑学、建筑设计行业相关常识和比较艺术感的感受,却发现作者每一篇里都在讲去看知名建筑的一路上遇到的人事物(问题是一点也不出奇不出彩!苍天啊!),还有对建筑设计大师们的印象记忆(完全路人的视角,看不出是一位大学讲师写的书,苍天啊!),实在看不下去了,多抓鱼转出!我不是这专业的学生和行业人士,没学过艺术,怪我!!!

  • 1 雪山上的彩虹 2017-11-08 16:50:58

    那天读完《在去看房子的路上》,喜欢!从一篇篇随笔中除了读到房子光和影的故事,还读到一座座城市的人文,读到发生在同这些城市有关的故事,读到作者那个时刻的内心感受,读到作者曾经所读过的书籍,透过作者的眼睛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在脑海里通过我的想象,一幅美丽的画面就那么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 1 小红马 2018-06-21 23:18:27

    拿着笔勾画看书,好像是增加了一份仪式感,所以才从11月份看到了6月份? 预习、记载、整理、写作、修改… 这样的旅行一趟下来收获应该是非常多了。从柯布西耶、密斯到不怎熟悉的王大闳、再到喜欢的西卫、妹岛,看到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作品的我想以后工作是与设计有关并且常常接触美的事物该多好!虽深知自己的能力,但也不想失去与美的东西打交道的机会呀!以后想去看看青绿色的日本、具有人情味的芬兰建筑、努力被各个新崛起的城市模仿的纽约客…可能从来没有认真旅行,所以对去过的地方毫无留念,并且没有再去欲望?想终结瞎拍、瞎玩、瞎转悠的旅游。

  • 2 喵那个咪 2017-11-15 21:53:10

    阅读本书极易对作者笔下的旅行心生向往,初听闻书名时更是直拍大腿,认为这个名字是极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万老师的文字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建筑和风景,而是一段旅程、一段经历、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关于建筑和建筑师的一些琐碎细节和怀想,则像藏在书中各个角落的小礼品,叫读者惊喜。

  • 1 Astron 2017-11-09 14:35:18

    人对空间的感受十分私人,听说从对某种空间的喜好可以看出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这本书对建筑物的描述,不论是它的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的空间构造、配色和布局等等,都会让我不停地想象。好像被吸进某个空间里,没有别人,可以坐在一张窗边的书桌前,盯着光柱里的灰尘看一下午。简直是专业发呆选手的天堂

  • 0 Elaine 2017-11-11 22:55:43

    翻看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带入进去。一栋栋精致的房子,让人向往。跟着作者文字,仿佛亲眼看见了大师们的建筑作品。除了文字本身,更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本很适合大家读的书,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可以带你的心飞向远方。

  • 0 2017-11-10 00:16:54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不仅仅只是看房子,不只是跟房子有关的故事,而更像一本建筑专业的书籍,但绝不像建筑理论书籍那般无趣、晦涩、难懂,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有趣的姿态,带你去体验每栋房子的不同人文背景,空间层次,色彩变化,丰富的表情,引人入胜又回味无穷!佩服万老师行云流水的文字,知识宽广又富有想象力的解读,以及颇具风范的插图!这书名字取名为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让你读完意犹未尽,你会期待有没有连载,也希望以后会读到续集。

  • 0 梅子 2018-03-17 15:49:09

    一直很喜欢万老师的文字,读起来不会有负担,但绝不是消磨时间,因为每读完一篇都会有专业和感悟上的启发与收获,都会有去更深入了解一个房子的好奇与激动。其实一直很好奇万老师在关于建筑之外的更日常的文字,相信一定也有独到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视角与感悟吧。

  • 0 JGreen 2018-02-20 00:16:20

    跟一般仅仅是知识性的建筑书籍不大一样,这本书的文字更像是文学随笔散文一般亲切地娓娓道来,讲述作者旅行路上与这些“房子们”之间的“故事”,有趣而自然亲切的方式、一边解读着这些建筑和景观的人文背景、空间层次、色彩比例、构造材料....... 一边讲述着卓有见解的关于生活关于旅行的感悟……如果说文字是思想对话的工具,作者笔下的这些大师们所作的“房子 ”,通过作者的思考和与之的情感交流,也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可以说更为深层次和本质层面的情感思想上的解读 ,让我对生活、对设计、对旅行、对建筑、对景观乃至电影和旅途中可能遇见的各种人和文化都有了新 的认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