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群的通过 短评

热门 最新
  • 19 Moridioteslres 2018-06-05 08:31:28

    “众僧白皙的无感动的面孔,直接暴露在众人面前,队伍突然右转,像鱼类的头颅一般唼喋而进。他们口中吐出的白气,在本堂白昼的博命中漂流”

  • 8 把噗 2018-06-01 14:49:52

    真实天才少年啊。

  • 7 叶隐 2018-05-13 20:07:00

    早年的短篇小说价值不大。可喜的是,尽管成年后试图摆脱年少时孱弱细腻的女性气质,但从小与文字相依为命造就的敏感仍是三岛日后的一笔财富。十七岁完成的《水面之月》,古典又弥漫悲伤之情的《花山院》,那种细腻到蒙上一层阴影的文笔一如初相见。《伟大的姐妹》能看到三岛祖母的影子,《魔群的通过》则似乎是《奔马》里今西那一群人的雏形。倒是《星期天》让人颇为惊喜,少有的明快与战后不适相映,可以与黑泽明《美好的星期天》对照来读。

  • 1 海带岛 2018-10-08 11:24:05

    应该只选10代作品集看看

  • 3 蕴塔 2018-07-04 16:01:53

    早期作品的通病是情感和理智都概念化,浮于表面,主线之外的描述要么不够多要么多得弱化了主线,拿不准分寸。但此刻三岛的怀疑与厌弃感已经能通过不同的角色互动表露出来,细腻、多愁善感、说服不了自己,令人怜爱。

  • 4 安东。 2018-06-21 23:34:42

    我有很奇怪的印象:上锁的房子于我是一双天蓝色的丝袜,而魔群的通过是一抹艳红唇色,是标题作里谈论死亡的酒客毫无责任感的约定。小说都应该是无责任的生物。年轻三岛的说教混杂着对幸福的否定,然而青春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虽有缺憾却充满活力的肉体,轻率易碎的天真,或如蒙恩宠的不幸。死亡成为一种必要之物。拉迪盖之死写科克托很有些惊喜,是纤细的、仿若透明的诗人。五星给星期天,对颜色的敏感度异常可爱。2018-040

  • 0 mate 2018-06-26 20:57:14

    看得出后来长篇的影子

  • 2 财襄 2018-11-10 01:03:53

    这本与上锁的房子那本短篇集,故事都不是那么出彩,甚至总是在故事即将开始时却给人猛然停止的感觉,仿佛写不下去故而草草了事,偶尔语言还是很不错的,长句子里不断给词语下定义,可以说是三岛理性基因的一大自然流露了。

  • 1 光恰似水 2018-07-19 22:00:09

    一些不成熟的小短篇,三岛确实少年成才,第一篇写自十七岁惊艳了

  • 1 十六 2020-04-22 20:03:13

    《山羊之首》《花山院》《星期天》。 早期作品很是清澈灵动,虽然略显稚幼,但风格初显,十七岁的《水面之月》足矣表明他的天才(虽然我不喜欢)。译后记里陈老师提到大冈升平说“诺奖杀死了两位作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怎能不多想一种可能。

  • 0 DEIRDRA 2019-02-12 23:06:16

    有闪光点,能体现天赋,但对比来讲还是略显稚嫩了(有几篇翻译让人读不下去

  • 1 远方の夏 2018-05-07 22:35:41

    《魔群的通过》《伟大的姊妹》《拉迪盖之死》三篇写得好,其他的读完就没什么印象了。除了那句“我即使被杀,也有着啥事都不干的权利”……可以说是我本人了。三岛的短篇可能还是差点意思。

  • 0 她还没有死 2018-08-20 14:00:51

    三岛早期的文字在梦境和现实之间摇曳 柔软且浪漫 和他的外在形象和政绩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

  • 3 吧唧 2019-09-22 12:29:52

    明显也能看出从早期那种言辞华丽慢慢蜕变成四两拨千斤的精炼,哪怕是其中有些乏味的篇章,也因为他写的语句而让人很想读下去,沉溺其中随波逐流。

  • 1 泉尘 2019-02-26 23:24:40

    三岛真的是天才少年啊。

  • 1 杨凡之 2019-10-24 22:29:20

    有几篇不错,其他的就…

  • 2 petrouchka 2018-07-28 12:50:00

    更年轻,锐利,清澈的三岛。真好看,同时感谢优秀的译者陈德文老师。

  • 1 老霸王夏天很好 2018-08-29 04:09:56

    这才多大就好优秀啊

  • 1 今天叫呱呱 2018-08-04 17:48:37

    “请你不要笑我太愚痴,只要我活着,总想逃脱某种樊篱。为此,连你都是一道障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