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不厌百回读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 danyboy 2018-04-28 08:30:33

    这是袁行霈对每一位读者都耳熟能详的一些古典诗词的赏析解读,内容通俗易懂,有的篇目还选入了中小学课本。因此,这本书是大众化的,适合那些对古典诗词有兴趣,又不愿意去读鸡汤、八卦或是脱离文本谈感想的书的读者。而对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相对较浅,但仍然可以温故。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诗词了,昨晚一首首翻阅,那些烂熟于胸的句子有许多击中了自己当下的处境,不免有些感时伤怀,袁行霈的赏析很严谨,绝不加戏,这种谨慎和含蓄,则更加触动了自己心底许多欲言难言的话,而所谓诗与人生,大抵如此而已吧。

  • 6 大甜甜~~ 2018-04-13 20:52:40

    比较一般,没有特别能抓住我的地方,偶尔有些闪光点,但或许因是袁先生讲义,很快跳走了。倒是葛晓音的前言挺好看。

  • 3 🧡勞小姐🧡 2018-05-21 09:46:52

    -_-看袁老師點評詩詞特別有意思,既深化和開拓了詩的意境,分析了整首詩到底是如何通過構思和提鍊來營造出意境的。還結合將詩的文本研究和文論研究結合起來,從中國古典詩歌的多義性、意象、詩歌的音樂美、人格美和自然美等多方面闡述了中國詩歌的藝術內涵。整本書既有乾貨,又有美感,補充了我對詩歌的理解和想像。實在大開眼界。

  • 0 黄不胖 2018-07-19 11:44:44

    我读这本书太晚,有些诗歌已经比较熟了。但是确实写的比较易懂,要言不烦,这是第一本让我能略微领会到周邦彦作品美感的书。

  • 0 Ashley 2018-05-20 20:30:10

    诗是无形画,赏析更耐读

  • 0 武川 2020-06-14 22:18:45

    品鉴诗歌,还得看大师之作。越是学识淹博,掌握的材料越是宏富,品味时越能细致入微。欣赏古典诗歌,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不然一首好诗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好在何处。当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充分了解一首好诗的时候,就会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艺术之美可以穿越千古,连接不同时代的心灵。大师教会我们鉴赏的方法,尔等需要刻苦努力。不下一番苦功,就难以体验古典诗词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好诗不厌百回读,常读诗,读好诗,享受诗意人生。

  • 0 Mcphee 2020-01-14 11:20:22

    中文系毕业的,谁人不识袁老大名呢?如高中老师课堂解析,字斟句酌,苦口婆心。附的几篇文章虽然成文较早,仍然耐读,可见治学之严谨。除个别长诗外,基本都背了一遍,但大部分又都忘记了,记忆力也是相当差。怀念每日一诗的平淡日子,近来烦心事颇多,无闲情逸致背诗了,唉。

  • 0 敦云™ 2020-03-15 22:24:16

    在读第二遍了

  • 0 星河~努力煮粥 2018-05-06 22:06:55

    数十首诗词的逐一解读。关于诗词,选取很有代表性,从先秦到宋代为主。

  • 0 没有标签 2018-06-03 14:44:06

    不如周汝昌,都是引用,给我一种作者都不觉得这些诗好的感觉。

  • 0 时间的玫瑰 2020-09-02 10:08:28

    我喜欢作者讲一些背景,一些文言解释,剩下来的意境自己体会就好。我一直以来很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画面感强让人顿生开阔之意的诗。看到后来书里解释时代变迁对诗人风格的影响,忽然觉得在人生失意或是低潮之时,读盛唐的诗,也许能借一点明朗壮阔的气势。

  • 0 朱棣 2022-02-12 11:22:45

    很不错的书,陶冶情操

  • 0 安恩暮戏 2022-02-12 23:09:59

    浅显易懂,很容易看进去,贴近语文教学中的诗词赏析。 课堂上分析诗歌,最讨厌公式化地谈主题,谈情感,又不得不谈。作者也说主题大体可分为几类,可一旦归类,诗歌的艺术性就大打折扣,有种“分析了这么多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袁先生又讲“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艺术感受。…把你的感受具体地结合诗句说出来,让别人也觉得这首诗好,也有同样的感受,或启发别人产生他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艺术分析”。从这一标准来讲,这本书还是欠缺的,考据有余而感受不足,算得上中规中矩吧。

  • 0 尤加利叶 2022-02-17 17:08:07

    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袁老师是我的偶像 2021.3.9

  • 0 飞来飞去的星星 2022-02-25 19:56:22

    好诗不厌百回读,大家的解读别有新意,附录也很是受益。从选篇上看,词中老杜周邦彦以4篇仅次于李白苏轼之后,颇为老杜不平😂

  • 0 糖紫 2022-03-07 00:29:41

    这本书的封面好美。我们对古诗词的艺术鉴赏力在中学时代达到巅峰然后就直线下降真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

  • 0 查拉图斯特拉 2021-10-16 13:06:32

    [未读此书,不知“陈词之新妙”] 周邦彦&李贺之作犹是如此. “鉴赏经验+生活阅历+知识水平=艺术鉴赏力” “[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 “解诗之文如画中之景,往往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动态镜头感” “初学者可当课堂,已有心得者可以发现文章中时时自带未点透的文献典故,专业研究者甚至可以揣摩如何写论文。” 袁行霈先生对“附会政治”&“纯逻辑分析”的批评,深得吾心,所谓“叟词隐语,微言大义;穿凿附会,深文周纳”是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