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幸免的书评 (30)

未读 2018-04-09 20:17:30

一位战地记者虚构的第二次美国南北战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问:早上你看见了什么? 答:看见尸横遍野,房子都烧成了灰烬。 问:联邦军还有人在那儿吗?或者,有没有联邦军人的尸体? 答:他们就跟从没来过似的。 问:你受伤了吗? 答:完全没感觉。 …… 问:战争期间,你还参加过别的战役吗? 答:没有。后来我向东走了两天,在克罗斯...  (展开)
临素光 2018-04-23 09:14:54

一名女性人肉炸弹的残酷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95年7月3日,一个26岁的高大女人,携带名为“速效”的新型病毒,进入庆祝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结束的“再统一日庆典”,引发长达十年的瘟疫,导致约1.1亿人死亡。 她是谁?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奥马尔•阿卡德的这本《无人幸免》,真实记录了一个天真活泼的6岁小女孩,如何成...  (展开)
猫七 2018-03-27 11:50:22

NPR关于《无人幸免》的作者采访: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不是想象,它是某种真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7年4月2日 摘自NPR,齐彦婧/译 时间是2075年,美国正深陷气候变化带来的洪灾之中。总统下令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南方各州脱离联邦,以求保护化石燃料产业。一场激烈的内战一触即发。美国实力大减,眼看位于中国及中东的新兴帝国插手其国内事务——墨西哥则占据了美国西南大部...  (展开)
Liang 2018-03-26 15:03:39

《纽约时报》书评:一部将战争报道和反乌托邦题材巧妙结合的佳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马尔•阿卡德的小说处女作《无人幸免》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混搭组合,它将不遗余力的战争报道与一种新兴的情节要素结合在一起,读者如果熟悉近日流行的青少年题材反乌托邦系列作品《饥饿游戏》及《分歧者》,那么对这类情节想必不会陌生。凭借这些相去甚远的素材,阿卡德出人...  (展开)
Moon 2018-04-25 17:41:27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战争,而是毁灭

未来是什么样子? 任谁都会畅想过自己的未来,都往往会对其赋予美好的期许,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国家呢?政治家也许会给予厚望,但是文学往往会对其满怀深重的忧虑。 2017年大火的美剧《使女的故事》就是这一典型的代表,这种反乌托邦的文学一直深得人们的追捧和探究热情,比较典...  (展开)
往往 2018-04-30 15:56:10

战争式的开端,毁灭性的结局

2074年,美国为了保护环境颁布了《可持续未来法案》,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分离主义恐怖分子刺杀总统以及南方示威者被枪杀,导致战争全面爆发,史称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 战争在任何时候都很残酷,它将许多家庭拆散,将人们变得懦弱、沉默、屈从、自私。“毕竟归根结底,究竟什么...  (展开)
掷弹兵小加图 2020-03-23 15:50:25

你必须用枪打赢战争,用笔打赢和平。

“我对总统团队的人说,要是我们再这样听之任之,要是我们只会点头微笑,放任他们把这场战争包装成君子之间势均力敌的争执,而不是一场因他们固守有害燃料而引发的血腥厮杀,那么,战争就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但是战争与战争是不一样的,正如暴乱与革命也是...  (展开)
yinn 2018-07-01 22:59:39

战争,无人幸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74年,气候恶化,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城市内迁,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在此背景之下,为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一则《可持续未来法案》相应颁布实施。继而,一系列流血事件相继发生,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全面爆发!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又真实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切斯特纳...  (展开)
钥匙扣 2018-06-16 17:52:03

战争--无人幸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旋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是无法消失的。 人类是一个多么好斗的种族啊,纵观人类诞生之初,就在进行战争,与大自然斗争的同时,人类也没有忘记了内斗,可以说,地球上的任何其他物种都不像人类一样好斗。大自...  (展开)
东篱 2018-06-08 22:29:30

那时,她还快乐

不得不说,这本书首先惊艳我的,是作者简介:奥马尔·阿卡德,战地记者,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埃及开罗……what?1982年?!原谅我,立马想到的,是那篇饱受诟病的网红“焦虑文”标题——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讲真,真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以上是题外话,下面进入正题。 这...  (展开)
Fran 2018-04-27 08:29:17

战争中,没人能置身事外,没人能幸免于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拿起来就无法放下的虚构作品,大概是因为作者曾担任过战地记者的缘故,这本书并不像小说或虚构作品,四个时间段贯穿了萨拉特的一生及二十年战争,加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这一战争的其他文件,生生多出来了一些纪实感。 可能对世界格局了解的太少,我始终不是很相信,战争的起因竟...  (展开)
老教授 2018-04-25 17:28:13

《无人幸免》:这场美国“二战”是对特朗普时代的警告

美国又一次耀武扬威。 继2018年3月的中美贸易战后。四月,美国对叙利亚发起“精确打击”,由头是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违背人道主义。这起冲突争议重重,有学者指出:人道关怀只是幌子,发生在叙利亚的战争,是美国与俄罗斯的代理人之战,特朗普不能坐视亲俄政府统一叙利亚,...  (展开)
左开 2022-05-28 11:56:51

Allowed to be Happ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一步步逐渐深入并以自己的观念去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始终都无法挣脱对《The Last of Us(最后生还者)》的联想,这个印象伴随着断线相接的阅读日趋加深,直到我此刻将它读完后就立刻开始写下方才积累又很快消退的感想时,它已经完全被我与另一种毁灭绑定在一起。《无人幸...  (展开)
annie 2022-05-12 00:22:44

“请你原谅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萨拉特与哥哥西蒙的最后一次对话中,她反复请求他“原谅她”。关于萨拉特最后为何送走了侄子却放任兄嫂死于瘟疫的一点个人理解: 首先,可行度不高,送走两个有独立自主意志的大人会导致偷渡的难度大大提升;更遑论她嫂嫂是个精明的实干家,已经做好了在战后土地上大展宏图的准...  (展开)
左开 2022-04-23 16:11:04

暂时的读前小感想

第一次听闻它是在哪儿来着?早就记不清了,大约还是在网络上吧;而我第二次再接触它时,已是在图书馆的新书展台上亲手翻动,那时刚被推上舞台的它散落在一堆新书里,还是全新的,与久远逝去的岁月相反,它是越回首越新鲜,因为当时的我还只是被它“理所当然”的卑微想象所吸引...  (展开)
飘荡的果壳 2020-11-06 15:45:37

假如美国真的发生内战?这部现象级科幻小说,和美国的现实联结细思极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外国人写的反乌托邦小说《无人幸免》。 《无人幸免》是埃及裔加拿大作家奥马尔·阿卡德的第一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大获好评,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因为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照应着美国日渐分裂的现实,更是为这本书的畅销增添了不少助力。 这本...  (展开)
骆三分 2018-06-17 20:19:24

故事里的毁灭,距离我们生活的真实只有一步之遥

17年底,反乌托邦大剧的《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过的一句话被作为预言般争相转载。 “这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曾真实地发生过。”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奥马尔·阿卡德的处女作《无人幸免》,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即将抵达的未来。 一个战地记者构...  (展开)
enkin 2018-06-16 17:39:08

掠夺是战争的由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对战争存有恐惧吗?无论是古代战争里面手持冷兵器互相搏命的人海战术,还是现代战争的高科技热武器令人胆寒的精准打击,战争对于社会基础的最底层平民来说是很值得畏惧的,伤亡和流离失所是战争来展现自己的危险性的一种表现,对于少数人来说,战争可能是发达的机会,但是战...  (展开)
忆秋 2018-06-11 22:55:32

那时,我还快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无人幸免》是担任战地记者十年的奥马尔·阿卡德的第一部虚构作品,他大胆的想象了一场发生在未来的关于战争的美国的噩梦,其题材大胆,写作手法新颖。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相同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胜利者,战争让人流离失所,战争让人家破人亡。 2074年,美国。环境...  (展开)
夏瑜 2018-06-10 15:41:28

这样的悲剧其实一点都不遥远

选择这本《无人幸免》拿来读并不是偶然,封面上便已然注明2074-2095年是美国的第二次南北战争,我相信这样的科幻题材故事,最能揭示眼前现实的残酷。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成长和生活的这个年代恰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物质和精神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我们的世界...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0条)

订阅无人幸免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