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3年度榜单
2023年度报告
《变老的哲学》的原文摘录
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但想要尝试作为变老人体验他们的状态真相的人,虽然放弃了欺骗,却无法摆脱那种含混,这种含混最终都作为公开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他接受了消灭,知道在这样的接受中只能靠起身反抗时间来保存自己,但他的反抗已被判定为失败——这正是对不可改变之事的肯定,也是接受。他对消灭说不,同时也说是,因为只有在毫无根据的否定中他才能作为他自己面对那不可避免之事。他没有在去除自我的规范性的孤独中失去自我,也不在疯人院里寻找栖身之处,他不用青年的面具或者谎言重重的老年伊甸园欺骗自己。社会裁定他是谁,他就是谁。他是什么?是虚无。而在承认这种“无”的同时,他又成了“有”。通过他人的目光他让否定成了自己的事情,并起身对抗。他投身于无法完成的事业。这是他的机会,也许也是他在尊严中真正老去的唯一可能。 (
查看原文
)
苏野
3赞
2018-04-05 10:54:49
—— 引自第112页
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时,我们始终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只有含义具备公共性的词语才能使我们的体验获得广泛的理解;另一方面,太具备公共性的词语却会使我们体验的本己性和独特性受到损失,写作者、艺术的创造者们因此追求用更丰富、更细膩、更复杂的符号来准确地传达经验。然而,符号始终处于外在的公共空间中,否则它就不能成为符号,它也就始终和它试图加以表达的人的主观经验处于两条平行线上。 (
查看原文
)
FACT
1赞
2018-06-07 22:22:14
—— 引自章节:代序
所有被叫作疼痛的感觉都不一样,所有被叫作死的过程都不一样。我们尝试表达,但每一种表达都言不及义;我们试图理解,可每一次理解都撞上不可逾越的高墙。 (
查看原文
)
FACT
1赞
2018-06-07 22:24:51
—— 引自章节:代序
公共语言从根本上不可能等价于主观体验,理解总是会遭遇界限。 随着自然科学和经济理性试图获得解释一切的普遍效用,精神界限之内的领域才开始萎缩,其结局将是人类生活普遍的空洞与贫乏。 (
查看原文
)
wallflower
1赞
2019-03-02 18:47:46
—— 引自章节:代序
20世纪的语言学家们早就达成共识,不是人的思维用语言去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语言塑造着人的思维。并不存在思维与世界之间以语言为中介的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思维、语言、世界处于同一个层面--世界不是由所有外在客观对象构成的集合,世界就是我们感受到的、被我们用语言描述的那样,而这些感受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才能被理解。 每个人都在用他在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接受的一套知识体系、文化背景来理解世界,这些局部性、时代性的知识和文化使用各自不同的符号系统。每个人都在年轻时接受了这样一套符号系统,用其描述和理解世界,青年时期的流行时尚、社会思潮、艺术潮流以及意识形态、习俗规范均属于此。这些系统一旦被接受,就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根深蒂固,难以废弃,及时个人试图接受新的符号系统,也没法完全抹去旧系统的影响。变老的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社会变迁,旧的系统被新的系统替代,用新符号描述的世界让老人感到陌生、不再理解,他想要学习新的符号以便再次融入世界,却处处碰壁,被拒之门外,而重新学习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过去。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代序:理解他人的可能与不可能丨杨小刚
我们和钟表与日历上的时间并非处于理性的关系中。在我们的时间里我们也从来没有确定的认识,这个时间却造就了我们的整个自我。我们度过或无趣langweilig或欢快kurzweilig的日子,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无拘无束地把这说出来。但当我们试图再次回顾那时的无聊或欢快时,却发现事情并不奏效。在单调的无聊中度过的完全不是一段长的时光lange weile,反而是一段极为短暂的时间,这段时间在我们的记忆里收缩,如一潭死水。而欢快的时光,因为充满了各种事情,我们会觉得它如此悠长、如此丰富。时针规律地转动。然而时间的步伐不是等距的。我在实践中和时间一起迈着步子,并想象着,我是这个生命的一个不甚勇敢却循规守矩的士兵--直到我认识到,我有时气喘吁吁地追逐者,有时又蹑手蹑脚地走动着--一个懒虫,一个逃兵。 时间存在吗?荒谬!时间一直咋我们自身之中,就像空间在我们周围。我们很难置之不理,就像对我们的此在,即使它也是一样没有人能完全想明白的东西。我们没法抓住它吗?我们可以。我们在变老中找到时间,时间作为重现的时光,在记忆中被获取、保存,我们也由此潜入永恒。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此在与时间的消逝
变老是种疾病,一种没有任何康复希望的疾病。我们会生病,然后在医学意义上的“康复”,然而在康复之后变老的我们再次发现自己始终处于有机体螺旋线的底端: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健康了。变老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境况一般要在逆境中才能被察觉,谁若说“我感觉挺好”,他自然已经不再完全对自己的状态满意,就像号称觉得自己年轻的男人,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年轻男子了。只要他确实完全拥有他的力量,身体健康、毫无顾虑地生活,他就“感觉”不到。 变老的人却愈加接近一个无世界的自我。他的一部分通过由精神和身体的记忆收集的过去变成了时间,另一部分逐渐成为他的身体。 我们在疼痛中,尤其在每一个都愈加频繁地加给我负累的衰老中才如此正确地发现了身体,因为它如其所是承受着,不再能迈向和融入世界和空间。身体就像变老的人在自身中分层的时间一样,是真实的自我。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变成自己的陌生人
所有人总有一天会体验到,他们不再理解世界了。社会年龄的这一方面:最宽泛含义上的文化衰老,表现为一个极为漫长,一点也不戏剧化的连续认识进程。最初经常出现的是一种迟钝的方案,这种反感针对变老的人口中的时代的“文化行话”,他会抵制如下问题:是否会使用这样的行话,还是只是用一种早已过时的语言,而不是他想象的一种纯粹的语言,语言本身。他阅读杂志书籍时会伴有一种轻微的不快,他会以拒斥的态度顺从地谈论时尚、风雅派头、各种主义和语言上的装腔作势,谈论他私下里常常否定的东西,因为人们不愿意带着一种落后的顽固站在一边。这种对新事物和不习惯的事物完全琐碎的抵制对于熟知精神史的人来说是一种再熟悉不过的、反复出现的现象。 如果他试着接受新系统,必定要以其个人系统的崩毁为代价,那么他就放弃了昨天尚是他自己的东西,在准确意义上失去了本真。事情自有它自身的连贯性,新符号及其关系总是对那些参与到其发明与安排之中的人才有完全的有效性,并只对他们开放,只有通过创造新符号才能掌握新符号。从前的陌生客人将总是和置身未知交通符号系统中的司机一样千辛万苦才找准方位。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不再理解世界
他们今天必须相信,这是因为他们属于昨天,在昨天很流行,这意味着,被大众习俗消费,并因之贬值。 对于变老的人来说,不仅身体从承载变成了负担,变成了负累,文化也是如此,就像机能不全的心脏,敏感的胃,虚弱的咀嚼器官,艰苦与新老,每天都必须要学习新的符号和新的系统,更是格外辛苦。 密集的信息让人间接地意识到,每一个新的符号系统刚一出现,就会在极端简化后擅自谈论一种宽广的公开性,它将自己简化为缩写的口号,渗透进最低层级的谈话,以一种别扭的方式普及开来。在文化层面变老的人愿意付出每一分他能想到的努力,可他永远做不到“入时”。..他必须看到,产生、流行和贬值的过程正以越来越快的节奏进行着。他辛勤的学习毫无指望,在每时每刻都显示出别的特征、无法追赶的动态超系统(即时代精神)和他经过数十年持续发展而形成的个人系统之间,总是会挤进越来越多的系统,导致他自己的系统被逼得越来越远,最终连他自己都几乎难以辨认。...他必须承认加速是一种本真的现象,他甚至把他曾经称作时尚和附庸风雅的东西都一同考虑进加速的本真性中。...他对新纪元精神的每一次让步,都让他的世界中的一部分变成废墟,被推倒,就为了在原址上建一些脆弱的新公寓。...每一种个人文化系统的核心部件都在青年时期成型,呈现出活力和敏感度的变化曲线。变老的人在被同辈人的负担文化压迫后,就会承受一种前所未有、无可替代的自我与世界的丧失。 对于文化上的衰老就像对于胜利上的衰朽一样没有任何对抗的办法,它是彻底的坏消息,是终点的宣告。一个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每一次凋谢都是死亡或者死亡的象征。人的生存被死亡包围,它朝向死亡,只有通过死亡才接受其 意义,他的生命便具有包含这一矛盾的特性,以令人压抑的方式存在北仑,他的生命不得不死去。 新系统就在那,变老的人必须不抱丝毫希望地、日复一日地一再尝试解码它们,直到终点。在这里他必须在进行没有指望的自我超越的同时接受和拒绝他...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不再理解世界
死亡什么都不是,就是虚无,毫无意义。我的语言的界限是我的世界的界限,但我的世界的界限也是我的语言的界限。 每一种惧怕都是对死亡的惧怕,每一种关怀都应该在死亡面前守护我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所做的事”,这是面对死亡的自卫。我们的整个生命都在避免不可避免的事情的荒谬辛劳中消逝:我们在“死”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越靠近最后一口呼吸,也就越绝望地对抗那个东西。 所有人都在变老时与死亡达成妥协。没有平静,只有妥协,一种麻木的妥协。麻木的妥协是害怕与信任、反抗与放弃、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平衡,它们被建立起来却摇摇欲坠,它们被严重扰乱,只是不同情况下程度不同。对于变老的人而言,死从一件普遍客观的事情变成了一件个人化的事情,他试图将因为统计和医学发现而明了的对高潮时刻的切近中性化,途径便是一种每一天都变得更不理性,也更不相信自身的信任。 与死共生的意思不是把握对自身有限性的认识,也不是习惯虚无的无意义。习惯只是在空洞和错误的期待中,在自我欺骗中的某种联系。 变老的人具有一种在每一次为环境所迫的时间感中立身的惊人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会很容易获得平衡。在记忆中他将逐渐变成时间,因为时间和空间都从他身上抽离。不再谈论“朝向未来的时间”,死亡,对每一种什么东西的否定,是等待的目标,废除了未来这个范畴的含义。未来,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东西,是被经历的现实中的空间;变老的人失去了空间,也随之失去了未来。他为此换来的是一种不清不楚、说出来很凌乱的时间上的冷漠感。这种冷漠没有消逝,相反,它包含着他的惧怕,但让他可以忍受这惧怕。他回望变冻着的年代北京和生命阶段构成的过去,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他的尺度和分量。曾经的任意时段在他面前都显得极为微小,而同样长的时段在他那伊宁下不确定的未来中却完全无法忽视。(失去了时间的密度) 在变老的人第一次察觉到自己在变老时,就意识到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出境,他与这种处境达成了谎言式的妥协... (
查看原文
)
蛋黄焗南瓜
1赞
2020-07-18 16:00:44
—— 引自章节:与死共生
积极的度和有尊严、不抱的变老有两方面。人们可以追随变化,这是自我欺骗最热的花招,“和年轻人一起保持年轻”。社会通过各种福利设施给予强有力的帮助。生活从四五十岁开始。在加利福尼亚,五十五岁时可以快乐地退。女性在经期之后可以获得性说。人靠衣装,您穿着显年轻,您就是这样。社会将变老之人束缚在不可改变的存在的紧身衣里,或者将他们完全从经济活动中排除出去,以此来消灭他们;它敦促他们消费他们的老年,就像消费他们的青年一样。诱惑是巨大的,因为向社会屈服的人最终在这里或那里抓住了世界的一个小碎块。有的人穿着年轻入时,与年轻人结婚,六十岁时气喘呼呼地跳着舞。其他人迈着疾逐时间,尽可能跑到它前面,在尷尬的顺从中为世界空间的胜利兴高采烈,不听话的淘气鬼和据说可以让他充满热情的新小说,尽管就像冯塔纳说的,这需要他安静下来。光彩灿烂地保持年轻的人没有与社会达成共 (
查看原文
)
蓝道_RANDALL
1赞
2021-03-29 10:00:41
—— 引自章节:他人的目光
Der natürlich-unnatürliche Tod ist größer als Gott. (
查看原文
)
91.7
2015-07-13 04:29:23
—— 引自第50页
对他人死亡的经验是每一种否定的故而也是辩证的思考的前提,但同时也是对所有辩证法的拒绝:否定之否定的否定。 P160:唯一真实的就是死亡,因为它是一切未来的未来。……它完满而空洞的真理,它不现实的现实是我们的生活无意义的完成,是我们对于只有在离世的虚无中才能完全主宰的生命的胜利,是我们彻底的土崩瓦解。 P174:死从死亡而来才成为死。 P185:在变老时我们终将与死共生。……在我们年轻时死亡病毒还不够猛烈,那时候我们知道它,却与没多大关系。随着变老的进程,它开始发挥威力。它成了我们的事情,我们唯一的事情,即便它什么都不是。 (
查看原文
)
苏野
2018-04-07 23:09:24
—— 引自第161页
关于死亡,人们除了重复千篇一律的连祷之外,并未逼近死亡一步。不过,这种种困境也许表明了更深层次的真实。20世纪的语言学家们早就达成共识,不是人的思维用语言去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语言塑造着人的思维。并不存在思维与世界之间以语言为中介的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思维、语言、世界处于同一个层面——世界不是由所有外在客观对象构成的集合,世界就是我们感受到的、被我们用语言描述的那样,而这些感受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才能被理解。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29:07
—— 引自章节:代序
每个人都用他在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接受的一套知识体系、文化背景来理解世界,这些局部性、时代性的知识和文化使用各自不同的符号系统。每个人都在年轻时接受了这样一套符号系统,用其描述和理解世界,青年时期的流行时尚、社会思潮、艺术潮流以及意识形态、习俗规范均属于此。这些系统一旦被接受,就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根深蒂固,难以废弃,即便个人试图接受新的符号系统,也没法完全抹去旧系统的影响。变老的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便是随着社会变迁,旧的系统被新的系统替代,用新符号描述的世界让老人感到陌生、不再理解,他想要学习新的符号以便再次融入世界,却处处碰壁,被拒之门外,而重新学习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过去。语言或者说符号的演变也通过变老被生动地凸显出来。埃默里的敏锐在于,他指出这些符号系统都是一个个相互分疏的亚系统,它们共同隶属于一个超系统,亚系统之间的重叠、排斥、远近亲疏和相互更替都是超系统的自我运动,这个超系统曾经被黑格尔用“时代精神”来指称。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33:45
—— 引自章节:代序
想要理解他所记叙、呈现的那些生存经验,靠人类共同的生理基础、基本的共情能力是不够的,看到人痛苦、衰弱,感到难受是最浅显自然的反应,但痛苦绝不仅仅如此——“凡受过酷刑的,对这个世界都不再会有故乡的感觉”。要理解在痛苦、衰弱背后更深厚宽广的生命和历史背景以及与之夹缠在一起的种种生命体验,还需要知道更多,需要了解用来描述这些体验的符号系统——在埃默里这儿便是萨特的存在主义。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36:03
—— 引自章节:代序
“一个知识分子,如我理解的,是一个在广义上的精神脉络里生活的人。与其相联系的是一个本质上人本的或者说人文学科的世界。他有良好的审美意识。秉性和能力驱使他进行抽象思考。思想史上的一系列景象在每一个合适的时机都会在他脑海中浮现。”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38:42
—— 引自章节:代序
分析哲学家自认为获得了对意识现象进行描述的严格性,却是是以人类意识的丰富性为巨大代价的,他们完全忽略了正是因为符号系统的复杂多样,人的意识活动才存在无限可能。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41:30
—— 引自章节:代序
理解是为了尊重,即便总是存在理解的不可能,做出理解的尝试也已是尊重。 (
查看原文
)
FACT
2018-06-07 22:42:04
—— 引自章节:代序
……尤其因为其系统理论而被德国人成为“当代黑格尔”——一个哈贝马斯也获得过的称呼…… (
查看原文
)
Ex
2018-06-13 10:42:55
—— 引自第13页
<前页
1
2
后页>
>
我来写笔记
>
变老的哲学
作者:
[奥地利] 让·埃默里
副标题:
反抗与放弃
原作名:
Über das Altern. Revolte und Resignation
isbn:
7545914325
书名:
变老的哲学
页数:
216
出品方:
三辉图书
译者:
杨小刚
定价:
42.00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装帧:
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