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希特勒的最后反攻
译者: 董旻杰
出版年: 2018-6-1
页数: 516
定价: 7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63531
内容简介 · · · · · ·
1944年,自诺曼底登陆以后,纳粹德军在西线战场遭受了一连串重创。到了1944年末,德军与盟军战势发生了微妙转机。盟军节节进逼但是已呈疲态,德军步步后退但是精锐尚存。希特勒犹如困兽,急于摆脱困境扭转西线态势。他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集中全部兵力发动一次大胆突袭,拿下安特卫普,就可以撕裂英军和美军的分界线,制造一次新的“敦刻尔克”危机。
大部分德军将领质疑这个计划。在缺少装备、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此“豪赌式”投入能否一战取胜?他们似乎已经绝望地看到苏联红军从东线挺进柏林家园。另外一部分忠诚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卫军,则期待这场绝地反击能够使德意志帝国“涅槃重生”。大量新式武器、先进坦克被派上战场,铁与血的激烈碰撞,点燃了被冰雪覆盖的阿登高地。遭到突袭的盟军深陷德军2个集团军的围攻,担心被德军报复的比利时平民匆忙逃离家园,甚至连巴黎都感受到了恐慌。
【...
1944年,自诺曼底登陆以后,纳粹德军在西线战场遭受了一连串重创。到了1944年末,德军与盟军战势发生了微妙转机。盟军节节进逼但是已呈疲态,德军步步后退但是精锐尚存。希特勒犹如困兽,急于摆脱困境扭转西线态势。他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集中全部兵力发动一次大胆突袭,拿下安特卫普,就可以撕裂英军和美军的分界线,制造一次新的“敦刻尔克”危机。
大部分德军将领质疑这个计划。在缺少装备、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此“豪赌式”投入能否一战取胜?他们似乎已经绝望地看到苏联红军从东线挺进柏林家园。另外一部分忠诚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卫军,则期待这场绝地反击能够使德意志帝国“涅槃重生”。大量新式武器、先进坦克被派上战场,铁与血的激烈碰撞,点燃了被冰雪覆盖的阿登高地。遭到突袭的盟军深陷德军2个集团军的围攻,担心被德军报复的比利时平民匆忙逃离家园,甚至连巴黎都感受到了恐慌。
【编辑推荐】
1、 再现二战经典战役,想要了解二战的读者,会被这里的真相震撼到难以入眠。
1944年是二战进程至关重要的一年。西线战场纳粹德国濒临崩溃,希特勒投入90%精锐绝地反击,结果“守卫莱茵”作战没有挽回西线战势,反而加快了盟军进攻柏林的日程。
2、 全新视野解读真实二战,二战不是冰冷的死亡游戏,而是又燃又让人痛心的历史记忆。
看点一:德国仅存的军事将领对阵盟军三大军事将才,战争谋略与军事才能激烈交锋;
看点二:防守薄弱的美军新兵遭遇德军精锐重兵突袭,处处是绝境,普通士兵如何找到生存下去的转机?
看点三:德军新式武器重装投入,铁与血的激烈碰撞,点燃冰雪覆盖的阿登高地。
3、 军事写作终身成就奖得主、650万读者认可的二战史畅销作家,继《保卫斯大林格勒》《攻克柏林》《诺曼底登陆》之后又一力作,已被提名法国四大文学奖之一美第奇奖。
4、 国内阿登战役资深研究者担纲翻译,一一核查作战图、战斗序列表、德美英军衔列表
5、 亲历者口述,战场实地考察,集结一手档案资料,无一人无出处的真实二战。
【媒体推荐】
如果有什么特征能够将安东尼•比弗与其他的历史学家区分开来——撇开他天生擅长讲故事这一点——那一定是,他并不畏惧直视那些令人不适甚至恐惧的话题,他的讲述方式不会吓退我们。比弗的作品很少带有主观评论,他就像维吉尔一样带着你穿过地狱:不用担心深陷可怕的困境里,比弗会带领你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经历了这段旅程,你会变得更加豁达。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作者
混乱的战斗场景、可怕的人员伤亡,这些在安东尼•比弗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只要读过比弗所描述的这场激战,我们肯定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来自欧洲和美洲的年轻生命相互厮杀。弗洛伊德已经警示过我们,文明与原始本能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界线。《1944阿登战役》则让我们再次重新审视现代世界。
——《华尔街日报》
作者简介 · · · · · ·
[英]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
“二战”历史畅销书作者,西方媒体称他为“大众阅读时代最畅销的战争史学家”。
安东尼·比弗师从战后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权威约翰·基根,他曾在皇家第11轻骑兵队服役,之后投身于历史非虚构写作。他的作品主要关注“二战”与战后世界,这些作品给全球700万读者带去灵魂震撼,荣获了历史学界乃至世界文坛的多个重量级奖项。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克里特:战斗和抵抗》(1991),荣获朗西曼奖;《保卫斯大林格勒》(1998),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霍桑顿文学奖;《攻克柏林》(2002),荣获第一届朗文历史基金奖,这本书在7个国家位列畅销榜榜首,在9个国家位列榜单前5,BBC《时代瞭望》以该书为脚本,特制了一档节目;《D日:诺曼底登陆》(2009),这是安东尼·比弗另一本轰动全球的畅销著作,被英国皇家联合军种...
[英]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
“二战”历史畅销书作者,西方媒体称他为“大众阅读时代最畅销的战争史学家”。
安东尼·比弗师从战后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权威约翰·基根,他曾在皇家第11轻骑兵队服役,之后投身于历史非虚构写作。他的作品主要关注“二战”与战后世界,这些作品给全球700万读者带去灵魂震撼,荣获了历史学界乃至世界文坛的多个重量级奖项。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克里特:战斗和抵抗》(1991),荣获朗西曼奖;《保卫斯大林格勒》(1998),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霍桑顿文学奖;《攻克柏林》(2002),荣获第一届朗文历史基金奖,这本书在7个国家位列畅销榜榜首,在9个国家位列榜单前5,BBC《时代瞭望》以该书为脚本,特制了一档节目;《D日:诺曼底登陆》(2009),这是安东尼·比弗另一本轰动全球的畅销著作,被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授予威斯敏斯特奖章。《1944阿登战役》(2015)是他的最新畅销著作,已被提名法国四大文学奖之一的美第奇奖。
因其在历史、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4年美国政府授予他普利兹克军事博物馆&图书馆文学暨军事写作终身成就奖,2017年英王授予他爵士勋章。
目录 · · · · · ·
地图战术符号图例 Ⅰ
中译本序言 Ⅶ
第1 章 胜利的狂热 1
第2 章 安特卫普和德国边境 20
第3 章 亚琛之战 34
第4 章 冬季战争来临 48
第5 章 许特根森林 68
第6 章 德军的战役准备 99
第7 章 情报工作的失误 123
第8 章 12 月16 日星期六 140
第9 章 12 月17 日星期日 168
第10 章 12 月18 日星期一 198
第11 章 斯科尔策尼和海特 219
第12 章 12 月19 日星期二 229
第13 章 12 月20 日星期三 254
第14 章 12 月21 日星期四 277
第15 章 12 月22 日星期五 290
第16 章 12 月23 日星期六 305
第17 章 12 月24 日星期日 326
第18 章 圣诞节 347
第19 章 12 月26 日星期二 360
第20 章 盟军的反攻准备 373
第21 章 双重意外 393
第22 章 反 攻 412
第23 章 推平突出部 432
第24 章 总 结 447
致 谢 455
附录A 军衔列表 458
附录B 阿登战役双方战斗序列 462
附录C 缩略语 487
注 释 489
Ⅳ
· · · · · · (收起)
喜欢读"1944阿登战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1944阿登战役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1944阿登战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战争 (1997xhp)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历史系 (功夫兔子)
- 新思文化[THINKR](已出书目) (Yursler_钰)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1944阿登战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怪兽很悠闲 2018-08-16 09:22:09
三星半 翻译流畅,里面的注释算是锦上添花,但是看了科尼利厄斯的《最长一天》《最后一役》后,对比下感觉此书并不出彩,大概是这本书发生的场景更大,不断出现的队伍调度,使读者再阅读过程不得不数次查阅书中的地图来理清相关位置,但看完后反而期待安东尼比佛的其他书籍,不过从这本书中也不难看出希特勒对胜利抱有的最后幻想,低估了美军抵抗的勇气,以及动用己方所剩无几的燃料,再缺少出类拔萃的指挥官,发动一场无望的战... 三星半 翻译流畅,里面的注释算是锦上添花,但是看了科尼利厄斯的《最长一天》《最后一役》后,对比下感觉此书并不出彩,大概是这本书发生的场景更大,不断出现的队伍调度,使读者再阅读过程不得不数次查阅书中的地图来理清相关位置,但看完后反而期待安东尼比佛的其他书籍,不过从这本书中也不难看出希特勒对胜利抱有的最后幻想,低估了美军抵抗的勇气,以及动用己方所剩无几的燃料,再缺少出类拔萃的指挥官,发动一场无望的战争,同时东线党卫军把在东线残杀无辜的习性带到了西线,最终造成了双方对待俘虏毫不手软的畸形循环链 (展开)
0 有用 サー 2020-04-10 20:10:36
战争荒谬 细节有趣 翻译有时难啃
0 有用 天真与经验之歌 2020-02-25 23:27:14
第一本战争史的书,读起来非常吃力,作战图根本看不懂。双方的进军路线,战略思想基本搞不明白。乐趣有两点,一是看看二战们士兵们的日常是怎么样的,二是力图在战争的残酷中挖掘人性的善良,就如同1914年的那个圣诞节那样。书中确实也有几个触动人心的几个故事,德军侦察队拦下一辆载着美军负伤军官的吉普车,看在那位军官身份重伤的情况下,士兵们允许这辆装甲车通行了。又一是,圣诞节时,德军士兵在卢森堡饥寒交迫,但是仍... 第一本战争史的书,读起来非常吃力,作战图根本看不懂。双方的进军路线,战略思想基本搞不明白。乐趣有两点,一是看看二战们士兵们的日常是怎么样的,二是力图在战争的残酷中挖掘人性的善良,就如同1914年的那个圣诞节那样。书中确实也有几个触动人心的几个故事,德军侦察队拦下一辆载着美军负伤军官的吉普车,看在那位军官身份重伤的情况下,士兵们允许这辆装甲车通行了。又一是,圣诞节时,德军士兵在卢森堡饥寒交迫,但是仍然很少发生持枪抢劫当地居民的事情。 (展开)
0 有用 Die Katze 2019-12-24 19:26:01
比弗这本也就故事书水平。
1 有用 王小差🐺 2019-05-27 12:08:02
十分详实和硬核的战史书籍,全面剖析了1944年阿登战役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考据全面详实,译者的校对同样令人尊敬。这本书另外最印象深刻的地方为,直言不讳的指出了盟军内部的裂痕,军方与流亡政府、美军与英军,各种矛盾在德军败退之际逐渐暴露。作者很幽默的穿插着海明威和塞林杰两位大作家的战地见闻。全书重点章节是围绕巴斯托捏展开的攻防战,壮哉101空降师向死而生,screaming eagles!
0 有用 真昼颜 2022-02-02 13:30:42
印象深刻的阿登战役的书
0 有用 老韩烟枪 2021-09-19 15:39:35
也许存在少许史实上的争议,但本书的翻译和制作都属上乘。一本好的战史就应当列举详尽的参考资料并且呈现清晰的作战态势图。光凭借这两点已经超越市面上大部分作品。 本书采用了类似《最长的一天》的全景式描写,好处是让人对阿登战役中的作战过程有了更具象的了解,不同人物的刻画也是生动形象;缺点是在部分章节叙述略显混乱了。 我是很喜欢作者在战史的叙述中穿插的那些小细节的,例如作战结束后,比利时的难民们回到满目疮痍... 也许存在少许史实上的争议,但本书的翻译和制作都属上乘。一本好的战史就应当列举详尽的参考资料并且呈现清晰的作战态势图。光凭借这两点已经超越市面上大部分作品。 本书采用了类似《最长的一天》的全景式描写,好处是让人对阿登战役中的作战过程有了更具象的了解,不同人物的刻画也是生动形象;缺点是在部分章节叙述略显混乱了。 我是很喜欢作者在战史的叙述中穿插的那些小细节的,例如作战结束后,比利时的难民们回到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家园,连燕子都找不到自己的窝了。这样的文字实在让人为作者文字中包含的人文关怀所感动。 (展开)
0 有用 断马 2021-04-28 07:59:58
多打一星是因為作者寫的是軍事歷史,不是美軍中流砥柱史。
0 有用 Jaguar 2021-01-06 19:46:14
战争由胜利者书写?战争其实由资本书写。 没有太多的作者性,对战争事实的堆砌和整理近乎熟练工,对大众生死存亡的关怀没有真正进入人心,对最高指挥层的矛盾与抉择也没有深入分析,但是能把这种工作做的如此熟练,也可谓技矣近乎道。
0 有用 人民委员尼基塔 2020-12-27 19:48:39
一般般,多亏翻译给力,纠正了不少原书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