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而阅读》的原文摘录

  • 你可以在书中找到一切,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轻易在刚刚好的时间找到合心意的那本书,遇见一本你恰好在寻找的那本书,或者当你需要了解某种知识或寻找某种感觉时某本书它就会刚好出现。 (查看原文)
    小鱼儿 1赞 2018-01-13 06:47:27
    —— 引自第2页
  •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才是最终的摘录本,你读过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储存在大脑某处,时刻准备着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的意识中。 (查看原文)
    小鱼儿 1赞 2018-01-13 23:21:08
    —— 引自第11页
  • 林语堂认为,对于在商界打拼的人来说,与其每天早上风风火火地去上班,不如花一个小时躺着床上思考、计划、回顾,这样当他们来到办公室时,就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而不是日程表的奴隶。对于思想家和发明家而言,林语堂认为清晨的有线时光更重要。“对于作家来说,用这种方式构思出来的写作思路,要比整天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出来的多得多。 (查看原文)
    树在海外尼泊尔 1赞 2018-01-15 06:17:34
    —— 引自第4页
  • 上学的时候,我将上课睡觉的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手肘撑住书桌,两个手的手指交叉,用两个食指兜着头,看上去好像是在认真听讲。 (查看原文)
    弓长小初 1回复 2018-01-18 17:22:14
    —— 引自第48页
  • 回顾我的一生,我一直因各种原因向书寻求帮助:希望它安慰我,逗我笑,能让我分心,带给我知识。但你知道,你可以在书中找到一切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轻易在刚刚好的时间找到合心意的那本书,遇见一本你恰好在寻找的那本书,或者当你需要了解某种知识或寻找某种感觉时某本书它就会刚好出现。 (查看原文)
    三饭姨 1赞 2018-01-27 00:42:46
    —— 引自第2页
  • 有些问题显然是网络和蜂巢思维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一些大问题,作家们几千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有关痛苦、意义、目的和幸福的问题,有关如何生活的问题... ...(第9页)我现在才意识到,我一辈子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个世界的书,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书,帮助我思考那些生命中无比重要的问题的书,以及解答一些我正巧遇到的小问题的书。 (查看原文)
    小鱼儿 2018-01-13 23:00:15
    —— 引自第3页
  • 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在乎是什么类型、什么时候或者是谁写的书——他们只想读那些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同时能带给他们愉悦的书。 (查看原文)
    小鱼儿 2018-01-13 23:07:17
    —— 引自第8页
  • 当我们问别人“你在读什么书”时,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相似之处,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同的地方,有时我们会发现隐藏的共同爱好;有时我们会打开探索新世界新想法的大门。当怀着真诚的好奇心时,“你在读什么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实是在问“你现在是谁?你正在变成谁?” (查看原文)
    小鱼儿 2018-01-13 23:24:10
    —— 引自第16页
  • 不管什么时候读书,我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回响、联系和希望。这本书是怎么完成的呢?这本书和哪些书有相似之处呢?它让人想起了哪些书呢?......因为人的大脑里布满各种路径,而读书为你开辟出新的道路。每本书都会改变你的生活。所以我喜欢问,这本书是怎么改变我的生活的? (查看原文)
    young 2018-01-15 09:59:58
    —— 引自第6页
  •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本质上是一个关于恐惧的问题——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 (查看原文)
    young 2018-01-15 10:18:06
    —— 引自第13页
  • 我觉得大家应该互相多问一些,那就是“你在读什么书?......当怀着真诚的好奇心时,“你在读什么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实是在问“你现在是谁?你正在变成谁” (查看原文)
    young 2018-01-15 10:32:03
    —— 引自第16页
  • 平庸并不代表愚蠢、粗制滥造或者低俗。它只是普通。普通并没有错,也没什么不好。当你接受平庸,你就会变得谦逊。你学会接受这样事实,即无论你对一件事情多么擅长,这世上都可能会有人比你更有天赋。 (查看原文)
    弓长小初 2018-01-18 16:25:44
    —— 引自第40页
  • 村上春树写到跑步“即使锻炼也是隐喻。日复一日跑步、参加各种比赛、组建增加难度,通过不断小很赞更高的水平,我得到了提升。至少这是我每天挥汗如雨的动力:提升自己的 水平。我并不是伟大的运动员。我的水平很一般,或者用平庸形容更准确。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和昨天相比,我是不是进步了。在长距离跑步中,唯一需要击败的对手只有你自己——你过去的状态。 (查看原文)
    弓长小初 2018-01-18 17:16:01
    —— 引自第43页
  • 《生活的艺术》在三十年代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书兵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世界几乎人手一本,他也成为那个时代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之一。 林语堂是这样描述他的书的:“这就是我的个人写照,是我亲身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查看原文)
    疯猴勿杀 2018-01-19 13:50:06
    —— 引自第3页
  • 正如斯图尔特在一座小城镇向店铺老板解释的那样:“我最近与社会越来越疏远了,因我一直在四处漂泊。在哪我都没待多久,我走进了城市,又被赶了出去,今天在这,明天在那,颠沛流离。高速路、岔道口上,在这些地方你总能发现我一直在寻找马佳罗。” (查看原文)
    疯猴勿杀 2018-01-19 13:57:39
    —— 引自第17页
  • 在一个正确的世界里,我们可能都出错了:那天可能有点轻雾;我们可能吃的炸鸡;是埃德加讲的故事。当事实被告知,我们听到“我告诉你就是这样的”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不高兴。但现实是,往往我们其中只有一个人记差了。 (查看原文)
    疯猴勿杀 2018-01-19 14:00:36
    —— 引自第29页
  • 书和人是紧密相连的,每当我想到某种书,就会想到某种人,有的是活着的,有的是死了的。我从这些书和这些人那得到的快乐以及学到的东西,最中在我的思想中汇成涓涓细流。 (查看原文)
    树在海外尼泊尔 2018-01-22 07:11:28
    —— 引自第228页
  • 我为了生活而阅读,为了生命而阅读 (查看原文)
    树在海外尼泊尔 2018-01-22 07:11:28
    —— 引自第228页
  • 第一种假旅行:带着增长见识的想法出国旅行。 第二种是“为了交流”旅行。 第三种喜欢旅行的某人不管去哪里旅行,都要按照时间计划安排。 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其目的是变得“迷失且陌生”。真正的旅行者“是漂泊不定的,带着流量的欢乐、诱惑和冒险精神”。“旅行的精华在于没有责任,没有固定时间,没有信件,没有好奇的邻居,没有受任何委托,没有目的。一个好的旅行者不值得他将去何处,而完美的旅行者不值得他来自何方。”真正的行者又毫无牵挂,因此挂心每个人。——”不特殊照顾某一个人,而是心系天下。“ (查看原文)
    树在海外尼泊尔 2018-01-22 07:23:27
    —— 引自第220页
  • 在你穿着她的鞋走完一英里之前,你不能评价一个人。 (查看原文)
    弓长小初 2018-01-22 17:34:56
    —— 引自第76页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