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读过《书海泛舟记》 《父子大学》,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有这样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的父亲指导,真是非常幸运!
2018年已读023:范氏父子的文脉传承令人欣羡,可遇而不可求,书中记叙了许多读书法门,连带所引述的书目,读完受用无穷。很赞同文末张定浩的一句话:“原来,斯文并非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
平凡人的文化圈子 喜欢的这句话:原来,斯文并未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反智”与“革命”,或许只是那个动乱年代的表象,似乎是因为“去古未远”,所以礼虽全失,却尚能求诸野,物质匮乏,却旋即成就一个精神至上的时代。
好书。
作家芥川龙之介很爱藏书、读书,但是有一天他陷入完全的焦虑,他算有多少书,一辈子可以读多少书。发现他就算长寿,顶多读三四千本书,一想到这里,他就哭了。我对这个有很深的感慨, 1987年我去读书的时候,进到大学主图书馆,被告知这是全美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收藏了300万本书。而我们一辈子只能读3000本书。解决这个焦虑唯一的方式就是要人清楚,你一辈子需要多少知识?关键重点是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要怎么活着。如果用这种方式面对资讯,你就会知道如何够筛选什么讯息有意义,什么讯息没有意义。--杨照
挺有意思。写的是我父辈和我年轻时找书读的感觉。可惜我们都没人如此系统指导过阅读。
父子情、文化教育的传承、爱书人与实用读书方法的介绍,谈不上文采,内容侧重实用和兴趣培养。
纯人文的书能修身养性,但不能用来谋生。
在荒漠的年代能这样读书,能有如此父子,如此师友,并一以贯之,不容易。作者有古风,文字间有古意,自然就有与社会脱节之感,而以往之事,过往之言又记叙如此详细,难道是每天日记?我感觉可能记忆加想象的成份更多,或许是我臆想。后记中回忆母亲篇,真情实感,让人泪目,与整部书端着的感觉不一样。
《一生》一书是作者将自己两本畅销书《书海泛舟记》和《父子大学》合编而成,两书又是由作者在《南方周末》和《上海中学生报》开辟的专栏而来,文章能一版再版,说明是深受大众欢迎喜爱的好书。特别是父亲谆谆善导古文学习,显得格外温馨,属凡人回忆六七十年代的上品之作。缺憾在于,有求学、有曲折,但缺结尾、缺结局。如果补上77年之后如何上江汉石油学院的经过,堪称完美。
关于读书的书,2022年读的第一本。比起很多人说的可参考读书方法和书单,我只对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感兴趣。不知道我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对我和他之间的故事记忆深刻呢?读书对于我来说纯粹享受。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写字为生,这样碌碌一生。
可以一读
抒胸臆、见性情,极真,极美的文字,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范先生与老父亲遍读古今中外佳作,静心治学求知,在乱世中不为喧哗所扰,认认真真地传续文脉。敬佩之余,我也应当沉下心来,尽力熟读多思,在短暂的生命中,慢慢看书。
非常温暖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又名:《一个旧式文人的养成》[捂脸]。范老师读书很多,令人佩服;但自己著述除了这本外在当当搜到的好像只有《清末民初人物丛谈》和《清末变革剪影》。
有这样的父亲和读书经历真的很幸运。读书也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
什么样的父亲才能有如此学识如此远见,尔等羡慕不来
没有仔细交代“父亲”职业、阅历是遗憾,带来的模糊感太重。
《书海泛舟记》《父子大学》的合集
这样的父子共读缘分,可遇不可求。
> 一生能读几多书
13 有用 鱷魚飛行曹亞瑟 2018-04-19 17:52:45
读过《书海泛舟记》 《父子大学》,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有这样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的父亲指导,真是非常幸运!
6 有用 晴空s笑 2018-03-30 20:57:12
2018年已读023:范氏父子的文脉传承令人欣羡,可遇而不可求,书中记叙了许多读书法门,连带所引述的书目,读完受用无穷。很赞同文末张定浩的一句话:“原来,斯文并非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
5 有用 伊川夏 2018-05-19 08:55:40
平凡人的文化圈子 喜欢的这句话:原来,斯文并未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反智”与“革命”,或许只是那个动乱年代的表象,似乎是因为“去古未远”,所以礼虽全失,却尚能求诸野,物质匮乏,却旋即成就一个精神至上的时代。
1 有用 群山 2020-03-30 17:07:20
好书。
1 有用 走在短草上 2020-12-22 20:44:48
作家芥川龙之介很爱藏书、读书,但是有一天他陷入完全的焦虑,他算有多少书,一辈子可以读多少书。发现他就算长寿,顶多读三四千本书,一想到这里,他就哭了。我对这个有很深的感慨, 1987年我去读书的时候,进到大学主图书馆,被告知这是全美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收藏了300万本书。而我们一辈子只能读3000本书。解决这个焦虑唯一的方式就是要人清楚,你一辈子需要多少知识?关键重点是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要怎么活着。如果用这种方式面对资讯,你就会知道如何够筛选什么讯息有意义,什么讯息没有意义。--杨照
0 有用 sos 2019-03-27 23:31:07
挺有意思。写的是我父辈和我年轻时找书读的感觉。可惜我们都没人如此系统指导过阅读。
0 有用 野孩子 2018-07-09 11:18:02
父子情、文化教育的传承、爱书人与实用读书方法的介绍,谈不上文采,内容侧重实用和兴趣培养。
2 有用 Meimeimei 2021-04-01 22:17:33
纯人文的书能修身养性,但不能用来谋生。
1 有用 荒腔走板 2021-12-10 12:00:03
在荒漠的年代能这样读书,能有如此父子,如此师友,并一以贯之,不容易。作者有古风,文字间有古意,自然就有与社会脱节之感,而以往之事,过往之言又记叙如此详细,难道是每天日记?我感觉可能记忆加想象的成份更多,或许是我臆想。后记中回忆母亲篇,真情实感,让人泪目,与整部书端着的感觉不一样。
0 有用 晴耕雨读 2021-11-09 11:12:12
《一生》一书是作者将自己两本畅销书《书海泛舟记》和《父子大学》合编而成,两书又是由作者在《南方周末》和《上海中学生报》开辟的专栏而来,文章能一版再版,说明是深受大众欢迎喜爱的好书。特别是父亲谆谆善导古文学习,显得格外温馨,属凡人回忆六七十年代的上品之作。缺憾在于,有求学、有曲折,但缺结尾、缺结局。如果补上77年之后如何上江汉石油学院的经过,堪称完美。
0 有用 田唐 2022-01-09 19:07:03
关于读书的书,2022年读的第一本。比起很多人说的可参考读书方法和书单,我只对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感兴趣。不知道我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对我和他之间的故事记忆深刻呢?读书对于我来说纯粹享受。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写字为生,这样碌碌一生。
0 有用 今晚煮饺子 2022-10-01 04:41:52 四川
可以一读
0 有用 道尔 2022-10-20 12:30:58 广东
抒胸臆、见性情,极真,极美的文字,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范先生与老父亲遍读古今中外佳作,静心治学求知,在乱世中不为喧哗所扰,认认真真地传续文脉。敬佩之余,我也应当沉下心来,尽力熟读多思,在短暂的生命中,慢慢看书。
1 有用 iralandwind 2022-05-07 00:03:10
非常温暖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0 有用 贝加尔 2023-09-16 18:21:42 陕西
又名:《一个旧式文人的养成》[捂脸]。范老师读书很多,令人佩服;但自己著述除了这本外在当当搜到的好像只有《清末民初人物丛谈》和《清末变革剪影》。
0 有用 土豆儿 2023-06-07 22:16:23 浙江
有这样的父亲和读书经历真的很幸运。读书也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
0 有用 叫我小猪 2023-06-20 12:00:37 湖北
什么样的父亲才能有如此学识如此远见,尔等羡慕不来
0 有用 無负今日 2023-09-02 23:15:52 河南
没有仔细交代“父亲”职业、阅历是遗憾,带来的模糊感太重。
0 有用 公孙无忌 2022-09-10 17:16:21 广东
《书海泛舟记》《父子大学》的合集
0 有用 一剑封喉 2022-06-11 21:38:21
这样的父子共读缘分,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