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进击的抱枕 2020-12-25 21:13:30

    要不是开言上学到这门课,真就错过这本好书了。大家千万不要被书名给骗啦!这本书是轻松有趣的行为经济学书籍,帮助你了解自己怎样做决定,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别说你很理性哦,no exception

  • 0 🤏🏼 2022-05-06 15:39:28

    第十章第二节

  • 0 powerddt 2022-05-30 14:44:07

    2022.5.30- 微信读书

  • 0 viviwei 2022-11-17 18:31:20 浙江

    睡前读物。不知道为啥有点看不进去畅销书了,还是改看教材吧

  • 0 unkown 2022-09-26 09:19:05 广东

    1. 比较心理——拥有一件东西,人会本能地希望有更好的升级的,而忽略自己是否真的需要。2. 初次锚效应——更多关注自己对物品的感受,特别是第一次的体验,可能就奠定了你之后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可能你没有获得多大价值也会保持最初的消费习惯。3. 免费的东西让人停不下来,可是它有用吗?4. 利用社会规范的力量驱动自己,因为相比市场规范,社会规范是低成本更具推动力的。5.冷静和非理性的情况下的想法都考虑进不去,因为实际行为可能是冲动之后的结果,要提前预防。6.阶段性强制规划,因为你会误判自己的行动力。7.人迷恋自己的东西,害怕失去,同化看到的东西,应对措施是置身物外。8.

  • 0 捡面包屑鼠仔 2022-10-23 23:26:09 陕西

    不戳不戳从市场角度康问题

  • 0 April 2022-07-18 15:52:12

    刚读完第五章 现在在读第六章 (前面一二三四没有读 跳着选自己感兴趣的读暂时) 看到115页 原本这几天还在纠结高三到底要不要住宿的 现在看完发现一定要住宿!!!我在看的时候都会想一些根本不可能会做到的自大的计划 更别说真到现实生活中了!!yeah 我明白自己的能力 有多少能力办多大事儿 我清楚自己的自制力并没有很好 而且我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btw看怪奇物语时 就在想 我不能控制情绪的收放,但我能利用它 比如学习想放弃时利用这份烦躁传化为对失败的愤怒进而继续学习直到度过学习的瓶颈期。听上去还不错 但实际实施时不知又是怎样 那就多一份察觉吧哈哈 现在也有慢慢开始考虑住宿和高三各项具体的事儿了,毕竟快开学了(8.1开学)哎………

  • 0 生活易如反掌 2022-07-15 15:22:45

    透透糖总是可以把各领域的知识,方法论为她所用,用在抖音运营上,她说“如果你是奸商,这本书可以让你用不套路的方法让消费者狂买你的商品”)这技能我觉得很动心,下单了。

  • 0 预见未来to50 2022-07-25 13:54:14

    在iNova站着读了一会儿,感觉挺有意思的。有空接着读一读。

  • 0 猪蹄 2022-12-28 20:54:57 浙江

    很浅。。。。

  • 0 leon 2023-01-20 00:24:57 湖北

    以色列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第一章解释了比较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这里的比较不是指消费者之间攀比,而是消费过程中剔除近似因素的综合评估过程。例如,对同类不同价的合理性比较、不同主消费价格产生等值附加消费的机率比较。 比较对购买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也很强大。 通过比较,购买行为在心理上打上合理的标签,被骗另当别论。 合理性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符合付出的价格。看似经过深思熟虑、缜密推敲的购买行为,却是非理性的结果。为什么?因为消费者掉入商家的圈套,比较范围被“诱饵”缩小了。 诱饵、定锚,专有名词在一个个案例里鲜活跳动,很容易和工作、生活连接起来。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追求稳定感,是人类最原始的

  • 0 在下徐俠客 2023-09-26 12:42:54 辽宁

    约会是与另一个人一起体验某种事物,周围的环境又能成为双方互动的催化剂。 朋友们,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的目标,这就是拖沓。 我们都是棋盘上的小卒子,对棋局里的多种力量认识不多。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稳坐在驾驶座上,对自己的决策,对自己生活的方向具有至高无上的操控能力;但是,可惜啊,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识,它反映的是我们的欲望,我们对自身想当然的认识,而不是现实。 这个推动“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怪圈又被称作“快乐水车”。我们期待到手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却意识不到这种幸福感只是暂时性的,结果一旦适应了又去追寻别的。

  • 0 recorder 2024-04-14 11:53:37 湖北

    读者有点意思,很带入(难的有了自主思考的阶段)

  • 0 alexllln 2024-05-01 18:02:38 广东

    标题:可预测的非理性。【对比】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多数人无法凭空知道自己的要求和目标,直到被提供选项。在A、A-、B中,倾向于A>A-,然后A>B>A-,策略结论是增加提供A-选项(作为对比),会诱使人们在差不多的A和B中选择A。*个人猜测,在动力学中这导致A获得了初始动力速度,A的0.1>B的0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