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张芸
出版年: 2018-3
页数: 214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短经典
ISBN: 9787020136049
内容简介 · · · · · ·
“贴近爱尔兰灵魂”的作家 约翰•麦加恩
科尔姆•托宾悉心为其选编十个故事
——————————————
他笔下的人物时常禁锢在孤独中,但就在这份孤独迈向暴力、爱、悲痛或亲昵之际,他建立起他虚构的小说天地。
——————————————
约翰•麦加恩被英国《卫报》誉为“自萨缪尔•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也被称赞是“贴近爱尔兰灵魂的作家”。本书由科尔姆•托宾从约翰•麦加恩作品中选取的十个故事集结而成,这些故事主要以爱尔兰内陆、香浓河畔和都柏林为背景,主人公有公务员、教师、护士及警察等,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到都市寻求爱情和理想,却在传统乡村生活和现代化生活之间挣扎。麦加恩以细腻的笔触、诗意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写出了笔下人物的孤独、忧郁、痛苦和挣扎。
————————————————
麦加恩将对前景彻底悲观的展望与观察社会的敏锐触角相结合。选集中最后一...
“贴近爱尔兰灵魂”的作家 约翰•麦加恩
科尔姆•托宾悉心为其选编十个故事
——————————————
他笔下的人物时常禁锢在孤独中,但就在这份孤独迈向暴力、爱、悲痛或亲昵之际,他建立起他虚构的小说天地。
——————————————
约翰•麦加恩被英国《卫报》誉为“自萨缪尔•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也被称赞是“贴近爱尔兰灵魂的作家”。本书由科尔姆•托宾从约翰•麦加恩作品中选取的十个故事集结而成,这些故事主要以爱尔兰内陆、香浓河畔和都柏林为背景,主人公有公务员、教师、护士及警察等,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到都市寻求爱情和理想,却在传统乡村生活和现代化生活之间挣扎。麦加恩以细腻的笔触、诗意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写出了笔下人物的孤独、忧郁、痛苦和挣扎。
————————————————
麦加恩将对前景彻底悲观的展望与观察社会的敏锐触角相结合。选集中最后一篇《乡下的葬礼》,堪称自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之后,爱尔兰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乔伊斯那篇故事同样的广度。
——科尔姆•托宾
麦加恩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小说的滋补品,一种透明的感觉,它让我们看到了想象中的生活,而且比我们自己拥有的生活看得更清晰。
——约翰•厄普代克
麦加恩无疑是自贝克特去世以来最重要的作家,而且,他非常不寻常,因为他既在知识分子中拥有绝对的尊重,同时又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
——德克兰•凯伯德(爱尔兰文学评论家)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ern,1934—2006),二十世纪下半叶爱尔兰文坛杰出的小说家,英国《卫报》称他是“自萨缪尔•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
麦加恩出生于爱尔兰利特里姆郡,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长子,母亲是小学老师,在一小农场独自养育子女;父亲是警察,长年住在外地警局。1944 年母亲去世后,麦加恩和弟妹搬去与严苛的父亲同住。这段经历对他影响甚深。长大后麦加恩接受教师培训,在都柏林一所教会学校执教。1965年,他的小说《黑夜》因“有伤风化”遭爱尔兰政府查禁,他被迫放弃教师职位,并离开爱尔兰,移居伦敦。五年后,他才返回爱尔兰,定居于利特里姆郡,在写作的同时打理农场。
麦加恩出版过六部长篇小说,其中1990年的《在女人中间》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先后获得爱尔兰时报文学奖和GPA奖,并入围当年布克奖决选名单。他也是一位短篇小说写作大师,著有...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ern,1934—2006),二十世纪下半叶爱尔兰文坛杰出的小说家,英国《卫报》称他是“自萨缪尔•贝克特以来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
麦加恩出生于爱尔兰利特里姆郡,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长子,母亲是小学老师,在一小农场独自养育子女;父亲是警察,长年住在外地警局。1944 年母亲去世后,麦加恩和弟妹搬去与严苛的父亲同住。这段经历对他影响甚深。长大后麦加恩接受教师培训,在都柏林一所教会学校执教。1965年,他的小说《黑夜》因“有伤风化”遭爱尔兰政府查禁,他被迫放弃教师职位,并离开爱尔兰,移居伦敦。五年后,他才返回爱尔兰,定居于利特里姆郡,在写作的同时打理农场。
麦加恩出版过六部长篇小说,其中1990年的《在女人中间》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先后获得爱尔兰时报文学奖和GPA奖,并入围当年布克奖决选名单。他也是一位短篇小说写作大师,著有四部短篇小说集。他还著有一部回忆录和几部戏剧。他的名字享誉爱尔兰文坛,其作品影响了包括科尔姆•托宾在内的诸多爱尔兰年轻一辈作家。
目录 · · · · · ·
009 朝鲜
016 我的爱情, 我的伞
029 金表
049 一首歌谣
063 老派
092 塞拉利昂
113 威廉•柯克伍德的皈依
137 法定假日
159 乳品厂经理
169 乡下的葬礼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真实的是那份静寂,舒适地坐在椅子里,手里拿着酒,屏幕上,舰船在身后留下一道白色的尾流。我们置身于死囚牢房,在等待缓刑或处决,只是这一次,牢房是整个世界。我们束手无策。消亡的发生,将简单得像打开或关掉一盏灯泡一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5页 -
等我离开时,走廊里的那辆自行车不见了。迎接我的那个早晨,和平时的都柏林一样,潮湿而寒冷,世界几乎业已回归日常。昨晚面临威胁时我们梦想的假如幸免灾难、我们可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世界的种种想法,如今皆已遗忘,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再度呈现出单调乏味的充裕丰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乡下的葬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乡下的葬礼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乡下的葬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他们向死者致敬。那是他们所做的事。人在那儿依旧是有一定意义的。他们表现出了对彼得的敬重。” “敬重,我的乖乖。每个人气绝身亡以后都有几天受到敬重的日子,因为他们不再是必须忍受的对象。噢,向死者致敬一点不难。那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还给他们机会走出该死的家门,在他们还没开始内部自相蚕食以前。”2019-10-22 18:50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一等查理把威土忌端到前厅,警长就开始说道:“战前,威廉,你一个人住在那栋大房子里,不助人,也没有别人的帮助。如今你和大家融为一体了。若你不是新教徒,你和我们其余人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怕是只有战争才会让人明白事理。” 正当麦克洛克林中尉仓皇地寻找措辞,想制止这尴尬的谈话,一种把他们忍受了一整天的讨厌延续到口头上的表现时,谁知威廉·柯克伍德淡然回道:“事实上,警长,我的确在认真考虑成为天主教徒的事,...2019-10-21 14:01
一等查理把威土忌端到前厅,警长就开始说道:“战前,威廉,你一个人住在那栋大房子里,不助人,也没有别人的帮助。如今你和大家融为一体了。若你不是新教徒,你和我们其余人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怕是只有战争才会让人明白事理。” 正当麦克洛克林中尉仓皇地寻找措辞,想制止这尴尬的谈话,一种把他们忍受了一整天的讨厌延续到口头上的表现时,谁知威廉·柯克伍德淡然回道:“事实上,警长,我的确在认真考虑成为天主教徒的事,但恐怕,不是出于从众的目的。”这话惊得全屋人哑口无言,甚至比警长的话更让人尴尬窘迫。 这样一种显著的差别依旧显著存在,对此有人表示感到有点遗憾,那是客气、轻描淡写的说法;威廉·柯克伍德欲转信天主教这件事引发的是惶恐。这打破了每个人生来就待在那个群体内的法则,就像麻雀就是麻雀、黑鸟就是黑鸟一样。人们改变信仰有几个原因,而且只有那几个原因,钱或地位,还有就是密不可分的爱情,假如当本能缚住一个人、为了得到想要的愿意做出任何疯狂举动时,那可以称之为爱情的话。天主教徒为了钱或地位变成新教徒,那是一块古老的伤疤,为人耻笑;而众所周知,历来新教徒改信的唯一原因是为了结婚。 引自 威廉·柯克伍德的皈依 回应 2019-10-21 14:01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既然如此,我想今晚你不会跟我回去了,是吧?” “是的。”回答里没有一丝犹疑的痕迹,困难和距离显然是恢复道德秩序的良药。 “那么,你务必让我请你吃顿饭,在你离开前。作为老朋友。无附带条件。”我一口气讲完。 “那敢情好啊。”她说。 走到外面的格拉夫顿街上,我们道别,轻易得像两片被突然一阵疾风卷起吹散的树叶。万事始于梦想,在去了塞拉利昂、不幸发现自己的人生也许就仅是如此以前,满脑子装着这样一个完整的国...2019-10-21 13:42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等我离开时,走廊里的那辆自行车不见了。迎接我的那个早晨,和平时的都柏林一样,潮湿而寒冷,世界几乎业已回归日常。昨晚面临威胁时我们梦想的假如幸免灾难、我们可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世界的种种想法,如今皆已遗忘,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再度呈现出单调乏味的充裕丰足。2019-10-21 13:40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有一阵,我觉得那种舒适开阔的感觉很诱人,可到我们告辞时,我又开始发现那座小镇令人窒息。 “很遗憾,每次来最开心的总是临别时。”她在我们驶离之际说,“等离开一段时间后,你又会经不住诱惑,想着下一次会有所不同,可其实从来不会。 “别急—等你去了我的家乡再说。到时你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至少你的众多亲戚用心了,而且你的父亲是个和善 的人。” “可你仍然坚持回那个老地方,不是吗?” “没错。如今我必须面对那儿。那样我...2019-10-15 09:36
有一阵,我觉得那种舒适开阔的感觉很诱人,可到我们告辞时,我又开始发现那座小镇令人窒息。 “很遗憾,每次来最开心的总是临别时。”她在我们驶离之际说,“等离开一段时间后,你又会经不住诱惑,想着下一次会有所不同,可其实从来不会。 “别急—等你去了我的家乡再说。到时你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至少你的众多亲戚用心了,而且你的父亲是个和善 的人。” “可你仍然坚持回那个老地方,不是吗?” “没错。如今我必须面对那儿。那样我才不会感到内疚。我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太了解自己了。在我习惯性的回家里,包含更多的是谨慎戒备,而不是什么爱或慈悲。那种乏味扫兴,是在我父亲严酷的训教下所习得的。我不会陷入内疚,我已经远远青出于蓝。一度,我似乎能够用目光压倒天性的一只眼睛。
回应 2019-10-15 09:36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他们向死者致敬。那是他们所做的事。人在那儿依旧是有一定意义的。他们表现出了对彼得的敬重。” “敬重,我的乖乖。每个人气绝身亡以后都有几天受到敬重的日子,因为他们不再是必须忍受的对象。噢,向死者致敬一点不难。那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还给他们机会走出该死的家门,在他们还没开始内部自相蚕食以前。”2019-10-22 18:50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一等查理把威土忌端到前厅,警长就开始说道:“战前,威廉,你一个人住在那栋大房子里,不助人,也没有别人的帮助。如今你和大家融为一体了。若你不是新教徒,你和我们其余人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怕是只有战争才会让人明白事理。” 正当麦克洛克林中尉仓皇地寻找措辞,想制止这尴尬的谈话,一种把他们忍受了一整天的讨厌延续到口头上的表现时,谁知威廉·柯克伍德淡然回道:“事实上,警长,我的确在认真考虑成为天主教徒的事,...2019-10-21 14:01
一等查理把威土忌端到前厅,警长就开始说道:“战前,威廉,你一个人住在那栋大房子里,不助人,也没有别人的帮助。如今你和大家融为一体了。若你不是新教徒,你和我们其余人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怕是只有战争才会让人明白事理。” 正当麦克洛克林中尉仓皇地寻找措辞,想制止这尴尬的谈话,一种把他们忍受了一整天的讨厌延续到口头上的表现时,谁知威廉·柯克伍德淡然回道:“事实上,警长,我的确在认真考虑成为天主教徒的事,但恐怕,不是出于从众的目的。”这话惊得全屋人哑口无言,甚至比警长的话更让人尴尬窘迫。 这样一种显著的差别依旧显著存在,对此有人表示感到有点遗憾,那是客气、轻描淡写的说法;威廉·柯克伍德欲转信天主教这件事引发的是惶恐。这打破了每个人生来就待在那个群体内的法则,就像麻雀就是麻雀、黑鸟就是黑鸟一样。人们改变信仰有几个原因,而且只有那几个原因,钱或地位,还有就是密不可分的爱情,假如当本能缚住一个人、为了得到想要的愿意做出任何疯狂举动时,那可以称之为爱情的话。天主教徒为了钱或地位变成新教徒,那是一块古老的伤疤,为人耻笑;而众所周知,历来新教徒改信的唯一原因是为了结婚。 引自 威廉·柯克伍德的皈依 回应 2019-10-21 14:01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既然如此,我想今晚你不会跟我回去了,是吧?” “是的。”回答里没有一丝犹疑的痕迹,困难和距离显然是恢复道德秩序的良药。 “那么,你务必让我请你吃顿饭,在你离开前。作为老朋友。无附带条件。”我一口气讲完。 “那敢情好啊。”她说。 走到外面的格拉夫顿街上,我们道别,轻易得像两片被突然一阵疾风卷起吹散的树叶。万事始于梦想,在去了塞拉利昂、不幸发现自己的人生也许就仅是如此以前,满脑子装着这样一个完整的国...2019-10-21 13:42
-
Νεφέλη (天边一朵云)
等我离开时,走廊里的那辆自行车不见了。迎接我的那个早晨,和平时的都柏林一样,潮湿而寒冷,世界几乎业已回归日常。昨晚面临威胁时我们梦想的假如幸免灾难、我们可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世界的种种想法,如今皆已遗忘,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再度呈现出单调乏味的充裕丰足。2019-10-21 13:4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0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乡下的葬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固态蒸汽 2018-08-29
读麦加恩感觉如沐春雨,带着田间涩土的清香。《金表》和《乡下的葬礼》中有关亲人之间微妙情感的体现太细腻了。《朝鲜》中死亡的细节也很迷人。除了情节的故乡性质,这种气质还体现在每一个故事的表达里,仿佛回归生命原初的静谧,太舒服了。
1 有用 粟冰箱 2018-06-16
喜欢《老派》跟《乡下的葬礼》,意境太好太美了。《老派》最后那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觉,看得人无比惆怅。《乡下的葬礼》让我想到故乡的土地,想到那些死去的祖辈,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性格各异的三兄弟,连卢克、库伦这两个配角那种淳朴亲切都跃然纸上,看到最后真是想哭,“人生一世的终点多么幽暗。”准确精密,灵敏的察觉和注意,有种阴郁凉薄的美。
2 有用 短波台 2018-07-29
「人生一世的终点多么暗淡。然而其他人却在山上明亮的日光下扛着那份重担。」
2 有用 薰 2018-04-08
精美的散文诗,爱尔兰人是天生的作家。
0 有用 小刺猬卡卡 2020-05-08
2020-74,文字细腻,笔触厚重。把人的孤独、历史的沉积、宗教与世俗的冲突交织一起,深刻地展现了爱尔兰社会风情画。但感觉翻译有问题,特别是最后一篇《乡下的葬礼》,好几处文字别扭的地方,没有读托宾时的惊艳。(2020.5.6-5.8)
0 有用 ALTAZOR 2021-02-16
托宾的序写得好准确。 最喜欢《我的爱情我的伞》《金表》《老派》《塞亚利昂》。 《法定假日》让我悚然的是,它太像我很可能遇到的约会了。仓促、平淡,急转直下,疲惫而幸福——或许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那个做假账的经理在狱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很惨然,对被抓前的一次逢迎难以释怀。人会改变吗?我们有使命吗? 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们,缅怀爱情或疗治童年、终结天真或皈依世俗、等待道歉或隐藏爱意,总是有怅然若失的面目... 托宾的序写得好准确。 最喜欢《我的爱情我的伞》《金表》《老派》《塞亚利昂》。 《法定假日》让我悚然的是,它太像我很可能遇到的约会了。仓促、平淡,急转直下,疲惫而幸福——或许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那个做假账的经理在狱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很惨然,对被抓前的一次逢迎难以释怀。人会改变吗?我们有使命吗? 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们,缅怀爱情或疗治童年、终结天真或皈依世俗、等待道歉或隐藏爱意,总是有怅然若失的面目。麦加恩的茫然和忧惧十分可亲,他追问人类一败涂地的终极命运,关注生活中那些不期而至的刺痛,忧愁就这样升起。他也不相信未选择的路会是更好的路,似乎怎样生活都将走向衰弱破碎空无,“这样的失落是不是他清晨去河边散步时所感到的那种欣悦的不可避免的结局”。 (展开)
0 有用 花城 2020-11-18
即使热浪来袭时,爱尔兰的海也是冷的。
0 有用 襁褓 2020-10-12
索然无味。
0 有用 踏襟 2020-08-29
最不喜欢的反而是同名的这篇《乡下的葬礼》,兄妹之间关系的塑造多少有臆想的感觉,为了表现人之复杂而刻意复杂。
0 有用 茄子地瓜苹果 2020-08-10
细腻的短篇小说集,很喜欢!美好的文学可以穿越时空和时间,太喜欢约翰·麦加恩的这本短篇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