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弗里茨·斯特恩
/
弗里茨·理查德·斯特恩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原作名: Gold and Iron
译者: 王晨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904
定价: 14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 9787220106187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原作名: Gold and Iron
译者: 王晨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904
定价: 14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 978722010618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俾斯麦与金融家布莱希罗德的关系成了这种重组的缩影。本书是对一系列事件和促成这些事件的利益与情感的当事人的记录,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和理解从普鲁士强盛到德意志崛起过程之中,俾斯麦和布莱希罗德这两个历史人物对德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塑造作用,以及政治和经济如何左右历史的发展。
金与铁的创作者
· · · · · ·
-
弗里茨·理查德·斯特恩 作者
-
王晨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里茨•斯特恩(Fritz Stern,1926—2016),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现属波兰),1938年移居美国。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在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任教,并于1993—1994年担任美国驻德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的高级顾问。专长为近现代欧洲史、德国史及犹太人史,致力于理解第三帝国如何兴起及其历史根源。着有《文化绝望的政治》《权力的责任》《非自由主义的失败——现代德国政治文化论文集》《爱因斯坦恩怨史》《我所认识的五个德国》《梦想与错觉:德国历史的戏剧》等。
目录 · · · · · ·
导读 焦虑的联盟(许知远)
插图目录
缩写说明
导言
第一部分 危险的崛起,1859—1871
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第二章 俾斯麦的生存斗争
第三章 宝座和绞刑架间
第四章 银行家与俾斯麦的胜利
第五章 俾斯麦的钱袋和布莱希罗德的地位
第六章 第三场战争
第七章 凡尔赛宫里的狂妄
第二部分 帝国的银行家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第九章 政治和经济上的帝国风格
第十章 贪婪与阴谋导读 如何拯救世界?
第十一章 第四等级
第十二章 发财的亲王
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第十四章 罗马尼亚:权宜的胜利
第十五章 不情愿的殖民者
第十六章 俾斯麦的倒台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第十七章 作为爱国新贵的犹太人
第十八章 新反犹主义的人质
第十九章 苦涩的结局
后记 家族的衰败
· · · · · · (收起)
插图目录
缩写说明
导言
第一部分 危险的崛起,1859—1871
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第二章 俾斯麦的生存斗争
第三章 宝座和绞刑架间
第四章 银行家与俾斯麦的胜利
第五章 俾斯麦的钱袋和布莱希罗德的地位
第六章 第三场战争
第七章 凡尔赛宫里的狂妄
第二部分 帝国的银行家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第九章 政治和经济上的帝国风格
第十章 贪婪与阴谋导读 如何拯救世界?
第十一章 第四等级
第十二章 发财的亲王
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第十四章 罗马尼亚:权宜的胜利
第十五章 不情愿的殖民者
第十六章 俾斯麦的倒台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第十七章 作为爱国新贵的犹太人
第十八章 新反犹主义的人质
第十九章 苦涩的结局
后记 家族的衰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878年最初的几个月里,当俄土战争有可能升级为英俄战争时,布莱希罗德和俾斯麦经常交换俄国事务的消息,布莱希罗德多次敦促俾斯麦在圣彼得堡秘密斡旋,以便确保老迈的外交部长戈尔恰科夫(俾斯麦讨厌此人)被理智的“西方派”舒瓦洛夫而非伊格纳季耶夫(Ignatieff)这样的泛斯拉夫主义激进分子接替 。最终,舒瓦洛夫与英国人的谈判成功地避免战争—这个结果在1878年夏天的柏林会议上得到适时的确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
但有一个弱点是盖尔森无法回避的:犹太人身份让他永远易受攻击。事实上,他越成功,不确定性和受到的攻击就越多。他追逐着异教徒世界,也被后者所追逐;他越是深入那个世界,就越是意识到自己缺乏那个社会最为推崇的传统和特质。犹太人的身份界定了他的人生——远比容克身份对俾斯麦人生的影响更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译丛(共8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崩盘》《活着回来的男人》《战争、枪炮与选票》《救赎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等
。
喜欢读"金与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金与铁"的人也喜欢 · · · · · ·
金与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 更多书评 3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Vintage (197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8.8分 74人读过
-
Alfred A. Knopf (197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理想国译丛 [MIRROR] 完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理想国译丛[MIRROR](已出版书目) (Yursler_林)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与铁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飞骢 2018-07-08 11:40:40
终于读完了。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爱好者,在焦躁的社会氛围下,在工作之余,在守着老婆的“西瓜”之余,从头到尾坚持读完了这本偏冷门的大部头学术著作,实在应该佩服一下自己。这样厚重的书,应该打十分。
16 有用 Inglourious B 2018-04-29 17:29:54
俾斯麦认为可以像随意和不受惩罚地操纵人类本身一样操纵人类的偏见。整本书的逻辑很差,以至于对时间线的感知很低,俾斯麦不知不觉地获得权力,不知不觉打败奥地利。感觉作者不知道该着墨哪个主角更多点,不值得这个高分,也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看这种大部头。
8 有用 nothing传叔 2020-08-14 21:56:37
理想国系列到手,先撕了许拖鞋的前言,这本尤其,自称买了7年英文版没看,就是觉得这书厚重,感到牛逼,这不神棍嘛。而且许的前言其信息量不出原作者导言范畴+第19章开头部分内容,简直可谓一次高水平的立体洗稿。。。这书内容不可全信,时间框架不明晰,而最赞的部分是页下注,好多反犹小贴士。。。刨开100多页注释,正文大约750页,干了三个半小时。。。
3 有用 维舟 2018-10-19 10:58:48
叙事生动的历史著作,为那个时代提供了一幅宏大的画卷。对俾斯麦与布莱希罗德的关系,不仅是视角切入/选题的新颖,更不仅限于两人的个人联系,还揭示了这个新德国的结构性特征,预兆后来犹太人悲剧的深层原因。当然,基于一种老派的写法,它的文字优美流畅,但对结构性的分析很少,与其说像社会科学,倒不如说更像小说,优缺点都在于此。
5 有用 龙在 2018-10-16 11:37:17
毫无头绪的文笔,看似不错但实际上难免硬伤的翻译,不知道8.9分的评分是怎么刷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