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札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在中国学术史上,文人学者之间的论学书札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是作者根据近十年来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统一规划整理形成的学术专著,内容所收书札起自清初,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全部可见到的论词书札。
杨传庆,男,1981年9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任教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粗略读过一遍。 本书“词学书札”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不具备完整的词话体系,但又有论词性质(或词学史料价值)的短文,主要从书信、通告、随笔之中辑出,总体可以说是一类带有边缘色彩的词论话语汇集,对于文献搜辑来说是相对新鲜的一种眼光,也能够探查到一些以往被忽视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没有词论著作传世的一些词家(像王鹏运),从本人及他人书札这类文献中颇能看出他们的一些主张、观念或倾向,弥补他们在词坛的失语现象。 比... 粗略读过一遍。 本书“词学书札”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不具备完整的词话体系,但又有论词性质(或词学史料价值)的短文,主要从书信、通告、随笔之中辑出,总体可以说是一类带有边缘色彩的词论话语汇集,对于文献搜辑来说是相对新鲜的一种眼光,也能够探查到一些以往被忽视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没有词论著作传世的一些词家(像王鹏运),从本人及他人书札这类文献中颇能看出他们的一些主张、观念或倾向,弥补他们在词坛的失语现象。 比较有所触动的是前代学人治学过程中的点滴片段,像郑文焯、陈洵等人常常在书信里提到自己的困窘、衰老、病痛与不合时宜等等,此时惟作词、校词、与友朋论词可聊为纾解,仿佛一切生命情感都寄寓于词,于是不敢怠慢从事、不敢“视之小道”,真是令人动容。 (展开)
嘉惠学林。
嘉惠学林,不可求全责备。
明清以後的詞學書札有非常重要批評史意義。本書收錄書札695通,嘉慧學林大矣。箇中有不少反映詞人履跡,詞人生平與交往等資料,主要還是詞學批評的一些材料。作者蒐集文獻材料能力着實佩服,每通書札儘量編年,註明出處,也有詞人小傳。不過清末以至民國所收書札佔據大部分,如晚清四大家以及龍榆生、夏承燾、唐圭璋、胡適、吳梅、葉恭綽等詞學大家的書信交往,是研究民國詞學的絕佳材料。
书札本是文人交流诗文心得的有力工具,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又成为了相关学问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作为词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载体之一,对于丰富词学批评理论、辩议词学论题、保存词学史细节、记录词学家词学履迹等不无价值。作者以一己之力蒐集到如此详赡的文献材料,个中付出多少辛劳可想而知,又按照时间顺序从明末编排到民国,每封书札尽量兼顾到編年、出处与按语,亦有词人小传可供拓展研究,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词学尤其方便,实乃嘉... 书札本是文人交流诗文心得的有力工具,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又成为了相关学问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作为词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载体之一,对于丰富词学批评理论、辩议词学论题、保存词学史细节、记录词学家词学履迹等不无价值。作者以一己之力蒐集到如此详赡的文献材料,个中付出多少辛劳可想而知,又按照时间顺序从明末编排到民国,每封书札尽量兼顾到編年、出处与按语,亦有词人小传可供拓展研究,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词学尤其方便,实乃嘉惠学林的重要著作。 (展开)
> 1人在读
> 11人读过
> 39人想读
订阅关于词学书札萃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过风箫 2022-02-23 21:39:17
粗略读过一遍。 本书“词学书札”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不具备完整的词话体系,但又有论词性质(或词学史料价值)的短文,主要从书信、通告、随笔之中辑出,总体可以说是一类带有边缘色彩的词论话语汇集,对于文献搜辑来说是相对新鲜的一种眼光,也能够探查到一些以往被忽视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没有词论著作传世的一些词家(像王鹏运),从本人及他人书札这类文献中颇能看出他们的一些主张、观念或倾向,弥补他们在词坛的失语现象。 比... 粗略读过一遍。 本书“词学书札”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不具备完整的词话体系,但又有论词性质(或词学史料价值)的短文,主要从书信、通告、随笔之中辑出,总体可以说是一类带有边缘色彩的词论话语汇集,对于文献搜辑来说是相对新鲜的一种眼光,也能够探查到一些以往被忽视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没有词论著作传世的一些词家(像王鹏运),从本人及他人书札这类文献中颇能看出他们的一些主张、观念或倾向,弥补他们在词坛的失语现象。 比较有所触动的是前代学人治学过程中的点滴片段,像郑文焯、陈洵等人常常在书信里提到自己的困窘、衰老、病痛与不合时宜等等,此时惟作词、校词、与友朋论词可聊为纾解,仿佛一切生命情感都寄寓于词,于是不敢怠慢从事、不敢“视之小道”,真是令人动容。 (展开)
0 有用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23-07-09 21:37:32 北京
嘉惠学林。
0 有用 北青萝 2022-11-17 18:30:37 山东
嘉惠学林,不可求全责备。
0 有用 旅途愉快 2018-12-30 15:25:38
明清以後的詞學書札有非常重要批評史意義。本書收錄書札695通,嘉慧學林大矣。箇中有不少反映詞人履跡,詞人生平與交往等資料,主要還是詞學批評的一些材料。作者蒐集文獻材料能力着實佩服,每通書札儘量編年,註明出處,也有詞人小傳。不過清末以至民國所收書札佔據大部分,如晚清四大家以及龍榆生、夏承燾、唐圭璋、胡適、吳梅、葉恭綽等詞學大家的書信交往,是研究民國詞學的絕佳材料。
0 有用 冷香飞句 2021-06-11 23:59:36
书札本是文人交流诗文心得的有力工具,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又成为了相关学问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作为词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载体之一,对于丰富词学批评理论、辩议词学论题、保存词学史细节、记录词学家词学履迹等不无价值。作者以一己之力蒐集到如此详赡的文献材料,个中付出多少辛劳可想而知,又按照时间顺序从明末编排到民国,每封书札尽量兼顾到編年、出处与按语,亦有词人小传可供拓展研究,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词学尤其方便,实乃嘉... 书札本是文人交流诗文心得的有力工具,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又成为了相关学问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作为词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载体之一,对于丰富词学批评理论、辩议词学论题、保存词学史细节、记录词学家词学履迹等不无价值。作者以一己之力蒐集到如此详赡的文献材料,个中付出多少辛劳可想而知,又按照时间顺序从明末编排到民国,每封书札尽量兼顾到編年、出处与按语,亦有词人小传可供拓展研究,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词学尤其方便,实乃嘉惠学林的重要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