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懷疑豆瓣那個後現代黑話 bot 的皮下其實是這位張先生本人。
没遭遇阿甘本,却遭遇了张一兵同志
不要用那些奇奇怪怪的术语再删掉三分之一没必要的脚注就还不错
阿甘本在用康德—海德格尔式的思路加深福柯的考古学思想构境,探究活动本身的认识论范式、规定着传统的流传方式和决定认知主体地位和状态的范式。阿甘本的方法论上,基本上没有走出福柯的他性镜像,并且将谱系学又大大地往前推进了。相比其他postMarx左翼作家,阿甘本由于直接师承于海德格尔和福柯,其哲学框架是非常完善成熟的,这点优势在他对于奥斯维辛的论述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感觉标题就有问题,难道不应该是encountering吗。。
构境、构序、构式、他性镜像……大可不必如此夹带私货。隔三差五出来突发议论以及感叹号的频繁使用,很难不让人跳戏。但凡涉及到海德格尔,都是云里雾里梦里。景观社会和奥斯维辛部分最为清晰,从展示价值到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极具现实和人文关切。
有些地方故弄玄虚,虽然我知道阿甘本念海德格尔,但是也没让你回到海德格尔,而后面关于安济的解读很烂,只看到了经济的一部分,只能说张一兵还是被自己已有的问题式限制了,带着自己那些问题式解读就太繁琐了
好读。零度在场,能为而无为的自由/脸的现象学/景观是新的上帝/治安/回归神学。
扫读三到六章,流畅。第一次大量见到“构境”这个词)
看笑了,惨遇张一兵。
我对阿甘本这个哲学家本身是有些看法的,一方面他的思想见地非常敏锐透彻,另一方面他的批判又有“为批判而批判”的感觉,比如疫情期间他就认为不该封城甚至觉得新冠本身并不可怕。我们是否需要为了避免成为“赤裸生命”或者为了追寻所谓的“存在”而将人类拖入战争和死亡?所以,我觉得读阿甘本一定要一分为二,吸纳他思维的光芒(即我们眼前的一切正常秩序都并非理所当然)但绝不接受他的偏激煽动(因为和平还是值得珍惜的)。
术语太奇怪了
下头了……媒人成情郎了,
3.5±
第四、五、六章,有例子
差不多构了。
一些暗搓搓的吐槽挺有意思。但为了夺人眼球硬造一些术语真没有必要
张一兵教授談論阿甘本的入門專著。他将其考古学、谱系学,范式和部署等文体方法与海德格尔和福柯联系起来,同時强调潜能论,即某种归隐性的未说之物,來把握他們自身时代的隐性本质,能够“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辉的人”,而人类自由的根源正是基於潜能的弃让深渊。 深渊,是海德格尔晚期使用的词语,用以表達突然的话语、思境间的断裂。阿甘本将这种深渊称为“证词中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见证之不可能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的存在(Sein)是“是”,潜能是“不”。由此,潜能超越存在论走向本有。 阿甘本亦從神圣人、赤裸生命或例外状态的范式分析中发掘出资产阶级生命政治治理中的更深批判,以区别西方传统政治权力“建立在赤裸生命领域与形式生命语境相分离的基础之上”,即不可见的治理:不是形式上的法律,而是部置在生活细节中的治安。
这本书低于兵书记的平均水平了
整体上是以张老师自己的哲学框架来解读阿甘本,有启发
> 遭遇阿甘本
32 有用 咪普丽 2020-06-07 00:11:38
我懷疑豆瓣那個後現代黑話 bot 的皮下其實是這位張先生本人。
21 有用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1-07-13 14:44:56
没遭遇阿甘本,却遭遇了张一兵同志
20 有用 懒五更 2020-01-04 11:45:17
不要用那些奇奇怪怪的术语再删掉三分之一没必要的脚注就还不错
4 有用 惜抱 2020-11-22 23:12:41
阿甘本在用康德—海德格尔式的思路加深福柯的考古学思想构境,探究活动本身的认识论范式、规定着传统的流传方式和决定认知主体地位和状态的范式。阿甘本的方法论上,基本上没有走出福柯的他性镜像,并且将谱系学又大大地往前推进了。相比其他postMarx左翼作家,阿甘本由于直接师承于海德格尔和福柯,其哲学框架是非常完善成熟的,这点优势在他对于奥斯维辛的论述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5 有用 纪恩同学 2020-04-10 13:25:07
感觉标题就有问题,难道不应该是encountering吗。。
8 有用 Gouerwa 2020-10-16 10:51:25
构境、构序、构式、他性镜像……大可不必如此夹带私货。隔三差五出来突发议论以及感叹号的频繁使用,很难不让人跳戏。但凡涉及到海德格尔,都是云里雾里梦里。景观社会和奥斯维辛部分最为清晰,从展示价值到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极具现实和人文关切。
1 有用 卷羽潜鸭 2024-07-16 22:29:09 广东
有些地方故弄玄虚,虽然我知道阿甘本念海德格尔,但是也没让你回到海德格尔,而后面关于安济的解读很烂,只看到了经济的一部分,只能说张一兵还是被自己已有的问题式限制了,带着自己那些问题式解读就太繁琐了
1 有用 梦魇马戏团 2019-07-28 00:59:25
好读。零度在场,能为而无为的自由/脸的现象学/景观是新的上帝/治安/回归神学。
1 有用 =i= 2021-05-24 23:07:08
扫读三到六章,流畅。第一次大量见到“构境”这个词)
5 有用 通风口的床 2021-06-11 16:34:34
看笑了,惨遇张一兵。
1 有用 芋泥红豆海盐卷 2020-11-13 16:57:29
我对阿甘本这个哲学家本身是有些看法的,一方面他的思想见地非常敏锐透彻,另一方面他的批判又有“为批判而批判”的感觉,比如疫情期间他就认为不该封城甚至觉得新冠本身并不可怕。我们是否需要为了避免成为“赤裸生命”或者为了追寻所谓的“存在”而将人类拖入战争和死亡?所以,我觉得读阿甘本一定要一分为二,吸纳他思维的光芒(即我们眼前的一切正常秩序都并非理所当然)但绝不接受他的偏激煽动(因为和平还是值得珍惜的)。
2 有用 阿虎🌈 2022-04-02 04:35:26
术语太奇怪了
3 有用 有何龟泔 2022-03-15 23:27:18
下头了……媒人成情郎了,
0 有用 空白岸 2022-03-09 17:36:58
3.5±
0 有用 周五 2022-01-25 19:31:13
第四、五、六章,有例子
2 有用 董斜川 2021-12-16 20:43:53
差不多构了。
1 有用 异乡人 2021-11-22 11:56:47
一些暗搓搓的吐槽挺有意思。但为了夺人眼球硬造一些术语真没有必要
0 有用 源 2021-07-19 15:43:10
张一兵教授談論阿甘本的入門專著。他将其考古学、谱系学,范式和部署等文体方法与海德格尔和福柯联系起来,同時强调潜能论,即某种归隐性的未说之物,來把握他們自身时代的隐性本质,能够“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辉的人”,而人类自由的根源正是基於潜能的弃让深渊。 深渊,是海德格尔晚期使用的词语,用以表達突然的话语、思境间的断裂。阿甘本将这种深渊称为“证词中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见证之不可能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的存在(Sein)是“是”,潜能是“不”。由此,潜能超越存在论走向本有。 阿甘本亦從神圣人、赤裸生命或例外状态的范式分析中发掘出资产阶级生命政治治理中的更深批判,以区别西方传统政治权力“建立在赤裸生命领域与形式生命语境相分离的基础之上”,即不可见的治理:不是形式上的法律,而是部置在生活细节中的治安。
0 有用 A.F 2023-08-13 13:44:26 甘肃
这本书低于兵书记的平均水平了
0 有用 羽落弦 2023-06-01 18:39:24 北京
整体上是以张老师自己的哲学框架来解读阿甘本,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