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化石的美大概可以分解为两类:生前之美与死后之美。生前之美,是万千年物竞天择下生物形体的自洽;而死后之美,则是万千年岁月造就的质感变化——将腐肌枯骨升华为含光内敛的永恒沉静。
第一次看到这么精美的,纤毫毕现的化石照片,之前一直困扰我的“反鸟型类”和“今鸟型类”的区别在几张照片上看的非常清楚。整本书的文笔虽然不多,但流畅优美,简洁准确。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科普书了。
全是高清大图啊~
从始祖鸟到现生鸟之间的化石大发现。
整理了最近描述的诸多新化石材料,可做入门综述. 大佬们都不爱写中文书,这是功德一件. 不足之处是重复和无信息的冗余字句略多;图片虽精美却无比例尺.
太棒了,怎样精妙的凝结手段,才能给今人留下如此珍贵的信息。
大量化石标本照片和干巴巴的文字描述,甚至连 render 图都极少,作为非学术圈的普通读者读起来比较枯燥,全彩印刷也显得有凑数之嫌。
了解运动和飞行的进化证据。
大沙河公园咖啡馆快速翻完,热河生物群想起来李zhi的歌曲热河……化石之美让人沉醉。
很漂亮很精细
#30@2022# 鸟类是由手盗龙类演化而来,手盗龙是一种小型肉食兽脚类恐龙,当我在恐龙的兴衰中读到鸟类是恐龙家族仅有的幸存者时,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将霸王龙与麻雀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已知最早的鸟类是1.5亿年前的始祖鸟,本书的古鸟来自两千年后我国的热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中最早的原始热河鸟,生活时间大约为1.25~1.2亿年前,系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的古鸟化石,记录了从最早的基干鸟类,到反鸟类,再到今鸟型类(现生鸟类的近亲)的演化过程。从化石看,中生代古鸟在外形上已非常接近现生鸟类,很多现生鸟类的结构特征,在中生代古鸟类就已演化出来,例如右侧卵巢退化、砂囊与嗉囊、角质喙等;有些结构甚至可以追溯至恐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精美的化石标本图片。最令人惊叹的是圣贤孔子鸟两条长长的尾羽,像极了传说中的凤凰。
coooooool
文献综述,古环境、古生态与古植物资料有所欠缺,相关资料可以更好的反映热河动物群古鸟类的生态学特征。
看完之后依然不知道封面的一对鸟爪主人是谁。
入门科普性读物
盯化石图盯吐了仍然分辨不出反鸟的骨骼特征,枯了
高清大图化石照片,印刷精美,细节毕现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亮时伤感。 但这是鸟。
一亿年前,拥有四只翅膀的兽脚类恐龙和满口利齿的古鸟类共同在天空中翱翔,身披羽毛的巨大的陆生恐龙穿行在参天的蕨类丛林中,这个场景可谓奇幻至极。相较而言,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场景设定既不科学也缺乏想象力。
文字解释太少了
> 古鸟
6 有用 林狩 2018-12-26 22:41:06
化石的美大概可以分解为两类:生前之美与死后之美。生前之美,是万千年物竞天择下生物形体的自洽;而死后之美,则是万千年岁月造就的质感变化——将腐肌枯骨升华为含光内敛的永恒沉静。
2 有用 瑞鶴 2018-08-08 21:05:00
第一次看到这么精美的,纤毫毕现的化石照片,之前一直困扰我的“反鸟型类”和“今鸟型类”的区别在几张照片上看的非常清楚。整本书的文笔虽然不多,但流畅优美,简洁准确。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科普书了。
2 有用 着离 2017-12-28 10:46:31
全是高清大图啊~
1 有用 猴心仁 2018-06-21 23:46:16
从始祖鸟到现生鸟之间的化石大发现。
1 有用 Paleo 2019-09-12 03:40:58
整理了最近描述的诸多新化石材料,可做入门综述. 大佬们都不爱写中文书,这是功德一件. 不足之处是重复和无信息的冗余字句略多;图片虽精美却无比例尺.
0 有用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20-06-25 22:10:57
太棒了,怎样精妙的凝结手段,才能给今人留下如此珍贵的信息。
0 有用 椒盐豆豉 2021-05-22 11:00:14
大量化石标本照片和干巴巴的文字描述,甚至连 render 图都极少,作为非学术圈的普通读者读起来比较枯燥,全彩印刷也显得有凑数之嫌。
0 有用 DII 2022-02-27 16:38:09
了解运动和飞行的进化证据。
0 有用 elwing 2022-11-01 12:33:10 广东
大沙河公园咖啡馆快速翻完,热河生物群想起来李zhi的歌曲热河……化石之美让人沉醉。
0 有用 蒋克旗 2022-08-28 10:45:08 湖南
很漂亮很精细
0 有用 适逢烟薄雾朦 2022-08-31 22:35:52 广东
#30@2022# 鸟类是由手盗龙类演化而来,手盗龙是一种小型肉食兽脚类恐龙,当我在恐龙的兴衰中读到鸟类是恐龙家族仅有的幸存者时,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将霸王龙与麻雀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已知最早的鸟类是1.5亿年前的始祖鸟,本书的古鸟来自两千年后我国的热河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中最早的原始热河鸟,生活时间大约为1.25~1.2亿年前,系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的古鸟化石,记录了从最早的基干鸟类,到反鸟类,再到今鸟型类(现生鸟类的近亲)的演化过程。从化石看,中生代古鸟在外形上已非常接近现生鸟类,很多现生鸟类的结构特征,在中生代古鸟类就已演化出来,例如右侧卵巢退化、砂囊与嗉囊、角质喙等;有些结构甚至可以追溯至恐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精美的化石标本图片。最令人惊叹的是圣贤孔子鸟两条长长的尾羽,像极了传说中的凤凰。
0 有用 WalrusTuTu☮ 2023-04-26 00:51:55 广东
coooooool
0 有用 没有路的路 2021-01-13 18:24:21
文献综述,古环境、古生态与古植物资料有所欠缺,相关资料可以更好的反映热河动物群古鸟类的生态学特征。
0 有用 琥珀千秋 2018-10-01 22:14:51
看完之后依然不知道封面的一对鸟爪主人是谁。
0 有用 融春风 2020-03-23 15:42:40
入门科普性读物
0 有用 Eva。 2020-04-19 13:01:05
盯化石图盯吐了仍然分辨不出反鸟的骨骼特征,枯了
0 有用 寒塘鹤影 2020-10-25 14:48:06
高清大图化石照片,印刷精美,细节毕现
0 有用 Pam 2018-11-02 21:24:07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亮时伤感。 但这是鸟。
0 有用 刘未 2018-05-07 21:36:57
一亿年前,拥有四只翅膀的兽脚类恐龙和满口利齿的古鸟类共同在天空中翱翔,身披羽毛的巨大的陆生恐龙穿行在参天的蕨类丛林中,这个场景可谓奇幻至极。相较而言,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场景设定既不科学也缺乏想象力。
0 有用 💊 2021-06-28 17:00:33
文字解释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