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镜像中的历史诗学:1990年以来当代诗的历史意识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Monster 2018-01-01 11:30:35

    比较推崇的70后诗歌研究者。此外还有几个,我就不用说了,嘿嘿嘿

  • 1 殷靁 2018-03-17 14:52:21

    少见的汉语诗论。

  • 1 俱往矣 2018-05-02 12:01:21

    2018.3.29 晴 2018.5.2 晴 终于看完噜

  • 0 那颗晴空 2018-01-26 20:27:52

    三星半。开本不大,有点像手册的感觉,按一般出版书籍的篇幅的话,200页左右。相较前面当代诗歌的论述研究,更喜欢最后几篇诗人对谈,尤其是对诗人孙文波的访谈。

  • 0 Covfefe 2022-12-31 08:32:44 山东

    一本当代诗歌评论,作者用的方法是荷尔德林的“历史对位法”,所以叫“历史诗学”。“修辞镜像”这个词我还不懂,大概是文学评论的一种路径。没有这方面的储备。作者的语言很好,评论写得很有诗歌的那种抑扬顿挫,而且作者是倾向于文本为中心的,比较反感那种宏大叙事和文以载道的传统。辛夷送的书,我回的信息。

  • 0 依水林 2024-03-21 11:46:35 浙江

    这本书并不好读,一方面当然是作者本人哲学功底的深厚,本雅明、阿兰·巴迪欧、阿甘本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作者格外重视的“历史对位法”在全书中没有一个具体的阐释,如此一来,全书读下来固然会有一种“晕晕乎乎”的感觉。作为论文集,其实可以大概写给序言,谈谈全书关键词,如什么是“历史对位法”“修辞镜像”与“历史诗学”。书中还有一些文本细读与诗人评述,读上来还挺不错的。最后四篇和著名诗人的对谈也比较有史料意义。另外提一点,有的论文已经在期刊上发出来了,其实在书中应该标注一下。

  • 0 眼睛 2018-06-13 16:25:00

    观点略套路,行文多磕绊。所谓修辞镜像既指引历史的碎片,也暗示未来的乌托邦,进而打通与“人类大家庭”的总体性想象。但如此表述的底牌就在于,无论历史与未来在诗歌中都是缺席的,写作本身即是相对于现实的幻象建构。不得不吐槽的是,分析太少,引文太多,诗歌批评的主权在哪里?

  • 0 午言 2019-10-20 16:44:22

    从诗歌的角度看,人是语言的人,主体性问题也就是语言问题,一个人属于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他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诗歌通过对话语秩序和方式的改变,完成对主体的改造,从而与“历史”发生关联,这种诗歌的拯救性维度称之为“语言—历史”机制,但在我们的当前境遇必须警惕诗歌像“单边的历史幻象”倾斜,从而造成对乌托邦取向的反叛。(P97)

  • 0 辛北北 2018-03-17 14:04:22

    敏锐的问题意识。例见诗歌的“当代性”问题。

  • 0 Domenico 2020-06-30 09:17:17

    用左翼史观不就得了,一会未来向度,一会“事先假定了一个更合理的剧本存在”。再有,诗人只是个虚构者,他探向存在的手永远是虚无的,他只能扮演所谓的行动者而不是是其所是。反而,在这么一个喑哑的时代寻找革命、人民的摹本带有一种美学刺激上的危险与虚伪。

  • 0 淡淡的潜水艇 2021-07-08 10:04:29

    不得不说有待来日重读

  • 0 宁其归 2018-01-31 18:08:04

    也许终归要回到个人上来论诗歌,现代汉语至今没有一种合理的历史性的表达,不仅诗歌,种种形式皆是如此。明清之际的白话小说距离现在,可能比“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新语言更接近于传统内核。文学上,一直有复古可言,现在也许回到《三言两拍》、宋诗上,可能要比强调一个盛唐有效得多。

  • 0 且渡河去 2020-03-21 20:43:26

    读着还是颇为滞涩,大抵是确实不太懂诗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伟栋的表达要比霍俊明、张定浩更有指向性(换言之,张伟栋本身不好读)。于是最后的几篇访谈一下子变得和蔼可亲起来——第一篇和孙绍振先生的对话确实非常之有意思,值得慢慢品味。

  • 0 春海 2021-05-19 22:03:55

    这本书很清晰地表现出,在观念史的影响下,诗歌圈的发展态势与各阶段的问题。但其超越理论之处在于,作者本身作为诗人的视角与感知经验,所以要弄清何为个人化的真正历史,还需要回到诗歌本身,才能有所领悟

  • 0 紫萝 2020-08-21 10:43:22

    栋哥的书,给个四星,再接再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