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和歌集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 阿莱夫 2019-07-29 11:36:25

    已弃书,固守于古诗,拘泥于形式,执迷于韵脚,失之于本性、真意和性情,译者太过于执迷以至于忘了读者要读的是日式和歌,而不是国内古诗,更不是他个人改写的酱油诗,翻译不是拿来表现自我的,更不是肆意改造,不求原汁原味,但求不毁原有意境……日式短歌本就难译,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 20 雲隱 2020-04-30 10:39:55

    弃//这版译文不太行,贯彻了五七句式,但诗意太寡淡了,有些近乎于打油诗。序言里提及周作人译和歌,用散体,失了形式。但文学功底不如周作人深厚,还要追求形式,岂非削足适履?书里用散体复述原文意蕴的句子尚且清新可读,譬如:“若我今天不来,明天花儿就要像雪片一样落地了,花落了纵然不像雪一般会融化,也终究不是我心中所期望的花了。”一改成五七就不成了:“今若不来明日凋/落花非雪虽难消/难有枝上俏”。

  • 15 疏雨孟尝 2019-08-13 09:30:46

    译者诸般考量,又“翻译度”云云,结果却是将和歌变为拙劣的汉诗。

  • 9 高尚市民戏志才 2019-06-06 00:21:58

    作者大序里大谈翻译理论 洋洋洒洒 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 还是硬生生把好好的和歌翻成了打油诗

  • 3 2018-09-03 12:14:21

    全部翻译 难得。现在就有三个版本了 1983杨烈 2002张荣蓓 和这个版本, 但还有提升的空间 拭目以待

  • 2 凉州无归客 2020-12-31 10:02:23

    是真的像在看后人仿的乐府诗。

  • 3 镜与灯 2020-01-05 10:35:00

    王向远在译本序里面把杨张二本都批评了一遍😂这么嚣张的吗😂

  • 3 Nelly.L 2018-10-07 22:43:49

    几年前对《古今和歌集》疯狂感兴趣,可只在旧书店找到一本80年代的汉诗五言绝句译本,觉得失去了很多韵味。此次的版本采用汉诗未有的五七调,韵律更偏词,优雅动人多了。和中国的诗词相比,和歌的视野真小啊—只是我,只有我的悲欢喜乐,但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有了一种难得的真挚。特别喜欢和歌中月的意象,比如这首:夜深中天渡月影/人自望月月自明/蓦然又相逢

  • 2 雨田 2019-11-08 12:32:02

    真的是不可译,可是又不懂日语。。。

  • 2 夏睡不起 2019-05-04 00:30:44

    作者在序里洋洋洒洒写的翻译理念倒是不错,就是翻出来不甚好看。现代人强行要写五字诗句七字诗句看起来都像打油诗。把和歌放进五字七字的格式里,就只是译者理解了原作后的自行写作了。然而诗才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人写壮志是“大风起兮云飞扬”,有的人写就是“大炮开兮轰他娘”了。而且我认为原句的语序和介词也是诗意的一部分,和歌又是短而精巧的格式,与其穿凿附会翻成格式,不如翻译成散文形式。 “香气来何处,秋野藤袴一簇簇,是谁脱袴挂秋树”“今夜真难挨,左等右等你不来,情人那里待?”这个就太有趣了。

  • 4 海山 2019-06-14 00:10:45

    日落月色明/鸣鹿声里秋渐浓/小仓山上夜朦胧 这个三句“五七调”接受不了,我相信原作是部好作品,奈何翻译太差劲,一点不懂诗,白白糟蹋如此佳作。译后的诗多处都能看到中国已有古诗的身影,相连的几首都是差不多的意思,通篇读下来趣味全无。 闲着无聊又读了后记,一看译者和林少华是好友,还多次找他商讨译法,终于明白这种矫情的文字是怎么来的了。果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 2 蓦. 2020-08-16 17:40:27

    对于这个译本,说实话是失望的。之前看过王向远先生在翻译大西克礼的《物哀》是译的源氏物语的自由体和歌,很有味道,非常喜欢。而这千首和歌,有韵味能让人记住的真的没多少。译前译后记里的自满清高也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不过尽管如此,恋歌四五里面,还有零散在其他几辑里面的歌与答非常可爱,蛮喜欢的。 还有比较意外的是各个辑子里意象的集中,不同于中国古诗里意象丰富,和歌的意象集中的惊人,算是把有限的几个意象发挥到了极致,被无数人反复吟咏。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与日本文化的不同。

  • 3 春服既成舞阳侯 2019-03-28 23:59:54

    序言谈理论部分挺不错,但是诗句太多重复,有些直接用诗词名句,杂体歌还有流行歌词“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 1 smile 2018-11-16 22:42:14

    树叶随时变颜色,人心非树叶,变化也难测。黄莺见我寻花来,站在梅枝喊走开,真是好奇怪。 爱我之人我不爱,我爱之人不爱我,事事有因果。 久恋便厌倦,正如春雾绕在山,迟早会消散。

  • 2 visconti 2020-04-13 02:03:30

    没有看到前言里关于翻译的论述,就不会有失望,正如一种打开Google翻译器后单纯理解意思后的索然无味。这版译本里的美感是黄土高坡的雨水,仅有的几首出彩,也是因为原作中的意境实难被遮盖。

  • 1 冲鸭 2020-03-14 16:33:21

    有原文,无注音

  • 1 蕴塔 2019-08-22 11:37:10

    不知诗歌译作究竟能达几分原意,本来原作字眼、意象就多重复,花了两年译出来但像打油诗,一边列出原文一边译得干瘪,如果是为了避免过度翻译,完全可以理解,但界限难以分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