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瑟·阿里先生的最后八天 短评

热门 最新
  • 41 陶朗歌 2018-06-04 00:08:50

    相比于《我在伊朗长大》的平铺直叙,这本《纳瑟阿里先生的最后八天》在叙事结构上有质的提升,整体形成一个回路的设计非常有趣,在穿插进倒叙和插叙,让阅读趣味非凡。八天的时间里,却把心灰意冷的纳瑟阿里一生都写尽了,这是图像叙事的一次不错尝试。莎塔碧的伊朗人身份并没有给此书带来太多沉重的历史思辩,整体阅读流畅、亲和力强,总之值得一读。书籍装帧非常好,用料极为扎实。唯一一星扣掉,是因为这拗口的译名,还是喜欢直译的“梅子鸡之味”。

  • 20 朱鸰 2018-06-14 00:12:38

    这八天里面嵌套了盲人摸象,和死神相约萨迈拉,海亚姆的诗歌,伊朗革命和一个音乐家现实生活。作者把有关伊斯兰传统和伊朗的独特文化细节都放入了。向前向后的时间线索让这个故事成为独特章回体。梅子鸡之味,该是酸甜。

  • 19 王大宝 2018-06-08 14:10:42

    跟《欲望德黑兰》一样,内容非常好,这本的叙事甚至更好。但!作为一本书做的实在是太差了啊!!

  • 44 zooey 2018-12-28 15:36:42

    千万不要读封底的内容简介。这段失败的文案剧透了整个故事,破坏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

  • 8 布鲁斯袜 2018-06-16 12:44:59

    一个关于艺术家是如何失去他的艺术,再也撑不下去的故事。感人

  • 4 囧之女神daisy 2019-10-19 17:34:13

    “苦若生命,甜似爱情,淡如微风”。

  • 7 丛林宜歌 2018-06-14 12:30:47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梅子鸡之味》的原著漫画,图像小说的叙事方式和节奏把握得如此之好,直接拍出来就是一部精致的电影。多年后相见却强作镇定,故作不识,太让人心碎了,就像拜伦那句著名的诗: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 10 张小腰腰 2020-01-12 18:04:13

    你见过有谁写一首诗,是关于那个跟他结婚,每天冲他嚷嚷四次的女人的吗?

  • 7 不太机智的阿毛 2018-06-14 18:02:52

    自杀者都是被杀的,这话没错。最浅层的是折断他的琴的妻子以及他们痛苦的婚姻“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深一些的是他弹琴时想到昔日情人已忘却了他的沮丧,再深一些或许是社会对音乐家及其代表的自由职业的否定与偏见,这些都导致了他的绝望,但再往深里想,这些偏见是存在的,但决定他无法和爱着的人在一起的,是男权、父权社会下女性的无自由无选择权。内核或许和欲望德黑兰是一样的,但更含蓄隐晦。首尾重复出现的相逢、戛然而止的结尾、母亲去世时请求他不要自私,她只求一死的对话、夜深后他未意料的在角落祈祷的儿子,都十分打动我。“我现在回头是不是有点晚了?”“不是‘有点晚’,我亲爱的朋友,而是‘太晚了’!”。我爱这本书 P.S. 英文版叫chicken with plums也太酷了吧!

  • 5 Echo 2018-04-24 14:33:13

    即使是忧伤的人生也充满黑色幽默。

  • 4 蔡粘粘 2018-06-09 11:27:40

    《我在伊朗长大》作者的新书,当人们夺走了我们最爱的东西,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音乐家、诗人、画家。。。艺术家在普通世人的眼里跟废物差不多,这个世界并不需要艺术家,但是艺术家是唯一可以创造“美”的人类。

  • 4 有质感的小熊 2018-06-09 18:42:56

    故事精炼,结构完整深刻。丧失了对爱的幻想艺术家也就结束了对创作的热情。这个动力一旦丧失,人如行尸走肉,一片死寂。

  • 2 罗马法王章北海 2018-07-07 19:20:24

    半夜里看完这本书,我和陈医生说,这是一部有文学韵味的漫画,推荐给你。

  • 3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2018-08-10 14:40:52

    作者的特长是分镜头,所以看的时候画面感十足,但还是不如改编成电影的《梅子鸡之味》好看,电影里通过剪辑,是整个故事充满了狡黠与荒诞,一直铺陈到最后是在街角的一抹眼泪。果然是爱情让人心碎啊。

  • 3 2018-06-24 13:05:57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 3 橙子的味道 2018-06-08 15:57:06

    对于女性而言,我们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独立了。同时也更关注整个世界的问题,这本漫画,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不足以用感动来概括。

  • 2 郁聪 2018-06-08 16:06:51

    人生苦短,不过是一时接着一时挨下去,或者爱下去,选择哪个?

  • 2 lex 2018-06-08 15:24:17

    人生最后8天,你会想做什么?最近经常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 2 sTill-Life 2018-07-30 18:54:29

    喜欢这个叙事结构。由性情冷漠的音乐家最后的生命旅程回望他的一生,现实与回忆交织,从他与不同人的亲疏关系来解释他的性格与思想,并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其子女后来的生活,包含了许多无奈和讽刺。结尾处一笔勾回开篇,原来他的绝望始自心中珍藏多年的爱情碎掉那一刻,令人唏嘘哀叹。

  • 4 12348bdhhdgsv 2019-12-11 00:40:26

    本来是拆塑料膜的时候翻了翻,打算回头再看的书,结果一眼就被画风吸引。种种都喜欢,尤其开头和结尾相对应的那张葬礼图、最不喜欢的小儿子为纳瑟祈祷,等,印象深刻。唯一不太喜欢的就是结局的反转。我看时的理解是伊拉妮确实忘记了纳瑟,在对话框颤抖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出于对故人的怀念而参加葬礼。结果看到封底和评论才知道伊拉妮一直同样深爱纳瑟,因为不敢坦言选择假装不认识,阴差阳错导致纳瑟自杀。 可能我是觉得纳瑟执念一生的爱并未存在过,才和人生悲剧相符合? 普通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啊。不甘心,意难平,荒诞而无聊,充斥着99%的琐碎和1%的高光。或许是因为最近看了苏童的书而由此感慨吧。看《消失的天府》,也会对着那些百年前的鲜活面孔想象:他们的一生是怎样的?短暂的抑或漫长的?痛苦的抑或安稳的?他们如何生又如何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